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喻框架的隐性语义仿词研究

2019-11-20 14:00蒋大山
现代语文 2019年8期

蒋大山

摘  要:仿词是汉语的一种特殊构词方式。以前对仿词的研究很多,但大多没有涉及隐性仿词,缺乏对本体的确定这一关键步骤的认知阐释,而且很少同时涉及仿词的生成与理解的认知机制。通过隐性仿词的认知机制分析框架,对近义仿词、反义仿词及类义仿词等三类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与理解的具体认知过程进行阐述。总起来看,隐性语义仿词是经历多重转喻的结果。

关键词: 转喻框架;隐性语义仿词;认知机制

仿拟是一种古老的语言现象,但它获得正式的修辞格身份也只有八十多年。仿拟格最早是由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人陈望道先生提出的。武占坤(1990)根据仿体的性质,将仿拟格分为仿词、仿语和仿调三个大的类聚系统。黄伯荣、廖序东(1991)首次将仿词进行了定义与分类。在当代各类仿拟中,“仿词现象更为常见,更能反映仿拟格的特点本质”[1](P260)。

前人对仿拟和仿词的研究大多是在定义、分类与功能方面。虽然近些年来有不少学者从原型范畴理论、概念合成理论、关联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及构式语法等多个角度对其生成和理解机制进行了阐述,但都没有具体说明如何找到原型进行类推、利用映射进行合成、借助关联创造新词、仿体替换本体图形,以及仿体构式语义压制等。同时,在前人对仿词认知机制的解释中,大多也都是针对显性仿词。有鉴于此,我们在本文中引入转喻机制,试图建立转喻框架,对各类汉语语义仿词尤其是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作出较为合理、充分的解释。

一、隐性语义仿词的定义与分类

(一)隐性语义仿词的定义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首次对仿拟进行了界定:“为了讽刺嘲弄而故意仿拟特种既成形式的,名叫仿拟格。”[2](P108)黄伯荣、廖序东(1991)首次对仿词进行了定义与分类:“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3](P199)我们将仿词定义为:“仿照已有词语或其中语素的语音、意义或结构而拟构出的相关新奇词语。”仿词和其他仿拟类型一样,都有本体与仿体。前者是指仿照的对象,后者是指拟构的结果。根据本体出现在文中与否,我们将仿词划分为显性仿词与隐性仿词两类。

显性仿词,顾名思义,是指所仿本体词语出现在上文或下文之中。例如:

(1)倚徙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这就是现在洋场上的“西崽相”。……所以这一种相,有时是连清高的士大夫也不能免的。……有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野叟曝言》中,那“居一人之下,在众人之上”的文素臣,就是这标本。他是崇华,抑夷,其实却是“满崽”;古之“满崽”,正犹今之“西崽”也。(鲁迅《“题未定”草(三)》)

例(1)中的“满崽”是鲁迅仿照前文中的“西崽”而拟构的。“西崽”是旧时对西洋人雇用的中国男仆的蔑称,作者借以讽刺小说《野叟曝言》中的男主角文素臣。

隐性仿词是指所仿本体词语未出现在上文或下文之中,但由于本体是人们所熟悉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因此,说/写者者直接在话语或文章中拟构出仿体,听/读者也能根据仿体的语音、语义或结构推导出其意义。例如:

(2)“琴心”问题,现在总算明白了。……今看他署着真名之文,也是一样色彩,本该容易猜破,但他人谁会想到他为了争一点无聊的名声,竟肯如此钩心斗角,無所不至呢。他的“横扫千人”的大作,今天在《京报副刊》似乎露一点端倪了,所扫的一个是批评廖仲潜小说的芳子,但我现在疑心芳子也就是廖仲潜,实无其人,和琴心一样的。(鲁迅《两地书·第一集》)

