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笔记(八)

2019-11-20 02:56李兮
记者观察 2019年9期
关键词:故宫辅导论文

李兮

2018年10月31日

老师布置论文的频率总有新高度,正式进入midterm(期中)的我忙得花样百出,各种presentation(展不)、report(报告)、essay(论文)轮番上阵,在图书馆负二层窝成了穴居动物,但也算痛并快乐着。

为了写一个B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多语言多文化)相关的论文,我也终于加入到了向老爸请教论文的行列。不知道为什么莫名有种成就感,毕竟我二姐和我外甥都已经参与过这项“家庭例行活动”了,比较起来我已经落后很多。直到完成了这篇论文才终于有了与有荣焉的感觉。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没法给他看中文的成稿,但这篇老爸选题的论文还是得了A。(虽然我怀疑老师给了所有人A?)

此外,在10月26号的时候,我收到通知,我的转项目申请通过了,下个学期可以选50学分项目的课了。接下来就是提交C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参加一门自然科学考试和一门汉语考试。值得一提的是,光是考这两门试就要花300多美元。不过比起来修6个学分的相关课程已经便宜很多,。毕业以后我就可以拿到中文和英文两个方向的教师资格证,在大纽约找工作啦,哈哈哈。不过仔细一看课表,顿觉欲哭无泪,75小时的课堂观察再加卜每周20小时的兼职,感觉自己下学期的生活即将忙到飞起。我有一个同事是另外一个双资格证专业的同学,每次见她都一脸憔悴、素面朝天的样子。看到她就仿佛看到了以后的自己,心有戚戚啊。

今天是参加兼职工作的第二次见面会,经过丫一系列艰苦卓绝的官方程序,我终于完成了最后一步——按指纹。接下来就可以正式进入高中开展工作了。负责人给我们讲了很多具体的工作细则,怎么打卡、怎么发工资、怎么提交学生档案等等。下周我们就可以进各自的中学了。考虑到学生都是18岁左右青春躁动、人高马大的美国高中生,再加上负责人给我们分享的有些“惊悚”的授课经历,我都不知道是激动更多还是慌张更多了。好在我所在的学校辅导老师都是在一个单独的教室给学生答疑解惑而不用随堂,应该会轻松一些吧。

随着万圣节的临近,纽约大学周围可以见到越来越多奇装异服的“各色人等”。今天白天我已经看见三个蝙蝠侠、两个猫女,还有几个黑武士。我还和同学讨论,难道现在已经不流行超人这一款了吗?今年的万圣节游行活动就在我们学校附近举行,加上今天难得地在持续两周的凄风苦雨之后气温骤升,下课后,我和同学吃过饭就冲到了街头,没想到还是被挤到了厚厚的人墙之外。一路上真是“牛鬼蛇神”,群魔乱舞。游行开始后,因为站得实在靠后,我们只能仰着脖子拍了些高跷和花车,剩下游行的主体部分实在是什么也看不见。晚上八点多从人群中往外挤的過程,让我着实梦回了一把北京高峰期的地铁,真是可怕。

晚上回家一刷朋友圈,发现有人发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个一身唐僧装扮的人在举着旗子带领游行队伍,难道这就是所谓文化入侵?

2018年11月27日

昨天晚上看了一档综艺叫做《上新了,故宫》,不知道怎的,一张故宫的鸟瞰图竟然勾起了我中秋节都没有的乡愁。看着浩大紫禁的五脊庑殿,东华门口骑着自行车的工作人员,武英殿外无边落木一地金黄,不消说三大殿、养心殿、军机处,只不过是瞥见那高啄的檐牙便就忍不住泪盈于睫。想来“故乡”一词于不同的人来说总有不同的寄托吧。直到看到故宫的那一刻,我才忽然明白我的白月光和朱砂痣的所在。

当然,忙碌的生活其实容不得我“却道天凉好个秋”。期待了三个月的工作终于从上上周正式开始,因为感恩节放假的缘故,截止今天我才只工作了三天,但不得不说是五味杂陈啊。首先,七点把自己从床上扒起来就让我这个习惯了晚上学习、早上补觉的人满心绝望。每天早晨总得做三分钟的心理建设才能正式起床。其次,本来整个上下午的作业时间被征用了,晚上也不敢再熬夜了,写作业的时间被大大挤压,真的是无所适从。最后,哇塞,纽约的中学生真的是太神奇了。

我辅导的课程是ELA,全称English Language Arts(英语语言艺术),通俗来讲,全部上课时间就是陪学生看电影、看小说、辅导学生小组讨论、给模拟表演的学生鼓掌叫好……难以想象这些上课快乐似活神仙的中二期少年们都是怎么变成学校旁边的华尔街高级精英的?来课堂做观察的一个华裔朋友跟我说,美国的小孩上高中的时候都跟鬼似的,但一上了大学立刻全部“人模人样”起来。我呵呵一乐,那大部分中国学生是正好相反吧。

跟我搭档带班的两个男老师,人都特别好,第一天帮我买了咖啡,后面还不停地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对课程有什么建议,给我详细地解释整节课的构想。孩子们虽然放荡不羁爱自由了些,但是都很尊重老师,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冲突事件,虽然上课玩手机、睡觉、听音乐、聊天是常态(简直不像高中生,像小学生),但老师一提问,大家都会很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堂始终萦绕着一种奇妙的嘈杂而又和谐的氛围。然而,这就让我一个中国老师总是忍不住手痒痒想要没收手机,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克制下来,拍拍学生的肩膀提醒他们别上课听歌。

总的来说现在还处于观察和接触的阶段,心情蛮复杂,但渐渐开始有同学主动找我问问题,托我帮他们向老师请假,感觉还是很温暖的。希望以后能真正融入这个课堂吧,毕竟能碰到两个这么棒的老师也算是我运气好,但愿以后的日子能不辜负我如今的运气。

猜你喜欢
故宫辅导论文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雪中故宫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故宫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