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2019-11-19 06:57
支部建设 2019年25期
关键词:初心群众

艾 斐

任何事情都是在相应的时间里做成的,由此而决定了时与事永远都是一个紧密相随、亦步亦趋的恒常伴侣。但不同的主体却常常会使本为恒定的时间变成一个无限延伸与不断扩大的“幂”。这就是说,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党在同样的恒常时空中所做事情的大与小、多与少往往会大相径庭。中国有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但中国共产党却只用短短70 年,就使这个历经沧桑且背负着近代百年殖民化屈辱的国家与民族,一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焕然崛立,从而创造了深为世人所惊呼、所艳羡的“中国奇迹”。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能这样呢?尽管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基础、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条,则始终都在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永远都是矢志不移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以此为“纲”、为“魂”、为“芯”而在党与广大人民之间形成了一个血肉交融、牢不可破的同心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他强调,共产党人要讲政治。而“人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共产党宣言》是我们的政治纲领和行为准则,而《共产党宣言》则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由此而天然地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任务、初心和使命,必然、必定和必须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不渝地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至尊至上、永无改易的崇高使命与奋斗目标,并以此作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终极目标和根本动力。

在濒于100 年的峥嵘岁月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星星之火发展壮大成为燎原之势,之所以能够从建党初期仅聚集在上海石库门的几十名党员,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党员9059.4 万名、基层党组织461万个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并在泱泱中华大地上掌权执政几达70 年。这不仅在世界政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且更以巍巍战绩和煌煌政绩誉驰华夏、辉耀世寰,赢得了彪炳史册、熠照未来的旷世之功与不朽之业。此中,最基础的前置条件和最根本的内在原因,就是我们党不仅是从人民中生成、发展、壮大起来的,而且更把与人民同心、为人民服务当成了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前置条件与内生动力,始终都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同人民群众不仅形成了鱼水相亲的生命互依关系,而且建立了利害共担的社会同喻机制,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立场作为驭策施政的前提条件和根本遵循,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做不贰的使命和永恒的追求,并在这个过程中真心实意地向人民学习,心无旁骛地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呼声、随时随地满怀热忱地接受人民的检察与监督,坚持做到时时事事处处替人民着想,对人民负责,为人民纾难解困,谛听和兑取人民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积极实现党和人民利益的全面一体化、高度同质化,并在此基础上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从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使党的工作和理想与人民的愿景和期望在高度统一中不断地趋于实化、细化和优化,使真诚的爱党、为党、忧党、强党之心与强烈的爱民、恤民、为民、惠民之心实现全程对接与全面融洽,且将以此所形成的强大合力及时而有效地转化为工作的创造性和发展的驱动力,全方位体现在每一个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与实际工作之中,务求通过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具体工作而将党中央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所要求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真正落到实处,产生实效,形成实绩。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根本中的根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之所以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直接原因就是针对“目前,一些党员干部为民服务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脱离群众”。而开展主题教育的最直接效能和最重要目的,就正是要使“每个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由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并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而切实在理论上、思想上和具体工作实践中真正将群众思想、群众路线、群众愿望、群众要求弄懂弄通、入脑入心、形成意识、化为行动,进而心悦诚服地认识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执政党,我们当然必须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既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核心旨要,更是我们党的一贯追求与严格恪守。唯其如此,我们党才得以不断壮大,才会在每当遇到重大困难时总也能迎刃而解,每逢濒临危机时刻的到来,也定当会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即便是遭遇群峰拦道、大浪滔天般的艰蹇和困苦,也仍旧会岿然而立、从容应对、稳操胜券。何也?就因为我们的身后有人民,而且我们自己就是人民中的一员。曾记否?在井冈山的战斗中,朱德为自己修造的那根亲自用于挑粮和搬运辎重的扁担;在锦州战役中,解放军战士即便是一连几天未能吃上饭,也绝不去摘一个老百姓那挂满枝头的苹果;在淮海战役中,硬是数十万当地群众用他们的小推车配合解放军直将战斗全面推向胜利;在沂蒙山区,一个个“红嫂”竟是那样不顾自家孩子的嗷嗷待哺,而毅然决然将自己的乳汁递送到解放军伤病员的嘴边;身经百战的耿飚将军,直到多年后仍还无限动情地回忆起他在甘南战地上所亲手处置的一件事:由于一个解放军战士犯了群众纪律,部队决定要给这个战士记处分,但当地的老百姓却齐刷刷跪在地上向部队首长求情,强烈要求对这个战士免于处分。为什么?就因为人民战士爱人民,而人民也早已把战士当成亲兄弟当成了自己的家里人,共产党已与老百姓实现了高度耦合、结成了生死之交,完全变成了至亲至爱的自家人,彼此间已结成了同心同德、生死相依的“共同体”。这与群众对国民党军队的态度完全是天上地下两重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完全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人民打江山、谋利益、营造太平盛世和创建幸福生活的军队。可不啊,党不仅来自人民、为了人民,而且在革命和战斗实践中更早已与人民形成了同心圆、织成了同心结、铸成了钢铁长城和铁打江山。这既是共产党人的宏旨,又是共产党人的初衷,更是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与严格恪守。想当年,长征伊始,强渡湘江,敌众我寡,战局危急。而就恰在此时,女战士陈慧清却要生孩子,而且是难产。已经突过湘江的指挥员董振堂毫不犹豫地立即转身返回,向正处于激战中的红军战士下达命令:“你们一定要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结果战士们硬是坚持在枪林弹雨中保护着孩子安全降生。战斗结束后,一些战士经过产妇身边时,不禁怒目而视,因为他们的很多兄弟就是为了保护孩子平安降生而牺牲了。但指挥员董振堂却大声喊话:“你们瞪什么瞪?我们流血牺牲闹革命,不就正是为了这些孩子吗?有了他们,才有未来,也才会有人民的江山!”可就是在这场激战中,指挥员董振堂却壮烈牺牲了。他要活到全国解放,那至少也是开国元勋,因为他牺牲时已经是与彭德怀、林彪平起平坐的军团长了。在战争年代是这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是这样。习近平同志就是例证:他在正定县任书记时,为了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竟把办公桌搬到大街上值勤,老百姓随时随地都可以与县委书记直接交流和对话;他在厦门任职时,当获悉在陕北插队那会儿结交的农民朋友得了病,便邀其去福建治病,并由自己个人为其支付了全部医药费;他在福州任市委书记时,对一封寄自山西霍州,署名郝郁民、张玉生,举报温州市公交汽车欺诈行为的投诉信,竟然一查到底,不仅对事件做了认真处置,向举报人进行了覆函和赔偿,而且举一反三,落实整改,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工作机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事实上,“特事特办、马上就办”,从来就是习近平的工作作风。其所体现的,正是对人民的高度负责和对工作的极端认真。

