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或次仁罗布①

2019-11-20 09:17成路
散文诗 2019年17期
关键词:罗布物象

◎成路

创作手记

写作,有时需要等待

2017年7月24日,农历闰六月初二,我的闰月生日这天,坐火车沿着大地的阶梯向上,藏地、藏传佛教,牧民、宗教建筑物,羚羊、五色经幡,牦牛、高山河流……这些物象,在古今诗篇里都读到过,陪我行走,送我哈达的诗人陈劲松、作家次仁罗布也以这些物象写过动人的诗意文本,那我该如何去构建诗章呢?我把旅行手札本装在书包里,经常掏出来读读,如此,两年。5月20日,一位小朋友给我发来她工作场的照片,一只红色的茶盏很耀眼,唤我记起“加持”这个词。西藏给予每个人有所不同,给予我的就是要明白——每一天都有人在扶助自己,然后自己用扶助别的人作为感恩礼。我给这位小朋友回复:今天是个好日子。

我用自己的所谓“明白”,开始搜寻在藏地给予我扶助的物象,尤其是扶助心灵的物象来构建诗章。藏地是神圣的,也是盛大的。我一个红尘中的诗歌写作者,不懂得藏传佛教的教义,不懂得上师指点的天眼,只能用小眼睛在这些圣灵此刻存在的真实中找出意象来写作。我有一个观点,当代诗人无论他的写作取材是上古,还是今天,他写出来的都是当下诗,因为他是当下思考。这样,我在《七日,或次仁罗布》里请出上古的人物和今天的人物出场,就是借他们的口说出我当下要说的话。引典、引用除外。

第1日,7月26日,格尔木——托拉海子——格尔木市河西农场三团——擦尔汗盐湖。S303,转柳格高速。

1

托拉海子的海水已经远游,留下盐碱的硬壳,等待

如我这样的闯入者踏破,发出好听的声音。这声,引导我向沙地

好吧,仰起头,眼光沿着沙脊向上

胡杨树的遗骸,枯枝,不很茂盛的枝条,昆仑山,太阳黑子,依次地纵深。

我贪婪的恶性想用相机让此刻永恒。我跪在沙坡,取景框里银灰质的光

像一群人,挣脱恐怖后微笑着从胡杨树遗骸里走出;又像过往的炽焰焚燃未来。

2

诗人陈劲松说,胡杨树的叶子有九种形状,是九种树的生命。

我数叶子,数出了第十种——擦尔汗湖里采盐的舟

这叶舟啊,载有上古的歌谣,载有卤水的毒

卤水在沙子中生成巧克力色的盐花,在深海里生成洁白色的盐花。花朵盛开,为太阳黑子遮阴,谁是持花的人。

3

有的毒粘在手上,是清洗不掉的,如梦境中的恶。

我坐在昆仑山下乘着鹰翅遮的凉睡着了,续接十年前失手致人死亡,藏证据,逃匿的旧梦。一支庞大的家族团在搜寻物证,我也参与在其中。他们打开一只装满铁尺子的箱子,说,其中肯定有一条尺子上是车轮痕印和血迹的斑点。

