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林木发展分析

2019-11-19 12:30侯拉坡唐正霞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生态安全SWOT分析

侯拉坡 唐正霞

[提要] 攀西安宁河彝區是藏羌彝走廊的核心区域组成,发展经济林木事关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流域生态安全。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剖析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林木;SWOT分析;生态安全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林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ZWH1834)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7月22日

经济林木是指除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等利用木材为主的森林以外的,以利用林木的果实、种子、根、树皮、花、叶、树液、树脂生产果品、工业原料、食用油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它是具有生产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的树种,同时也具有净化、绿化和美化等生态效益。经济林木的适应性强、选择面广,不受地缘、人缘等因素的制约,各地都可以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土壤类型、海拔高度选择适于当地生长的经济林木。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石山、沙漠、高山深壑也不例外,并且经济林木具有一年栽培,长期受益的特点,利用价值和发展前景远高于其他林木。

攀西安宁河彝区覆盖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涉及喜德、西昌、德昌、冕宁、米易和盐边5个县市,幅员面积14,876平方公里,覆盖人口620余万人。这是我国西部的民族地区,也是贫困地区,实现这一区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的优势

(一)气候光热资源优势。攀西安宁河彝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强,年温差小,年均气温16℃~17℃,无霜期长,年均达241天,年均日照近2,400个小时,有着非常丰富的气候光热资源,非常适合于大规模发展经济林木。因日照充足和没有污染等各种有利因素,凉山的经济林果远近闻名,比如核桃、苹果、樱桃、油橄榄、板栗等,不管从口感上还是从含油量等各方面都比外面其他地区强很多。

(二)土地资源优势。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的另一大优势是土地资源优势,这一区域适合于种植经济林木的土地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自包产到户政策实施时起分给每家每户的耕地面积中,粮食产量不高或产量居中的旱地;第二类是人为开荒新造就的旱地,这部分旱地是伴随着人口的增长不断开荒形成的,这类旱地面积占据的比例在很多地方均超过了前一类旱地面积,因山民主动缴纳罚款后成为了自己的耕作用地;第三类是自留林及荒山荒坡,20世纪80年代分配给农户的自留林和荒山荒坡,经过长期的砍伐后上面生长的数目所剩无几,几近荒废,这部分土地占据的面积也有相当大的开发利用空间;第四类是集体林地,集体拥有的林地因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成材林很少,也可以通过集体民主讨论决定后转作经济林木的种植开发。

(三)劳动力资源优势。攀西安宁河彝区推广种植经济林木,劳动力资源优势也不可忽视。长久以来,由于社会发育层次低,安宁河彝区的生育观念也一直处于多子多福的落后状态,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量超生的人口,如今已进入壮年期,成为了建设和改变这一区域落后经济的主力军,为该区域推广种植经济林木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二、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面临的劣势

(一)观念劣势。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来自于观念的落后。当地的群众由于文化程度低,见识面窄,很难有效接受和消化外来的科学技术,他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很难得到突破性的改观,加之这一区域脱贫难度相当大,当地的基层政府和党组织,在带领广大农民奔康致富的道路上,缺乏创新缺乏激情缺乏干劲,只考虑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大局,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这一区域致富奔康的步伐。观念的落后让村民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接受新兴的经济林木种植开发。

(二)资金劣势。有了广袤的土地,适宜的气候光热资源,廉价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外,推广经济林木种植还需要强有力的资金信贷支持。攀西安宁河彝区长期落后的经济状态导致这里的农民很难得到有效的资金信贷支持,很少有金融部门和银行的资金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贷款,国家的财政支持力度又有限,因此,如何协调资金,解决村民购买种苗和技术资金短缺的问题是凉山安宁河彝区推广经济林木种植的一个关键。

