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德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视听语言分析

2019-11-20 08:10
剧影月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近景全景俄国

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种文化产品与政治产品的混合产物,是最为直接展示国家形象的方式。本文选择三个典型国家的形象宣传片进行样本分析,并从景别、音乐、色彩、蒙太奇等角度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出一个国家形象宣传片制作的普适性标准,为今后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制作提供规范类的参考与借鉴。

一、俄国宣传片

我们选取俄国在youtube上点击率最高的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作为研究样本。

1.镜头

a.景别:整个俄国宣传片中有共约140个镜头。其中远景镜头有10处,占7.1%。全景镜头有63处,占45%。中景镜头有12处,占8.5%。近景镜头有33处,占23.5%。特写镜头有22处,占15.7%。

俄国国家宣传片中,全景镜头所占比重最大,达到45%。其次是近景和特写,分别是23.5%和15.7%。俄国是一个有着大面积国土,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多使用全景镜头,表现了国家国土的辽阔,给人以大国国土辽阔,河山雄伟壮丽,波澜壮阔之感。城市建设、国家成就、人文艺术的发展,通过全景镜头得到充分展现,让观众直接感受到俄国所具有的大气磅礴的气质、深刻厚重的文化历史内涵、底气十足的国家实力。

近景和特写共占约39%的比重。通过这些镜头,使国家的发展状况,人民的生活状态,人民对祖国所饱含的深刻情感得到细腻的展现,使观众能够对俄国有着感性的认识,产生代入感。

b.拍摄方法:俄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多采用运动镜头的拍摄方式,固定镜头很少,其中长镜头的数量也比较多。这样使纪录完整、鲜活,给人以真实感和代入感,有一种随着时间流逝而前进发展的感觉。

2.被摄对象

在俄国的形象宣传片中共出现约151个被拍摄主体。其中人物有64名,占42.3%。历史人物像有26个,占17.2%。自然风景有13处,占8.6%。城市风光有25处,占16.5%。国家、人文成就有23处,占15.2%。

俄国国家宣传片的拍摄对象主要有人物、自然风光、城市风光、国家建设成就以及人文艺术发展等,其中穿插着著名的、或对俄国以及世界有着重要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的画像,和一些重大历史时期场面的回顾。其中,人物所占比重最大。

3.听觉语言

听觉上,通篇以俄国国歌作为背景音乐,使宣传片更显得沉稳、大气、厚重。让人在音乐中,随着图像的变化而感受到波澜壮阔的景象。没有画外音。整体意境深远、悠长。

4.色彩

俄国国家宣传片的色彩对比度、饱和度都较低,多采用较单一的深色色调,历史场面的回顾的画面也以黑白色为主。整体色调不同于美国的鲜艳明快,而是显得沉郁稳重,也与整个片子的基调相协调,一以贯之的烘托出俄国国家的厚重感、历史感。俄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历史与现实相穿插结合表现。1俄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许多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在宣传片中,对这些进行了回顾,与现实交叉表现,使人感到俄国对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发扬,感受到大国深厚的底蕴和气质。

二、德国宣传片

我们选取在youtube上点击率较高的德国宣传片作为研究样本。

1.镜头

a.景别:远景有7个镜头,占11.3%。全景有19个镜头,占30.6%。中景有13个镜头,占21.1%。近景有20个镜头,占32.2%。特写有3个镜头,占4.8%。

全景、中景、近景为主,内容多为民众、国家艺术工业成就画面,音乐(小提琴表演)、舞蹈、汽车业、医学、天文、铁路、航运、生物研究、体育(足球、马拉松、高尔夫、马术)、摄影、餐饮服务的一系列场景。

b.镜头时长

整部宣传片中快镜头有13个,占21%。慢镜头有3个,占4.8%。基本没有长镜头。给人印象德国追求效率与快节奏。多处有风光环境远景与近景(人物)的切换,人物多是近景笑脸,主体为老人、儿童、科学家、艺术家等。

2.被摄对象

在德国宣传片中,人物作为被摄对象有32名,占到了51.6%。自然风景有5处,占8.1%。

城市风光有7处,占11.3%。科技、建筑、人文成就有15处,占24.1%。字幕有3处,占4.8%。人物和科技、建筑、人文等一系列成就占据大多数。人物大多为普通民众,集中名人出现发言在结尾处集中体现,给人印象平等大众民主,重发展,不官僚。

3.听觉语言

全程配合悠扬音乐,基本无背景解说。解说仅在结尾处几个名人说欢迎来德国。(结尾人发言,近景,语言为德语-德语-英语-英语)全程多数以画面和音乐体现,观众基本无语言障碍,所以对各国民众的感染力都很强。

4.用光、色彩

宣传片光线皆是由暗转明开头,以几组远景,先是自然风光,接着是城市景观,前部分为快进的日出画面,后部分城市上空云彩变化快进,展现城市俯视光影变化。色彩首尾关系为:彩色风光景色(远景)开头,名人发言(近景,脸部特写,背景为虚掉的快进场景)、黑白文字画面结尾。

