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硕士重读本科,是时代发展的体现

2019-11-18 01:38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硕士博士内心

虽然家人坚决反对,但为了追逐、实现自己学医的梦想,26岁的浙江大学化学硕士张韫喆今年重新高考,被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专业录取。硕士“回炉”报考本科,这在全国非常少见,自然成为了社会热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张韫喆的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很多人认为张韫喆的选择成本太高,从宏观的社会层面说,他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社会上稀缺的教育资源。此前读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SCI一篇,国家专利两篇。而今天的选择,让化学专业的学习和积累,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产出,不值得褒扬。也有很多人认为张韫喆敢于放弃从前的一切成就,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能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如今社会的选择已經多元,以前不可思议的事逐渐变得稀疏平常。越来越多类似“博士读专科”“硕士读本科”案例的出现,让大家看到很多人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会尝试走走不同的道路。从这个角度而言,张韫喆的选择不值得大惊小怪,这只是个人的选择,只要合理合法,都值得尊重。这也是时代发展、社会开放、个人自信的表现。

读完本科再读硕士是很多人的梦想。张韫喆反其道而行,读完硕士再读本科,一定程度上是可惜的,但体现了他的自信。对于未来五年的本科生活,张韫喆有着非常清晰的计划,他肯定要争取继续读博士。因为学历、专业本没有绝对之分,一定程度上的“回炉”,并不是坏事,甚至可以成为“奇兵”。也许,化学领域少一个张韫喆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在中医养生专业,凭借着这股执着的劲头,张韫喆或许可以搅动一江春水呢?

社会上无需为高学历“回炉”而担忧,因为这只是个案,并没有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最应该忧虑的是,如今很多学生的心浮气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再深入地学习和钻研,这才是值得忧虑的。

(本文原载2019年8月16日《科技日报》,本刊有删改)

■观点运用:放手一搏去试错;“疯狂”的选择;人生不过‘梦想两个字;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热爱与自信;多元与理性;坚守这份执着;给人生做加法;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

编辑/华放

猜你喜欢
硕士博士内心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制冷博士来帮忙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神奇博士感冒了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蚊
润博士问答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