例(2)中的“横扫千人”一词是鲁迅仿照成语“横扫千军”而作,借以讽刺为欧阳兰抄袭开脱的夏雪纹(别号“琴心”)。人们在理解隐性仿词时,会根据语境和个人百科知识首先推断出本体词语,然后再据此推导出仿体意义。

所谓“语义仿词”,是指根据与本体词语中某个语素的语义关系,仿照本体而造的新词语。在前人对语义仿词认知机制的解释中,大多是针对显性语义仿词的。这里,我们将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隐性语义仿词上面。

(二)隐性语义仿词的分类

黄伯荣、廖序东(1991)首先将仿词分为音仿和义仿两类。根据仿拟性质的不同,我们将仿词分为三类:语音仿词、语义仿词和结构仿词。语义仿词是指根据本体或其语素的意义仿造的新奇词语。按照仿体与本体或二者对应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语义仿词可分为近义仿词、反义仿词和类义仿词。

近义仿词,即仿体与本体的意义相近。如:“诗呆子”是宝钗仿照“诗疯子”而拟构,用以指代为学诗废寝忘食的香菱。“疯子”与“呆子”二词意义相近。反义仿词,即仿体与本体的意义相反。如:“男吊”一词是鲁迅仿照“女吊”而拟构,二者意义相反。类义仿词,即仿体与本体的意义既不相近也不相反,而是属于同类范畴。如:“文学小囡囡”,是鲁迅仿照“文学青年”而拟构,借以讽刺《草野》这一鼓吹“民族主义文学”、自称是“文学青年的刊物”。“青年”与“小囡囡”属于描写年龄阶段的同类词语。

语义仿词的分类是根据本体与仿体的对应语素之间的语义关系,但由于其他语素不变,除了特殊语义仿词(即间接语义仿词)以外,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说是按照本体与仿体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类。下面,将分别对近义仿词、反义仿词和类义仿词等三类隐性语义仿词的认知机制进行阐释。

二、转喻框架的构建

(一)理论基础

我们对汉语语义仿词认知机制进行探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概念转喻和概念整合。

1.概念转喻

Lakoff & Johnson(1980)首先将转喻视为一个认知过程,该认知过程可以使我们通过一个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关系对该事件进行概念化。Lakoff & Turner(1989)则将转喻视为一个认知域(conceptual domain)中的概念映射(conceptual mapping)。Croft(1993)利用域矩阵和域突显解释转喻。一个概念可以预设几个不同的域,一个概念所预设的域的集合称为域矩阵(domain matrix)。他认为,转喻是对域矩阵中的一个概念域进行突显(domain highlighting)从而通达至目标域。

K?vecses & Radden指出,转喻是一种认知过程,其间一个概念实体,即喻体(vehicle),向处于相同概念域或理想认知模型(ICM)中的另一个概念实体,即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mental access)[4](P39)。他们根据“概念”“形式”以及“事物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将ICM分为三类:符号ICM、指称ICM和概念ICM。同样,转喻也分为三类:符号转喻(sign metonymy)、指称转喻(reference metonymy)和概念转喻(concept metonymy)。符号转喻,即“形式代概念”(form for concept)转喻,是一种特别转喻,表明语言的本质是基于转喻原则的。

Mendoza与合作者运用Lakoff的域理论及其将转喻视为单一映射的观点,将其发展为单对应映射而非多对应映射。此外,他还发展了Croft的域矩阵及域突显的观点,提出了域扩展和域减缩,即“部分代整体”和“整体代部分”转喻。他认为,转喻操作总是发生在主域和次域之间,主域是一个矩阵域 (matrix domain),由诸多的次域組成。之后,作者又明确指出,转喻存在着域——次域关系(domain-subdomain relationship),分别有两种概念操作——源域的一个次域突显以及源域概念结构的扩展[5](P35)。

