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奂仕宦生涯中的三个关键词

2019-11-19 03:50刘吉同
清风 2019年12期
关键词:威武宦官

文_刘吉同

张奂是东汉桓、灵两朝的名臣名将。他“少立志节”,少儿时便对小伙伴们说:“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长大后“及为将帅,果有勋名”。三个关键词,便可基本概括他那多彩而又悲壮的仕宦生涯。

清廉

155 年秋,张奂出任安定属国都尉,这是他仕途中的第一个高级和重要职务。刚刚到任,南匈奴两个部落便联合起兵反叛,攻打美稷(都尉治所),东羌诸种也全体响应。而张奂此时能掌握的兵力仅200 余人,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张奂“闻之即勒兵出击”,一个信念:打!这可吓坏了手下的军官,他们说双方兵力悬殊,这样去打只能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叩头争止之”,劝他千万不能打。但张奂不为所动。于是,一场以少战多的反击战开始了。他令部队进屯长城,尔后迅速征集兵士,扩充兵源。同时展开“统战工作”,派出部将王卫前去招诱东羌诸种,设法使其降服。在叛方还未反应过来之时,又指挥部队快速占领了龟兹县,切断了南匈奴与东羌诸种之间的联系,使敌无法形成合力。东羌诸种豪帅见势不妙,遂投降了汉军,反过来与张奂一起共击南匈奴,将其击败。此时南匈奴十分惶恐,其首领遂率部众投降,属国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这一战的胜利,无疑胜在张奂有勇有谋,决心果断。然而,真正折服羌人的,却是他的清廉。此役使东羌诸种豪帅对张奂十分敬佩,为感谢他的招降之恩,豪帅赠送张奂战马20 匹。先零酋长又赠金鐻8 枚。赠礼送来后,张奂端起一碗酒,当着豪帅及众人的面,将酒酹地,曰:即使赠送的马匹像羊群,我也绝不能牵入马棚;即使黄金像粟米,我也绝不能装入自己的腰包。然后“悉以还之”。张奂的拒绝令对方十分意外、震惊和感激。这种做法,在他们眼中犹如“星外来客”,因为之前的八任都尉都竞相贪腐,令羌人叫苦不迭。各部落民众对张奂无不心悦诚服,随后都尉的政令和教化畅通无阻。多说一句,张奂的前八任或许都有勇有谋,但因为无廉,遂使民心尽失,东羌诸种的反叛,可能与此也有关系。而今俯首听命,令行禁止,足见廉政的威力多么巨大。

张奂此举绝不是作秀,绝不是为收买人心而刻意进行的表演,而是其一以贯之的理念和行为。167 年,东羌、先零等部落出动五六千骑兵,多次侵入关中烧杀抢掠。张奂领命率军大破之,斩了敌酋,俘虏万余人。凯旋洛阳后,论功应当封侯。但朝廷黑暗,须重金打点宦官才能获得。张奂对名誉、地位和钱财看得很淡,他不会伸手去要,更不会自损人格去贿赂宦官。他最后只得了一个较低的奖励,赐钱二十万,家中一人可被任命为郎官。但他“并辞不受”,只提出把家从原籍敦煌郡渊泉县迁入弘农华阴县即可。这就是他最后得到的奖赏。

167 年,张奂作为主帅率兵平定侵犯关中的羌乱,董卓为其麾下的一名司马。董卓生性残暴、奸诈,但此时还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张奂已是名满天下的重臣名军。“董卓慕之,使其兄遗缣百匹”,想通过贿赂攀上张奂。“奂恶卓为人,绝而不受”。好人的东西尚不收取,何况这等卑劣之人,故被张奂拒之门外。这件事反映了张奂素来“正身洁己”的清廉品质,同时更反映了他是一位讲操守、重气节的君子。169 年,宦官的党羽、司隶校尉王寓让众公卿举荐他当更大的官,“百僚畏惮,莫不许诺,唯奂独拒之”。王寓大怒,诬陷张奂结党营私,张奂遂遭革职,“禁锢归田里”。即便回家种地,也不向恶势力低头,张奂是真正的“威武不能屈”。回到弘农后,他闭门不出,收弟子千余人,讲诵儒经,并著《尚书记难》三十多万言。