我劝告家族团,这些证据已经失效,去别的地方寻找新的吧。

其实我知道,这箱子里的某件物质上有我的一枚手纹。

鹰说,这枚手纹上有卤水的毒。

第2日,7月27日,昆仑山南山口乃吉沟大队检查站——纳赤台——西大滩——昆仑山垭口——可可西里——格尔木。G109,转青藏铁路Z6801。

4

千万朵云,如千万条海浪,从山峰背后卷起而来。我与低空飞行的鹰,并行在昆仑山190公里的峰谷里。

我知道,这是鹰在腹腔里积存氧,恒久地去翱翔天空的修行。

鹰头顶着风化的流沙,或者雪,或者冻土,俯视古生海床,以及海床上端坐化的道士。当然,也给道士传递经文。

而侧傍,冻土上羸弱的草,羸弱的花,引导着傲慢的人儿低首,在冰雪水里看清楚自己肮脏的容颜。

而侧傍,4768米海拔的阶梯上有孤庙,是否留给我之外的哪位圣人布道。一只苍蝇落在我的手背上的时候——

两只待产的藏羚羊从可可西里的东边向西行走,拉着架子车朝圣的一家老幼磕着长头从我背后经过,可哼唱曲子的背包客和着远方火车的汽笛声,看着苍蝇淫笑。

我,只好缓慢地把手和苍蝇挪到头顶,给以光,或者把此刻心里仅持的肃穆,给昆仑山北坡西大滩六月的祭坛。

5

第3日,7月28日,火车上,经那曲草原——拉萨。

6

5点钟刚过,黑牦牛如裂口的豆粒,在草甸子上撑开天。

我在列车窗口朝向东方望去,逆光中,大地的黑与太阳涂染的光正好形成了鲜明的色差,添加了旅人探进去的神秘。

远山衔接的云是乌云,黑沉沉地向上铺展,突然一道金光插入其中,再向上就是淡白色的云了。在这些丰富的云团中,偶尔会有一片纯蓝的天露出来,像一扇门——有神会走出来的门。如若走出来神,那是掌管什么的神呢?

牦牛,依然只管吃草,也抬头盯视躲在窗后的窥视者,也许仅是抬头……

7

拉萨河的水和岸几乎是平的,湍急地流着。

作家次仁罗布委托两位姑娘,献给我和我的朋友贺黄生的哈达,在吹过紫色格桑花的风中飘起,我视哈达如拉萨河。

8

鸽子,在布达拉宫广场上啄食,在藏袍里安睡。手持念珠,或右手举于胸前的信使口诵经文。我听不懂经文,唯能在大雨中抬头,以退伍军人的方式,给朱红和雪白的圣殿行注目礼。

大雨夜,借宿的房间里有一盏长明灯。

这是主人给我的护佑,也在半夜把我喊醒——

“嗨,抬起头看窗外,你视角对面那面蓝色经幡旗,它是夜的打祭神。”

“嗨,旗子褪色了,泛的白,它是夜间给你的时间光。”

第4日,7月29日,布达拉宫——大昭寺。徒步。

9

雨还在下。

牛皮绳捆扎的白玛草,染成褐红色的白玛草筑起墙。墙里墙外——

修行的人给鸽子、麻雀把粮食布施。高德的僧人给孩子的鼻子上加持灰,让他隐身,隐在妖鬼的纠缠之外。

而我穿过仿犛牛帐篷色的长布帘,在大殿里,朝佛,回头看,值勤的僧人坐在低矮的龛里,转动眼珠子观看着匆忙的脚默诵经文,亦是佛。

而我入红殿,眼睛里的金刚橛,栖有物象的金刚橛,仅如三角刀。

而我出红殿,受到祥意的宠爱——雨过太阳出,金刚橛上的物象跃翔。

10

在布达拉宫到大昭寺的路途上,我低头,卑微地学记着磕长头的小孩、青年、老年们的跪和起。也猜想,他们中间会不会也有一个、两个携带着沿路朝圣亡者的牙齿,去大殿柱子里安放,让后来者祭祀——牙祭。

殿里一字排开的灯,一字排队添油的人,供养祈祷父母长寿的神,上师佛像头上又一个小孩像,以及殿院里的马勺、图式、殿顶、蓝天,在钟的洪声里过着时间。

钟声,日常的铜声。

第5日,7月30日,拉萨——桑耶寺——雅鲁藏布江扎囊特大桥(5.4km)——雍布拉康——昌珠寺——昌珠广场。贡嘎机场高速,转S101,X302,南山市乃东路。

11

一个乞讨的老年妇女靠在七色幡缠裹的旗杆上,似睡非睡,是否有人施舍银钱,她都不会去理会。不远处,陶砖垒砌的喂香炉烟很旺,似乎不受风的影响,垂直腾空。我,匆忙的世俗人踏进桑耶寺,看着旁边一身白素衣的次仁罗布,如8世纪中叶为今天留下的转述者或构造者——他指认还不知道教义的小孩把额头顶在寺院木栏栅上瞬间的缘与孽。我是有孽附身的。

