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在民族管弦乐团中的重要作用

2019-11-20 08:10
剧影月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低音提琴低音大提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管弦乐队迅速发展,从最初的小型编制逐渐步入“交响化”,传统的民族音乐中低音声部较为欠缺。基本都是声音高亢的乐器组成,旋律一直都是飘在乐队的上面,听起来没有层次感。如唢呐、笛子、琵琶等。而低音部分只能靠中胡、大阮、低音笙等。但是这些乐器音量太小,不足以撑起乐队的低音,所以低音声部就显得尤为薄弱,造成整个乐队音响的不平衡。所以大提琴便加入到民族管弦乐队中来填补这个空缺,那么会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民族乐团里面会有西洋乐器,这样显得与其他民族乐器十分格格不如,于是便有各方专家、学者开始着力于研究属于中国的低音拉弦乐器,根据胡琴的发音原理把大提琴改良成革胡,但是改良后的革胡无论从音质、音量、共鸣效果、声音的稳定性以及演奏规范方便上都无法与大提琴媲美。所以现在国内很多的民族乐团还是坚持用大提琴支撑乐团的低音根基。

一、民乐里没有乐器可以替代大提琴

胡琴类乐器,如高胡、二胡、中胡,是通过琴筒的共鸣发声的,但由于胡琴的琴筒比较小,所以音量也较小。弹拨类乐器,如扬琴、琵琶、阮,则是点状发音,颗粒性强,但缺乏连贯性。吹管类乐器,如笛子、唢呐、笙,多半是高音乐器,大提琴的音域比较低,相当于一种支撑的作用,如果把二胡、笛子等主要旋律比作砖头,弹拨乐是水泥,那么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就是框架,民族乐器中并没有类似大提琴的乐器,中胡的声音也很低,但中胡的声音较为圆润,厚实。而大提琴是低沉,充满内涵与深度的声音,不比在交响乐团中,低音声部不够的情况,可以把低音的旋律写给长号,大号,低音大管,这些乐器演奏出来会非常的饱满。而在民族乐队中,整个低音声部只有大提琴,低音提琴,和倍低音笙,低音唢呐,试问两把低音唢呐加一个倍低音笙能吹出长号和大号的饱满么,而且笙这个乐器一直属于在改良的状态,一直都不是最完美的,所以在民乐团里大提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大提琴的音色

大提琴的音色很特殊,是所有乐器里最接近人声的,有诉说的音色感,琴音悠扬,琴弦音色含情,旋律动人,能较好的反映人的情感。大提琴的琴身大,音量较大,一般发低音,声音较为浑厚宽广。一弦发音激昂有力,富于歌唱性。二弦音色朦胧,柔美动听。三、四弦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非常沉重的音响。

大提琴在管弦乐队中的作用,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适合扮演各种角色。由于民族乐队中二胡、中胡、高胡、的这些拉弦乐器,弓子都和琴弦链接在一起的,推弓或者拉弓的时候会有一些杂音,导致音色不干净,听起来会有很多杂音,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加入就会美化这些杂音,让音乐听起来更加的美妙,动听。

三、大提琴与民族乐队的融合

大提琴在民族乐队中是不可替代的,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大家所知道的民族乐队演奏曲子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比如《花好月圆》《金蛇狂舞》《喜洋洋》,大提琴在里面的作用无非和低音提琴差不多,根音和后半拍的节奏型,还有就是拨弦,当今中国的作曲家不会再写出这样的民族管弦乐队合奏了,也慢慢的讲究齐技术,音色,以及声部的层次,拿几个曲子来做例子。北京作曲系教授,刘长远老师写的《未来的希望》,这首曲子可算是民族管弦乐队的伟作,用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以及全是后半拍的节奏型展现了枪林弹雨的效果,后面一段与低音提琴的合奏是整个乐队凸显出来的部分,运用不规则的重音,以及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来演奏出战争的画面,这一段也表现出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在民族管弦乐队里不一样的视听效果,同时也展现出大提琴和提琴提琴威武庄严。同样是刘长远老师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写的委约作品《丝竹里的交响》,用大提琴在拇指把位演奏的一段五声调式的一段旋律,所有乐器都是伴奏音型,只有大提琴是凸显出来的旋律,拉交响乐的都会知道,五声调式的音准很难掌握,更何况在拇指把位的五声调式,由大提琴拉完这段旋律后,二胡声部和弹拨声部依次进去演奏这段旋律,这样就会感觉旋律非常的都层次,而且作家首先就运用了大提琴的优点,音色柔美,让观众听起来悦耳。其次是张朝老师《干将莫邪幻想曲》中间会有大提琴单独的Solo,王丹红老师的《四季留园》同样也写给大提琴Solo,所以中国的作曲家越来越重视大提琴的存在,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的《庄周梦》就是为大提琴和民族乐队而作,此曲的创作历经十年,赵老师精益求精,曾几易其稿,使作品更完美,作品采用大提琴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协奏的形式,表现庄子的哲学观,以求道之神韵。可以说是西洋乐器和中国民族乐器的完美结合,熔中国古典传统及现代美感于一炉。曲中多次将大提琴的旋律部分凸显出来,展现大提琴深沉柔美的音色,当大提琴与二胡复合的一段旋律时,更展现出大提琴的凄美。