(三)人才与技术劣势。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种植面临的另一大劣势是缺乏人才和技术。经济林木种植起来了,如果没有高端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外面永远只能卖初级林果产品,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林农的经济收入。以木本油料作物毛叶山桐子为例,一公斤毛叶山桐子鲜果目前的市场价是4元人民币,一亩地以1,000公斤鲜果产量计算,林农可以收入4,000元,但是如果能够引进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对鲜果进行初榨,一亩平均可产初榨油390公斤,目前市场上一公斤初榨油的批发价为120元,产值可以46,800元,而初榨油又可以提炼出高端食用油和生物燃油,油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还是生物制药的重要原料,经济价值更高。所以人才和技术是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高产值经济林木的又一短板。

(四)品牌劣势。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林木发展中的品牌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目前为止,攀西安宁河彝区还没有一样叫得响亮的经济林木产品品牌,唯有河谷地带的石榴发展较为强劲。品牌建设滞后使得安宁河彝区的经济林木发展更多的时候只能处在初级阶段,不利于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财富。

三、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的机遇

区域外部的机遇,是指能够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收益或造成损失的经济、社会、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机会和重要事件。机遇和威胁超出了单个区域的控制范围,故而被认为是属于“外部”的。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面临四个方面的机遇: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2012年11月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给攀西安宁河彝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为攀西安宁河彝区是四川民族地区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攀西安宁河彝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四川省的全面小康,没有西部民族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二)国家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越发重视。攀西安宁河彝区位于长江上游重要支流雅砻江流域,是我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中央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工作日趋重视,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区是整个长江的命脉和根基所在,保护和发展好长江上游地区,事关长江下游的安全和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选择在攀西安宁河彝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经济林木,不仅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一条健康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正迎合了新时期中央对发展经济的相关要求,注定能够得到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的支持。

(三)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制药需求不断扩大。经济林木中的油料类是当前人类提炼生物质能源的重要原料。长远来看,随着石油等非可再生性矿物资源的不断枯竭,液体燃料短缺将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大问题,于是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转向可再生的油料类经济林木资源,正在加快开发“能源植物林”或“石油人工林”,使生物石油的开发成为当下全球的一大热点。随着人类对生活及健康需求越来越高,部分油料类经济林木像毛叶山桐子等提炼出的高档食用油和用作生物制药原料生产出来的珍贵药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这样的机遇也是不可忽视的。

(四)乡村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高雅、保健、文明、舒适的休憩方式,回归自然、向往森林成了人们追求的新热潮。攀西安宁河彝区推广种植经济林木,等待成林后,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彝族特色风土人情,将为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和森林生态旅游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适应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

四、攀西安寧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的威胁

(一)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几乎所有的经济林木都是以果实的形式获得收获,树上要长出好果实,对周围的空气、光热和土壤的洁净要求肯定较高。当前,由于攀西安宁河彝区各类矿产资源富集,号称川西“聚宝盆”,又是国家唯一的攀西战略资源基地的核心区,经济开发的速度连年在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扩展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质污染,这些污染不可避免的会对该区域发展优质经济林果带来实质性威胁。

(二)外来植物的侵害。攀西安宁河彝区目前面临的最大的外来植物的威胁是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又名大黑草,根茎粗壮,繁殖力强,是中国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例子,在2003年由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名列第一位。攀西安宁河彝区原本没有这种毒草,十几年前由东南亚经云南、攀枝花传入攀西安宁河彝区,繁殖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年内就遍布这一区域。紫茎泽兰的强势入侵,并与本地作物争光、争肥,对发展经济林木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三)投资周期长,发展成本高。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的第三大挑战是投资周期长、成本高。一般经济林木种植好了之后至少要等到3~4年以后才有收成,因投资周期长,很多投资商都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搞经济林木种植,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林木的投资周期长决定了它的发展成本高。三到四年只有投入没有任何的收成,这期间产生的肥料费、管理费等相关费用数目巨大,加之这一区域又难以得到银行部门或社会资本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了种植和发展难度。