四匹猴子口含四根铁锁链拴住镇孽的黑佛塔、红佛塔、白佛塔、绿佛塔。我学诵经的教民身子前倾,请佛塔如图腾进心,镇压孽。

12

次仁罗布取雅鲁藏布江的水给我,说,水里有鱼,它不诵经,吃白云和静蓝。坐在荒废了的码头上,我在心里模仿鱼——吃十里大桥和桥面上过往的物体——侵蚀的喧嚣。

而江水,从我的左手,经右手流去。

而远山画满白图式的石头,有嘴张开,是唤回什么,还是勒令什么呢?

13

石头压着石头,痛苦而峭拔的雍布拉康,像约请公元前绀紫的农奴一样,让我清点去向吐蕃国的王宫道旁布满塔状的经幡,清点钙化的青稞麦子粒和酥油茶。这日,我是在万物佛脚腿旁的持饭钵者。

宫殿里深邃无光,我借佛的眼光取酒,取水,取出铁沉沉的云……

而火塘里,唯有灰尘。我或他手掌带来的尘,轻薄的一点点,使不朽的冰冷回到了王、王妃的酒宴、歌舞中。

此刻,我听到的歌,是文成公主昨日之前听见的歌,唤我记起诗人张静说的,“似乎除了我的生命,一切都无止境。”

那好,我坐在王、王妃的侧傍,喝残酒,看残舞,恭候无止境的预叙。

14

头上顶着一粒延安的尘土,在绛红色藏袍的阴凉下,吃汉盐,看汉柳,听上师说——在开天眼的日子,就会在珍珠绘制的唐卡②上看见一枚指纹,拿盐巴和柳条的指纹。

我抬头,想请昌珠寺的大门,或对面文成公主的雕像印证一下上师的所言。我知道,我的想法已经被炽热的太阳收走,只能听见从街巷的某处传来买卖的叫喊声——一句藏语,一句汉语。

上师还在继续诵叙着什么?我的听力仅停留在买卖的叫喊声里。

第6日,7月31日,拉 萨——日 喀则——扎什伦布寺。拉日铁路Z8801,转7路公共车。

15

火车向前。藏族新娘帮助我用双手的无名指搭起“免扎”③,如塔,如坛场。她给塔戴上佛珠,给坛场放置上青稞。她说:如此缄默,便有经文涌出。她说:献上果食,便是善功。她说:撒出听了经文的青稞,便是生命的救度。

我的同伴说:把“免扎”抬得和新娘的眼睛并齐,我会在她的眼仁上,看见千仞山峰。

16

扎什伦布寺,如挂在天上的赭色海,广大、恢宏。

我在大殿的门、门槛、墙、木栅栏上前人磨损的缺口引领下,去看拿着酥油桶给灯盘里添油的妇人,她们无声,她们捐布施,她们把喇嘛写给自己的字条焚烧掉。

就在此时,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看见父亲把额头贴在殿堂的灵物上,他便贴上;看见父亲跪下,他便跪下。他的跪有些歪倒。

就在此时,强巴佛殿里的值守僧人用经书轻触我的头顶——这加持使我转身,望见两座殿间,高大的红墙挤压着个用白披肩盖着头的女孩子,她睡着了吗?第7日,8月1日,格拉丹东湿地——日喀则——拉萨。4路公交车,转拉日铁路Z8804。

17

雨遮盖了牧民在湿地收割青稞的脸庞。汽车礼让懒散的牛。油菜花正在盛开。我和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擦肩而过。

我知道,天空的佛音是从班禅举行的法会传来的。

我想知道,东边远山顶上飘过像人的云,有无法号,有无法衣?

我也在火车窗口,向站在一方土台上行举手礼的护路警察回礼。

猜你喜欢
罗布物象
从物象走向图像——以《自行车写生》为例谈基于视觉语言养成的儿童写生策略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的狂想曲
罗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