大提琴熟知是低音乐器,其实不然也属于次中音乐器,具有的柔美音色、广泛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每一个大提琴演奏家的梦想都是用自己最动听的琴声来打动下面的观众,在演独奏作品时,音色和音准是考验演奏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带动气氛、表现感情和塑造形象的一种手段。音色和音准在演奏乐曲时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并且逐渐形成了考验大提琴演奏水平和舞台经验的重要标准之一。

四、大提琴的演奏技巧在乐队中的运用

大提琴在乐队中不管是交响乐团还是民族管弦乐团都要以节奏,音准,音色为最基本的底梁,在乐队里所有的音型如果可以跳弓演奏,就尽量跳弓演奏,这样会使音干净,利索,首先跳弓一定要找到你的跳弓点,就是手指放于弓杆和弓毛的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弓子不会倾斜一面,那个点就是你跳弓最舒服的点,也是你演奏快音符最舒服的点。音准问题,其实坐乐队音准方面还是很难的,需要足够的乐队经验,首先,在民族管弦乐团里乐队在演奏的过程中,由于都是高亢的乐器,以及打击乐,自己的耳朵偶尔会听不见自己所演奏出的音高,这时候就需要靠把位的概念,左手的感觉,还有就是声部中的共振频率,一旦听出自己音不准,要及时去改正,一定不要一直坚持自己所按下去的音高,那样只会乱了整个大提琴的声部,接下来是揉弦,揉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揉弦是表现曲风比较柔美的,抒情的,这样的曲子揉弦的频率就可以慢一些,当曲风表现激昂、愤怒的时候,揉弦的频率就加快些,这个要根据声部首席或者指挥要求去做的。

由于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多数都是节奏型,所以一定要走在乐队的前面。拿拨弦举个例子,当给一个乐器协奏的时候,指挥下去的每一拍,都要及时的拨出来,因为音乐需要一直往下进行,需要流动,当你拨出来之后,独奏才能准确的找到节奏,正拍在哪里,如果指挥下的每一拍,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永远都是往后坐了一点才出来,那么乐句就会越走越慢,独奏也会很不舒服,同样,不只是独奏,合奏也是这样的问题,因为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拨弦大多数都是每小节的第一拍,如果不及时拨出来,乐队也会越来越拖,越来越慢,音乐也不会流动,动听。有的指挥喜欢拍点一直走在乐队的前面就是这个原因。跟着死拍子走只会越来越慢。这个就需要在你的心里有一个固定的节奏,也就是练琴的时候多用节拍器,在心里养成有固定节奏。切记不要用脚去打出来,因为你脚打出来的节奏,永远和指挥不是一个速度的。指挥的点都是在上面,而你的脚打出来的点是在下面,怎么可能在一起。还有一点就是多听和多看。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乐队经验,好的指挥排练的时候会告诉你们声部是在给哪个声部伴奏,你拉旋律部分的时候,是哪个声部给你伴奏,因为伴奏声部永远都是最稳的,他们不会像拉旋律部分那么专注,所以会有时间看指挥,那么你多听给你伴奏的声部,你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你的旋律部分,演奏出应有的音乐表现及音色,同理,当你演奏伴奏部分,也要知道在给哪个声部伴奏,给它稳固的节奏基础,一定要多听,多看。

猜你喜欢
低音提琴低音大提琴
大提琴之味
一位听障人士的DJ生活
对称
低音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怀抱大提琴的男人
Why?必用低音炮
低音提琴
High and Low Voice高音与低音
杜普蕾和大提琴
动手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