我们认为,仿词的认知机制中存在着两次域扩展和域减缩,即“部分代整体”和“整体代部分”转喻以及一次符号转喻的过程。

2.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1997)在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思维和语言中的映射》)中指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建立起的临时性的在线动态概念;心理空间之间的映射是人类特有的生成、转移以及处理意义等认知能力的核心[6](P1)。他由此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并进行了详尽阐释。概念合成是将两个输入心理空间(Input space)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有选择地投射到一个新的合成空间(blended space)。合成概念具有自己的结构,叫做层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层创结构的形成主要依据三种运作,即组合(composition)、完善(completion)和扩展(elaboration)。概念整合理论在仿拟的认知机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帮助位于经过转喻操作而得的仿拟域矩阵中的语义与本体的相关元素进行整合而成为仿体。

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理论,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中还运用了象征理论的观点,即象征单位包含的语音单位与语义单位之间可以相互激活。这一观点用于本体或仿体的概念,可自动激活其形式,或者形式自动激活其概念。

(二)转喻框架

我们认为,仿拟的生成过程是说/写者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头脑中出现仿体的概念意义,然后据此始源概念通过转喻过程确定本体概念,之后本体概念激活用以表征的本体表达,再次通过转喻与概念整合过程,最终获得仿体表达。仿拟的理解过程是听/读者首先根据仿体表达并结合个人百科知识,通过语音转喻或概念转喻得到本体表达形式,再通过符号转喻激活本体概念,最后通过概念转喻获得仿体意义。

具体地说,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过程大致如下:仿拟说/写者在语境的作用下,首先在头脑中形成了始源概念,即仿体概念“C1(x1-y-z-…)”,但没有具体语言形式对其进行表征。这其中有几个主要概念:“x1”“y”与“z”,而“x1”为关键概念。根据仿拟者的个人百科知识,这一概念作为其所在的概念域矩阵“DM1”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其意义可表示为图式概念“C0(x0-y-z-…)”。然后,再根据个人百科知识,作为概念矩阵域的图式概念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域矩阵中的另一次域,即本体概念“C2(x2-y-z-…)”,其中“x2”为关键概念。同样,本体概念中的一个关键概念“x1”经“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矩阵域图式概念中的一个抽象概念“x0”,再经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仿体概念中的一个主要概念“x2”。“x1”与“x2”之间存在某种语义关系(近义、反义或类义)。本体概念作为成语语言单位的语义单位,随即通过象征的方式激活了与其对应的语音单位,即本体形式“F2(X2–Y–Z–…)”。本体形式作为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该形式域矩阵“DM2”中的主域,即抽象形式“F0(X0–Y–Z–…)”。与其相应的正是概念域矩阵中的图式概念“C0”,“X0”对应的概念为“x0”。最后,根据本体主要概念“x2”与仿体主要概念“x1”之间的语义关系,通过整合仿体主要概念“x1”及形式域矩阵的主域“X0–Y–Z–…”,使得该图式结构经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另一次域“F1(X1–Y–Z–…)”,即仿体形式。该仿体形式可通过“形式代概念”转喻(M3)随时激活仿体概念“C1”。需要注意的是,本体和仿体所含语素“X”“Y”和“Z”只是为了方便标注,并不表示语素的数量,具体数量可能多于或少于三个。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机制转喻框架可用图1表示:

隐性语义仿词的理解机制大致与生成机制相反,它的理解过程大致如下:仿拟听/读者在听到或看到仿词“X1–Y–Z”(F1)时,首先会根据自身的成语知识判断出该仿体形式中的关键语素“X1”,该语素形式在语境作用下激活其概念“x1”。仿体形式“F1”作为其所在的形式域矩阵(“DM1”)中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并结合个人的成语知识激活该域矩阵的主域或矩阵域,即图式结构或抽象形式“X0–Y–Z–…”(F0)。之后,再次根据成语知识,将抽象形式“F0”在形式域矩阵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另一次域,即本体形式“X2–Y–Z”(F2)。此时,听/读者会将本体形式通过“形式代概念”的符号转喻(M3)激活本体概念“C2”(x2-y-z-…)。然后,本体概念作为所在概念域矩阵“DM2”中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的方式,结合形式域矩阵中的抽象形式,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或矩阵域,其意义为图式概念“C0”(x0-y-z-…)。最后,经过整合图式概念与仿体形式中的关键语素的概念,在语境的作用下,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概念域矩阵中的另一次域,即仿体概念“C1”(x1-y-z-…)。仿体概念和本体概念中的关键概念“x1”与“x2”之间存在某种语义关系。隐性语义仿词的理解机制转喻框架可用图2表示:

可以看出,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和理解要比显性语义仿词更为复杂,因此,隐性仿词的认知分析框架也必然能对显性仿词作出解释。下面我们分类说明上述转喻框架的工作机制。

三、隐性语义仿词的认知机制

(一)隐性近义仿词的认知机制

认知语法认为,不同语言单位表征不同的概念,没有两个词的意义相同,不同词语之间只存在近义关系。近义仿词是指本体与仿体的意义相近,准确地说,是二者的对应语素之间的意义相近。例如:

(3)在最近各期的“综艺大观”中,牛群这个嘉宾主持越来越反“宾”为“主”了,直到有了今天的加盟。(《光明日报》,1995-06-02)[7](P64)

例(3)中的仿体“反宾为主”是仿照隐性本体“反客为主”而拟构的。二者之中的关键语素“宾”与“客”之间为近义关系。该仿词的生成过程如图3所示:

根据语境,我们知道例(3)中仿体词语“反宾为主”的“宾”是指综艺节目请来的嘉宾主持,即作为嘉宾的非长驻主持人,而“主”是指节目主持人。该仿词的生成过程大致如下:仿拟说/写者首先根据语境的作用,在头脑中形成了始源概念“牛群这位请来的嘉宾主持在节目中做了很多主持人应做的工作”,但没有具体语言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始源概念或仿体概念作为其所在的概念域矩阵“DM1”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其意义为图式概念“外来的次要事物反过来占据了原有的主要事物的位置”。然后根据仿拟者的成语知识,作为概念矩阵域的图式概念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域矩阵中的另一次域,即本体概念“外来的客人反过来占据了原有主人的位置”。同样,本体概念中的一个主要概念“嘉宾”经“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矩阵域图式概念中的一个抽象概念“次要事物”,再根据成语知识经“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仿体概念中的一个主要概念“客人”。“嘉宾”与“客人”之间为近义关系。本体概念作为成语语言单位的语义单位,随即通过象征的方式激活了与其对应的语音单位,即本体形式“反客为主”。本体形式作为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轉喻(M1)激活该形式域矩阵“DM2”中的主域,即抽象形式“反×为主”。与其相应的正是概念域矩阵中的图式概念,“×”对应的概念为“次要事物”。最后,根据本体主要概念“客人”与仿体主要概念“嘉宾”之间的近义关系,通过整合仿体主要概念“嘉宾”及形式域矩阵的主域“反×为主”,使得该抽象形式经“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另一次域“反宾为主”,即仿体形式。该仿体形式可通过“形式代概念”转喻(M3)随时激活仿体概念。

隐性近义仿词“反宾为主”的理解过程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仿拟听/读者在听到或看到仿词“反宾为主”时,首先会根据自身的成语知识判断出该仿体形式中的关键语素“宾”,该语素形式在语境作用下激活其概念“嘉宾主持”。仿体形式作为其所在的形式域矩阵(“DM1”)中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并结合个人的成语知识,激活该域矩阵的主域或矩阵域,即抽象形式“反×为主”。之后,再次根据成语知识,使抽象形式“反×为主”在形式域矩阵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另一次域,即作为本体形式的成语“反客为主”。此时,听/读者会使本体形式通过“形式代概念”的符号转喻(M3)激活本体概念“外来的客人反过来占据了原有主人的位置”。然后,本体概念作为所在概念域矩阵“DM2”中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的方式,结合形式域矩阵中的抽象形式,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或矩阵域,其意义为图式概念“外来的次要事物反过来占据了原有的主要事物的位置”。最后,整合图式概念与仿体形式中关键语素的概念,在语境的作用下,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概念域矩阵中的另一次域,即仿体概念“请来的嘉宾主持占据了很多主持人的工作内容”。仿体概念和本体概念中的关键概念“嘉宾”与“客人”之间为近义关系。至此,仿拟听/读者完成了对“反宾为主”这一隐性语义仿词的理解过程。