五、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经济林木对策建议

(一)发挥优势,把经济林木纳入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基础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并且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重点区域。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扭转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攀西安宁河彝区的气候光热资源是该区域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大比较优势,光照时间长,年温差小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这一带发展经济林木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除了具备丰富的光热条件,广袤的土地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又为这一区域大面积开发经济林木种植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考虑到区域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的优势,需要不断的培育、创造并维持,才能保证区域产业发展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较大的控制和优势地位,攀西安宁河彝区的三大区域比较优势中除了气候光热资源不可复制外,其余两大资源都需要不断的培育和维护。耕地资源要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劳动力虽然很廉价,但一旦不加强劳动技能和素质的提升培训,即便现在因为廉价而具有很大的优势,等到将来经济林木的开发进入到深加工层面,没有高层次的技才,就会面临劳动力优势转换为劣势的局面。

(二)转化劣势,引进龙头企业参与经济林木产业开发。任何产业的发展都要落实到企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尽力争取用重点工程和大项目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经济林木的发展也离不开企业的拉动,特别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产业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开发应是龙头带动型的开发。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林木的推广种植和开发,必须引进和培育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的“龙头”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区域优势,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及深度加工,实现最大程度的梯级增值增效。资金劣势的转化更多的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和信贷支持。攀西安宁河彝区属于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对这些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倾斜。除了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经济林木开发也是一条重要的筹资途径。技术和人才劣势、品牌劣势的解决必须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培育、鼓励和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来解决。不管是本土培育的还是从外面引进的大型龙头企业,一旦介入到经济林木产业的开发中来,都可以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同时在促进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观念转变和技术培训、转移安置等方面也能带来巨大的效益,方式方法上可以通过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来实现。

(三)抓住机遇,以种植经济林木为核心进行产业延伸。发展经济林木种植既有利于攀西安宁河彝区的生态建设,更有利于攀西安宁河彝区的奔康致富。要立足成渝经济圈,放眼全世界,把攀西安宁河彝区建成成渝经济圈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寻求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推进攀西安宁河彝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以发展经济林木产业为载体,结合攀西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适时开发乡村旅游。这里的空气洁净,光照充足,四季如春,彝族和傈僳族古朴的民风民俗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为这一带的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独特的条件。这几年来,攀西安宁河河谷一带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缺少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很多游客开始尝试性的走进攀西彝区,感受那里不一样的乡村风光。今后的发展中,这样的游客将会越来越多,攀西安宁河彝区在大力发展经济林木产业的同时,要把林下养殖、林下种植和林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与乡村旅游进行有效对接,為当地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收入。

(四)转换并消除威胁,为经济林木产业开发扫清障碍。攀西安宁河彝区发展以经济林木种植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产业,面临的第一大威胁是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大力推广种植经济林木,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但这个程度是有限的,环境一旦遭到无限制的污染,我们的经济林果品质肯定大受其害。所以攀西安宁河彝区要想真正获得长久的、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当地政府必须全力治理污染企业,为经济林木的发展提供一片干净的空气和蓝天。对于外来生物紫茎泽兰的侵入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消灭:一是生物秸秆焚烧发电厂的建设,西昌市已进行了尝试并获得了成功,唯一不足的是向农民收购紫茎泽兰的初始价格较低,挫伤了农民铲除紫茎泽兰的积极性;二是消灭途径是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以保护庄家,种植经济林木为动力,打好消除紫茎泽兰的持久战,只要持之以恒,紫茎泽兰的威胁是可以有效排除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军.国外文化遗产廊道保护经验及其对四川藏羌彝走廊建设的启示[J].四川戏剧,2014(11).

[2]郭利芳,陈顺强.四川“藏羌彝走廊”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18).

[3]张曦.藏羌彝走廊的研究路径[J].西北民族研究,2012(3).

[4]陈文汉.我国经济林木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8(2).

[5]吕月娥.经济林木在陕北“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

猜你喜欢
生态安全SWOT分析
关于安徽寿县旅游投资的SWOT分析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