仁政

羌乱一直令东汉朝廷极为头痛,朝中也出现了“鹰”与“鸽”两派。名将段颎是典型的“鹰派”,主张围剿,他的名言是:唯一的办法是“长矛挟胁,白刃加颈”,这样羌人才能屈服。他说到做到,也很勇敢,每次作战都是成千上万地斩杀。而张奂却与之相反,主张少杀或不杀,“宜且以恩降”。他也有一句名言:羌人和汉人都是上天所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山谷广大,不可空静,血流污野,伤和致灾”。他的这一思想,极具仁爱情怀,就是放在今天也不落后。张奂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66 年春,他由边境的度辽将军任上调至京师洛阳出任大司农。鲜卑部落闻知他离开后,就联合南匈奴、乌桓等部落分几路兵马侵入塞内,“寇掠缘边九郡,杀略百姓”,到了秋天更加猖獗。朝廷随即让张奂杀了个“回马枪”,复拜护匈奴中郎将,督幽、并、凉之州,统一领导这一带的防务。“匈奴、乌桓闻奂至,因相率还降,凡二十万口。”这些人投降后,“奂但诛其首恶,余皆慰纳之”,既英明又人道。假如换成段颎,那是不可想象的。

159 年,把持朝政二十年之久的权臣梁冀被诛,张奂因为以前做过梁冀的部属,而被“一刀切”免官禁锢,从此不能再做官。此时,“凡诸交旧莫敢为言”,唯有名将皇甫归仗义执言,前后七次上疏举荐。四年后,张奂再次出山,复拜为威武太守。

到威武后,他做了三件事:一是平徭均赋,减轻百姓负担。二是召回逃散军民,统一组织训练,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地方武装,以防范外敌和盗贼入侵。这项工作在各郡中做得最好,因而河西得以保全。三是革除陋习。当地风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产子及与父母同月生者,悉杀之”,这是一个多么愚昧、愚蠢和残忍、残暴的风俗。但是,多少年来却一直流行,无数婴儿因此丧命,对人性、人道、人口及生产力发展,都是极大的摧残和破坏。张奂向百姓晓之以义,明之以理,从最基本的常识启蒙,尤其注重对年轻父母的教育。同时,严加赏罚,易俗者奖,沿旧者惩。于是,这一陋习很快得以改变。威武百姓对太守的恩德感激涕零,集资为他立了生祠,而且多少年后仍“多为立祠,世世不绝”,可见威武百姓对他的爱戴和怀念。

鉴于张奂政绩突出,朝廷又擢升他为度辽将军,代表中央政府处理鲜卑、乌桓事务。到任后他采取同样的重视民生的政策,数年间幽、并二州清静平安。着实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忏悔

168 年,张奂做了一件令他终生追悔莫及的事。这一年,年仅12 岁的汉灵帝刘宏继位,窦太后临朝听政,她主要依靠其父窦武大将军和太傅陈蕃辅佐。二人均一时之杰,同心协力,欲兴汉室。他们征召天下名贤李膺、杜密等人入朝担当重任,“于是天下之士,莫不延颈想望太平”。然而,围绕在灵帝和窦太后身边的一帮宦官坐不住了,对之既恨又怕,恨的是剥夺了他们干预朝政的权力,怕的是因为之前犯下了不少罪恶,说不准哪一天也会遭到清算。于是他们使劲谄媚太后,并取得了她的宠信。于是,失去的“好日子”很快又回来了。

这伙人操弄皇权,多次颁布诏书,卖官鬻爵谋取暴利扰乱天下。陈蕃、窦武对此深为痛恨和担忧,便密谋协商欲除掉宦官,但窦太后不同意。更糟糕的是,事情很快泄露。大太监曹节、王甫先下手为强,挟持灵帝逼他下诏,又劫持皇太后夺走了皇帝玺印,然后率领羽林军一千多人,包围了陈蕃和窦武的住处。此时,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正好被召回洛阳,曹节假传圣旨,令他率领五营兵士前去讨伐“反贼”窦武,张奂不明真相加入战斗,后陈蕃被杀,窦武被逼自尽。“于是群小得志,士大夫皆丧气”,东汉帝国的最后一道余辉消逝了。宦官再一次垄断朝政,东汉也快速迈向坟墓。

政变成功后论功行赏,曹节、王甫等一大批宦官和“功臣”皆都封侯。这帮人还算“公平”,封侯名单上也列上了张奂。“奂深病为曹节等所卖,固辞不受”。在他看来,此之“功劳”是人生的耻辱和罪恶,若封侯,那罪过就更大了,故坚决不要,并为此深深自责和忏悔。

猜你喜欢
威武宦官
梦蝴蝶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可爱威武的小三角
威武大角羊
重蹈覆辙
威武的甲虫
“宦官”与“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