由于隐性反义仿词、类义仿词的理解机制与隐性近义仿词大同小异,后面就不再对它们的理解机制进行赘述。

(二)隐性反义仿词的认知机制

反义仿词指本体与仿体的意义相反。例如:

(4)我近来对于年关颇有些神经过钝了,全不觉得怎样。其实,倘要觉得罢,可是也不胜其觉得。大家挂上五色旗,大街上搭起几坐彩坊,中间还有四个字道:“普天同庆”,据说这算是过年。(鲁迅《无题》)

例(4)中的仿体“神经过钝”是仿照隐性本体“神经过敏”而拟构的。二者的关键语素“钝”与“敏”之间为反义关系,分别表“迟钝”与“敏感”之义。该仿词的生成过程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仿词“神经过钝”的生成过程大致如下:仿拟说/写者首先根据语境的作用,在头脑中形成了始源概念“对某事物麻木、习以为常、迟钝”,但没有具体语言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始源概念或仿体概念作为其所在的概念域矩阵“DM1”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其意义为图式概念“对某事物的感觉较为异常”。然后根据仿拟者的百科知识,作为概念矩阵域的图式概念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域矩阵中的另一次域,即本体概念“对某事物多疑、大惊小怪、敏感”。同样,本体概念中的一个主要概念“迟钝”经“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矩阵域图式概念中的一个抽象概念“感觉较为异常”;再根据百科知识经“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仿体概念中的一个主要概念“敏感”。“迟钝”与“敏感”之间为反义关系。本体概念作为成语语言单位的语义单位,随即通过象征的方式激活了与其对应的语音单位,即本体形式“神经过敏”。本体形式作为形式域矩阵“DM2”中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即抽象形式“神经过×”。与其对应的正是概念域矩阵中的图式概念“对某事物的感觉较为异常”,“×”对应的概念为“感觉异常之处”。最后,根据本体的主要概念“迟钝”与仿体的主要概念“敏感”之间的反义关系,通过整合仿体的主要概念“迟钝”及形式域矩阵的主域“神经过×”,使得该抽象形式经“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另一次域“神经过钝”,即仿体形式。该仿体形式可通过“形式代概念”转喻(M3)随时激活仿体概念。

(三)隐性类义仿词的认知机制

类义仿词是指本体与仿体的意义属于同类范畴。例如:

(5)大前天第一次会见“诗孩”,谈话之间,说到我可以对于《文学周刊》投一点什么稿子。我暗想倘不是在文艺上有伟大的尊号如诗歌小说评论等,多少总得装一些门面,使与尊号相当,而是随随便便近于杂感一类的东西,那总该容易的罢,于是即刻答应了。(鲁迅《诗歌之敌》)

