如何寻求教育新闻中专业化与大众化的结合点

2019-11-18 11:22
记者观察 2019年35期
关键词:大众化受众内容

一、教育新闻的现状

首先,教育新闻的广播对象多为老年人和驾驶员,教育新闻广播的受众面在缩减。其次,新媒体的兴起与冲击,使报纸期刊的时效、销量大打折扣。最后,网络时代的来临,让受众人群能够快速浏览热门话题并在线留言及反馈,使新闻媒体的传播有了全新的形式。这也为传统教育新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新闻需要多方位(如: 策划设计、内容审视、展现平台等)进行蜕变。

二、教育新闻的出发点与困境

(一)教育新闻的出发点

教育新闻的出发点,着重于“教育”二字。我国教育普及的范围主要分为三种教育等级(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其中,初等教育作为教育结构的基础,重点培养人的识字、写字、组词、造句、逻辑分析等基础能力,为人步入高等教育学习,打好基础。高等教育则是对能力者的深层次培育及引导。另外,家庭教育是培养人格、自我能力的重要环境。因此,新闻教育需要结合以上三个层面,为受众人群传递最新的教育情况、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育观念等。

(二)教育新闻的困境

目前,教育新闻在新闻媒体市场化的竞争中,已形成自主经营的实体模式,诸多媒体为赚取更多的“流量”,新闻内容过度娱乐化。这说明,新闻内容的传播受到了广告商、受众兴趣的影响。基于此,对教育新闻进行宏观分析,正因为新媒体带来的冲击,让教育新闻受到强力限制。教育新闻在定位、框架、内容、设计等方面,受到影响。从微观角度上来看,网络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育新闻的传播表达形式与受众范围。因此,将教育新闻内容的表现更加大众化,提升受众人群对教育领域的关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寻找教育新闻的出路

(一)教育新闻需要坚守专业化

新闻从业人员,应当明确传媒的社会功能、社会责任。但教育新闻内容的特殊性,工作属性必须服务于社会,必须公开、公正、公平作为目标服务于公众。例如:新闻记者奔波在报道的前线,通过调查、采访等互动的形式,追寻新闻内容的缘由,并对教育类的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教育新闻,应该把受众作为参与者,而不是聆听者,我们要对受众的关注点、公众年龄群体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等,都需要去关注、去了解。

在新闻事件从出现到传播的全过程,都需要相关人员对内容的采集、表述进行全面的考虑,而后期包装要在内容的剪辑、版面的设计方面,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二)教育新闻内容需要尝试趣味化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生产与新闻传播的过程,教育新闻要想提高影响力、公信度,可以从题材、视角、表达方式上去着力,借助网络平台获取各类新闻素材,了解受众的喜好,视角要落足于民生话题使得教育新闻在大众化的同时,教育新闻在内容表现方式上不能太刻板、严肃,除了要表达有效信息外,在形式上要增加趣味性,来博得受众的眼球。

教育新闻需要尝试大众化,使教育新闻变得更加“接地气”。大众化、趣味化的尝试,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网页、客户端等传播途径,拓宽教育新闻传播的渠道,将新闻教育的内容、素材、题材等,都以“民”为视角,让教育新闻与民生、时政相互融合,使教育新闻的自身定位、框架设计、传播形式、接收人群等因素都适应于不同受众者。另外,教育新闻应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结合当下热点,了解受众兴趣,从而改善过去一味的说教形式,增强趣味。

四、结语

总之,新闻教育需要与大众相结合,从而提升教育新闻的受众面。

猜你喜欢
大众化受众内容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