这,就是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与革命情愫。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他们就是这样高唱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一路走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大潮中,他们更时时刻刻牢记初心、履行使命,永远把人民装在心中,并通过自己的开拓性进取和创造性工作而源源不断地赋予人民以越来越多、越实越大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革命的熔炉和改革的大潮,不仅炼就了共产党人铮铮铁骨和堂堂胆气,而且更铸成了共产党人的浩浩正义与耿耿忠心,而这铁骨、胆气、正义、忠心的精魂与核质,则永远都深深地钤刻着两个闪光的大字,那就是:人民!

人民,不仅是党的终身依托,而且更是党的精魂所在、志向所萦和生命所系。在28 年的革命战争年代是这样,在29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这样,在41 年的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时代也是这样。历数岁月的徙转与时代的变迁,不论历史的车轮如何迁动、时代的变革何等纷繁,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其与人民所凝成的“同心结”都只会越凝越紧,越紧越亲,越亲越真,直至心心相印、牢不可破、历久弥深,而此中的一个不变主题,则永远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除此之外,共产党人别无他求。但是,任务和目标虽然不变,党对自身的条件、能力和要求却始终都处于提升与变革之中,以使之更适应时代的冀求、更契合人民的需要,更有力有效地引领和驱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考量和战略擘画,党不断地根据新形势和新需要而对全体党员提出新要求,以使其在思想认知、道德品格、精神建构、能力水平诸方面都要不断地有所提升和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和得到人民的认可。因为打铁先要自身硬,干事尤需本领强。正是为此,早在1945 年党的“七大”上就确立了倡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更是对全体党员明确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当中国共产党即将掌握权力、处于执政地位时,毛泽东同志又极有针对性地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事实证明,这种告诫和要求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建国伊始,便有刘青山、张子善事件出现,就很能说明问题。因为对于一个政党来说,从不执政到执政,从不掌权到掌权,这可是一个具有本质意义和原则区别的大分野、大变化啊!在这种变化中,如果缺乏警觉性和自制力,就很可能会被“糖弹”击中,甚至会使堡垒从内里攻破。正是基于这一严峻现实,早在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同志便特意向全党推介了郭沫若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其目的就是要借喻李自成进北京后的失败教训,而告诫全党一定要在执政、掌权之后更须严格要求自己、管束自己,做到谨言慎行、谦逊持重,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坚持与人民同甘共苦,永远奉人民为上、拜人民为师,甘做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用优良的党风、政风淳化和带动民风、社风,在亲民、爱民、恤民、慰民中不断优化和提升党群、干群关系,使党员成为群众的知心人,群众成为党员的好朋友。只有这样,党群关系才能实现水乳交融,才能形成鱼水深情,并因此而为党的掌权执政打下坚实基础,形成强大合力。因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要党和人民紧密团结、高度耦合,就定会无敌于天下,无攻而不克。也正是鉴于此和基于此,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初,列宁就从对实践的考察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严重最可怕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而中国共产党的胜利之本与成功之道,则恰恰在于始终同群众相依为命,永远对人民忠心耿耿。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尤为明确地把以人民为中心确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地,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而载入政纲、纳入史册,使“人民”这一主体概念和磅礴力量越来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标识与强大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面向未来,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风险挑战,顺利实现中共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他指出,“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汇集和激发近14 亿人民的磅礴力量。”他强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唯其如此,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就都必须和必然是坦诚、磊落、无私无畏、严于律己的。心底无私天地宽,人民永远是靠山,既如此,我们就要向优提升自己,从严要求自己,使自己忠诚、干净、担当,让自己有德、有才、有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服务好,让人民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样呢?最关键、最根本的,就在于要始终不忘初心,永远牢记使命,心中装着人民,眼睛向着群众,不论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心,特别是要秉有勇毅而坚贞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坚决克服为人民服务不实在、不上心、不尽力的漂浮作风,彻底摈弃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形式主义与官僚习气。全力推动在固初心、强使命的实践进程中不断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在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过程中,务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让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在不断地汇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时代洪流的过程中赢得党的认可和人民的赞许,务求使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既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热烈追求与严格恪守,又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时代大潮中大展宏图、大有作为的热烈冀望与殷切期许。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使命和任务就是奉人民为主人,为人民掌好权,而此中的核心意蕴和主体责任,便永远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屡次挥手高喊的“人民万岁!”永远唱响在我们口中,铭刻在我们心中,落实在我们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开拓进取、奋勇前进的宏伟战略擘画与坚实行进步履之中。

猜你喜欢
初心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永远的初心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论“不忘初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秉守初心 砥砺前行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