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2019-11-19 07:57万可
新课程·小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自信心小学生策略

万可

摘 要:面对挫折和困难,自信心是一剂强心剂,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面临的困难也将越来越多,因此对他们自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自信心;策略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孩子受多方面的影响,早早就感受到生存的压力。除了关于生命话题的教育,我们更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教育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具有积极心理品质和幸福感的人。自信心是对自己是否有信心去做、或者说是否有信心去完成的心理状态。自信心是表达自我尊重、自我价值,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有着影响学习效果的心理。自信心是一种人格力量,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逐渐离开家人的保护伞,是面对竞争、接受失败的初始阶段,帮助小学生插上自信的翅膀,可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是我们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小学生自信心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家庭影响

(1)家庭环境

在关系和谐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要比在单亲家庭、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要活泼开朗,面对问题更加乐观和自信。父母选择积极肯定民主的教养方式,孩子面对困难就会乐观积极,对自己充满信心;父母选择宠溺的教养方式,孩子遇到困难,就容易一蹶不振,丧失勇气和自信。

(2)父母评价

许多家长都习惯性地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作比较,时常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笨?”“你看看你的同桌,字写得多好、成绩多优秀!”等等伤孩子自尊心的话,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做不好,感觉自己不如他人,产生自卑感。

2.学校影响

(1)同伴间替代性经验

替代性经验,就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当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取得成功时,觉得自己也能获得成功,自信心增加;反之则认为自己会失败,从而自信心降低。进入小学,小学生的同伴意识加强,同伴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共同学习、游戏等活动,他们的自信心发展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即受到同龄同伴的替代性经验影响。

(2)教师期望效应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崇拜自己的老师,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高期望,该学生会激发自己的潜能,相信自己能够达到老师的预期;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低期待或不抱有期待,学生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3)班主任管理风格

班主任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民主管理风格的班主任会灵活设计各类班队活动,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学生通过班级管理和参与活动产生自信心。

(二)内部因素

1.学生性格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且将人格特质具体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和多血质的学生性格活泼外向,能够接受多种批评方式;抑郁质的学生敏感脆弱,怯弱多疑,容易将师长的批评视为“厌弃自己”。

2.学生成功体验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学生只有不断体验到成功,才能逐渐树立起自信心。相反,如果学生经常在某一方面经历失败,则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形成自卑心理。

二、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策略

(一)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1.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层次地设计课堂提问

课堂是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班级授课制的上课模式,经常是一位老师与少数几位同学的对话。孩子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教师不能用僵化和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课堂提应是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水平进行设计,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采取“跳一跳,摘桃子”的策略,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得到成功的体验。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各有其职

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水平情况,为每一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标上编号,每一堂课都会针对每一组编号的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参与获得成就感。

(二)班主任设计丰富的班队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要,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小学生除了学习任务以外,还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班队活动发现自己、展现自己。首先,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设计班队活动,可以提高主人翁意识,促进班集体建设,同时学生也得到锻炼,管理能力得到培养。其次,许多学生通过班队活动,向大家展示了自己不一样的一面,得到大家的赞美和认可,孩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也变得更加自信了。例如:笔者班级的一个女生小李,学习成绩在班级靠后,上课时常捣乱,是一个让老师头疼,让同伴不敢靠近的学生。一次,班级举办“我是小画家”艺术展活动,小李展示的图画让大家大吃一惊,获得了老师和大家的赞美,在区里面也获得了奖项,小李抱着奖状的同时也收获了一群和她一样爱画画的小伙伴。

(三)根據学生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利用档案袋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进步

海明威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人的自卑感大多来源于同他人不切实际的比较,当一个人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就会相应减少。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档案袋,利用具体的过程性资料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学生的进步,从而让学生树立信心,不断努力和进步。例如:笔者在教室的后墙给每一位学生贴上自己的档案袋,将每周的硬笔字、检测的试卷以及获奖作品等等装进去,学生逐渐养成时刻监控自己的习惯,笔者也可以结合学生的档案资料进行近期评价,促进学生的进步。

2.针对问题设计表格,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问题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面對学生的问题,教师简单直接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将问题具体化,让学生抽离自身,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不仅可以稳定孩子情绪,而且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威廉·詹姆斯提出:“个体在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中的成功将决定自尊,同时学生将成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运气或特别的帮助,有助于建立自尊。”笔者利用表格,将孩子的问题具体化,通过具体措施,让学生可以时刻监控自己的行为,及时强化正确行为,在改正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问题,通过纠正自己的行为改正问题,从其中获得成就感。下面以“小陈同学一个月改掉上课不遵守纪律的问题”为例,详情见表—1:

(注:1.每天一共15个○,第一周和第二周每天至少获得10个○,10个及以上即可奖励小苹果贴纸一枚;2.第三周和第四周每天至少获得12个○,12个及以上即可获得小苹果贴纸一枚;3.一周小苹果贴纸累计到五枚,即可获得小奖品一个;4.如果一天○数量没有达到最低要求,即相应增加一天。)

(四)家长通过培养孩子的特长,让其插上自信的翅膀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位孩子都是各有所长,魏书生也说过扬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差异,在学习过程中,与那些学习时常拔尖的学霸相比,总会有距离,日积月累容易产生自卑感。但是,家长与教师共同挖掘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心理不仅容易得到满足,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可以让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五)教育孩子正确归因,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面对失败和挫折许多学生会感到丧气和挫败,但失败教育是学生成长之路中重要的一环,学生步入社会后是否能够接受失败,战胜困难,离不开教师对孩子的挫折教育。面对小学生,要教会孩子正确面对失败,结合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要让孩子知道失败只是暂时的,原因是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与运气和其他的没有关系。

当一个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时,可以坦然地面对挫折,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去实现自己所确立的一个个目标,最终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因此,作为老师,我将不断寻求为孩子插上自信翅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小琴.基于特长教育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2]齐学红,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基本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自信心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