三、美国形象宣传片

1.被摄对象

美国国家宣传片的被摄对象组成成分相对单一,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及建筑、人物三类。其中,人物所占比重最大,占到了74%,城市及建筑其次,自然风光比重最少。人物全部是普通人物,包括各种年龄段、职业、肤色、民族的人,并且大多数镜头的内容是人物的笑容。这与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主题“美国欢迎你”十分契合。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移民国家,各民族、各肤色的人的笑容无声的展示出了美国多民族人民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文化的多样性和兼容并包,诠释了“美国欢迎你”这一主题。普通人无声却灿烂的笑容是最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欢迎语,超越了语言、国籍、民族的障碍,使各个国家的普通观众感受到直击内心的真诚。因此建议在制作国家形象宣传片时,要多以普通民众为被摄对象,以增强宣传片的真实性、贴进性。城市和自然风光也适当地展示了国家的风貌,让观众对国家有着直观的印象,因此也是组成国家形象宣传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镜头

a.景别:在全片总共133个镜头中

除特写镜头数量较少(11%)之外,其他四种景别的比重基本相当,基本在30%左右。

这与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内容有关。美国国家宣传片的内容多是展示普通民众的日常活动以及灿烂笑容,以及人们之间和谐相处的融洽气氛,因而中景和近景大量使用。在展示国家的自然风光、标志性建筑、城市风光时,则更多的使用了远景和全景。

因而建议在制作国家形象宣传片时,镜头景别的使用要与被摄对象、表现意图相契合,找到最适合的拍摄角度和景别。

b.拍摄方法: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多采用固定镜头拍摄,运动镜头极少。固定镜头客观真实的展现了被摄对象的状态,并且给观众以宁静、和谐的心理感受。固定镜头下的人民的工作、生活、笑容,显得更加真实、自然。

3.听觉语言

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以一首节奏简单明快的音乐作为背景音,没有同期声。使整个片子的基调轻松、愉悦。明快的音乐与无声灿烂的微笑相结合,让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中感受到片子传达出的“美国欢迎你”,没有压抑感和官腔。

4.色彩

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色彩明亮鲜活,饱和度、对比度高。鲜艳的色彩展示出人民活泼、自由、幸福的生活,与片子的简单明快的风格相合。

通过对美国、俄国、德国宣传片视听语言的分析,我们总结归纳出其拍摄的一套共性标准。

首先,从景别来看,美、俄、德三个国家的宣传片都进行了全、中、近景镜头的交叉使用,景别种类使用较为全面,既可以发挥各个景别镜头应发挥的作用,使整部片子在视觉感知上,让观众或远或近地观看一个物体成为可能,叙事更加立体,又可以使整部宣传片看起来不会有视觉顿挫感。而在各个景别镜头个数使用的比例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美国国家形象宣传片在各个景别镜头的使用上比较相当,俄国、德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全景镜头都占有将近一半的比例。全景镜头主要承担交代环境与营造氛围的作用,在国家形象宣传片中大量使用全景镜头可以更完整地展现国家整体风貌,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又可以包容多种元素,增加信息量,使国家形象更为丰满。

从色彩来看,美、俄、德三个国家的宣传片中,俄罗斯宣传片中使用的对比度、饱和度都较低,采用较单一的冷色色调。而美国、德国的宣传片使用的色彩较为明亮鲜艳,饱和度、对比度高,暖色调为主。不同的色调和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而国家形象宣传片中的色彩运用,能够起到强化主体、增加氛围、提升主观感受等等作用和价值。俄国因力图表现其庄严巍峨大国形象与沉重历史底蕴,故多采用表示其对应情绪的冷色表沉静、庄严、理智、高深之感。而美国与德国更多地希望在国家宣传片中凸显其友善、平等、自由的理念,故多采用表示其对应情绪的暖色表热情、积极、希望、忠诚、健康、充实、饱满、幸福之义。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形象宣传片的色彩使用应根据其所想传达的理念而进行设计。

从听觉语言来看,美、俄、德三个国家的宣传片中,俄罗斯宣传片直接使用雄壮的俄国国歌作为背景音乐,衬托其大国国家形象。而美国、德国的宣传片则使用较为轻松、明快的背景音乐,用来烘托其自由、平等、快乐、祥和的氛围。背景音乐有着渲染主题、深化主题、烘托气氛的作用,也会对观者产生十分强烈的听觉记忆符号。美、俄、德三国宣传片都很好的使用了相应风格的背景音乐来配合其画面语言的展开,塑造国家形象。三国形象宣传片都无一例外没有添加解说词,这可以让观者无语言障碍,只通过视觉与听觉来接受其宣传片中的信息元素,可接受范围更广,亲和度也较高。

德、美、俄三国宣传片以音乐为背景,除去片尾说出slogan部分,无解说词,表现途径以画面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语言的障碍,使各国民众都可以无障碍领会。

注释:

1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近景全景俄国
近景摄影测量在大型边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
海边遐思
七颗钻石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全景视频的拍摄硬件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全景搜索
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三月,最多只能看到近景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