例(5)中的仿体“诗孩”是仿照隐性本体“诗人”而造,是指孙席珍这位非常年轻的诗歌创作者。该仿词的生成过程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仿词“诗孩”的生成过程大致如下:仿拟说/写者首先根据语境的作用,在头脑中形成了始源概念“发表很多诗歌但年轻得好比孩子似的作家孙席珍”,但没有具体语言形式对其进行表征。始源概念或仿体概念作为其所在的概念域矩阵“DM1”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其意义为图式概念“会写诗的人”。然后根据仿拟者的百科知识,作为概念矩阵域的图式概念通过“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域矩阵中的另一次域,即本体概念“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的成人作家”。同样,仿体概念中的一个主要概念“孩子”经“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矩阵域图式概念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人”;再根据百科知识经“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了本体概念中的一个主要概念“成人”。“孩子”与“成人”都属于同一个范畴,二者之间为类义关系。本体概念作为成语语言单位的语义单位随即通过象征的方式激活了与其对应的语音单位,即本体形式“诗人”。本体形式作为形式域矩阵“DM2”中的一个次域,通过“部分代整体”转喻(M1)激活该域矩阵中的主域,即抽象形式“诗×”。与其相应的正是概念域矩阵中的图式概念“会写诗的人”,“×”对应的概念为“人”。最后,根据仿体的主要概念“孩子”与本体的主要概念“成人”之间的类义关系,通过整合仿体的主要概念“孩子”及形式域矩阵的主域“诗×”,使得该抽象形式经“整体代部分”转喻(M2)激活另一次域“詩孩”,即仿体形式。该仿体形式可通过“形式代概念”转喻(M3)随时激活仿体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从转喻的角度统一对隐性近义仿词、反义仿词及类义仿词的生成与理解过程进行了解释,并从中找到关键的认知机制。

首先,区分并强调了在隐性仿词的生成过程中确定本体这一关键步骤的认知阐释。对于隐性仿词来说,本体并非在仿拟过程起初就存在于说/写者头脑之中,而是先由仿体概念出发,在语境和个人百科知识的作用下,经转喻过程激活本体概念,再由本体概念利用象征化关系激活其表征形式,即本体。该本体的确定过程与显性仿词的本体具有明显差异。

其次,尝试运用基于转喻的仿词认知机制分析框架,分别对近义仿词、反义仿词及类义仿词等三类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与理解的具体认知过程进行统一的阐释。我们认为,隐性语义仿词的生成过程可概括为:说/写者在受到外界刺激后,首先在头脑中形成仿体的概念意义,接着据此始源概念通过所在概念域矩阵中的两次转喻确定本体概念,然后本体概念利用象征化关系激活用以表征的本体形式,最后再通过形式域矩阵中的两次转喻及概念整合而获得仿体形式。仿拟的理解过程是听/读者首先根据仿体表达结合个人百科知识,通过形式域矩阵中的两次转喻得到本体表达形式,再通过符号转喻激活本体概念,最后通过概念域矩阵中的两次转喻及概念整合过程获知仿体意义。

总之,隐性语义仿词就是经历多重转喻的结果,也就是说,此类仿词的本质就是转喻。

参考文献:

[1]王占福.古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6.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K?vecses,Z. & Radden G.. Metonymy:Developing a cognitive linguistic view.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8,(1).

[5]Ruiz de Mendoza,F. & I.Pérez.Cognitive operations and pragmatic implication [A].In:Panther,K.-U. & L.Thornburg (eds.).Metonymy and Pragmatic Inferencing [C].Amsterdam:John Benjamins,2003.

[6]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7]徐国珍.仿拟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8]Croft,W.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 [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9]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

[10]Lakoff,G. &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9.

[1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12]魯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3]武占坤.常用辞格通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A Cognitive Study on Implicit Semantic Parodic Words Based on A Metonymic Framework

Jiang Dash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China)

Abstract:Parodic words are a special way of word formation in Chinese. There are a lot of previous researches on parodic words, but most of them do not involve implicit parodic words, lacking in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key step of ontology determination and cognitive mechanism of both gen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parodic words. 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an analyzing framework of cognitive mechanism of implicit parodic words which can elaborate the specific cognitive process of both gene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ree kinds of implicit semantic parodic words, namely synonymic, antonymic and generic semantic parodic words. We believe that parody is the result of multiple metonymies.

Key words:metonymic framework;implicit semantic parodic words;cognitive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