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19-11-20 12:24孙梦真吕文雨
西部学刊 2019年13期
关键词:西柏坡思政精神

孙梦真?吕文雨

摘要:西柏坡精神是党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包括将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西柏坡精神,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从而使西柏坡精神真正得到弘扬和传播。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时代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3-0089-03

西柏坡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伟大精神财富,主要包括敢于进取、敢于胜利的“两个敢于”精神,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两个善于”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两个坚持”精神以及“两个务必”精神。西柏坡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启迪心灵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高度重视西柏坡精神教育,努力探索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将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把西柏坡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抓手,建设能适应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大西柏坡精神教学的比重。

(一)建设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

将西柏坡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是关键。习近平總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新时代要想办好思想政治课程,就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思政课的总体发展大方向,引导学生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头脑,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理想信念,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和无尽的发展空间,因此,做好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思政课不可取代,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责任也极其重大。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思政课的理论吸收和学习效果。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以扎实稳固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思政课的教学开展离不开教师的主导,要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各高校还要建立教师激励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师培养制度,根据思政课教师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注重思政课教师的长远发展,使思政课教师在学风学识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传播知识,播撒文明。除了在教学上要加大创新与实施力度,思政课教师自身同样也需要学习理论知识,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关注社会、关注个人,汲取时代的养分,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以精湛的理论知识参与到西柏坡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中,努力做好一个思政课教师。

(二)在课堂教学中宣讲西柏坡精神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人群,且掌握着前沿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水平,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校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的最佳方式和最正确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每一门课程都与西柏坡精神存在契合点。[3]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比如涉及意识的来源、意识的反作用、认识的目的及归宿、实践等知识点,教师要结合西柏坡时期的重大历史事实,从哲学的角度加深对于西柏坡精神的理解。又如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中,将西柏坡时期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以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联系起来,证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中,在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西柏坡精神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着重讲解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充实和不断发展,达到不断成熟的地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西柏坡时期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是党在即将取得政权之时进行的对于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整顿党的纪律的重要会议,以及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时期逐渐成熟的过程。

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坚定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这一模块,西柏坡精神中的艰苦奋斗和敢于进取的拼搏精神与这门课程要倡导的坚定理想信念有共通之处。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西柏坡时期共产党人为了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为了克服在执政前遇到的各种困难的事迹,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在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的教学过程中,将西柏坡精神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联系在一起,使学生领悟到西柏坡精神是属于中华精神的一种,他们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坚不可摧的中华力量。

在高校的思政课课堂中,教师应联系课本知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意义以及当代价值,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人在面临巨大挫折和执政地位的挑战之下,依然可以保持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更加端正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使其明确时代任务。

二、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是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的统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蕴含的宝贵财富也必须在高校的校园文化中得到重视。西柏坡精神融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可以从线上与线下两方面进行。

(一)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

网络具有高效快捷便于分享的特点,使得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网络文化也成为影响人们思想水平的一个原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很多高校都采取网络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师生观念,弘扬先进正气,展示大学生的风采。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4]

作为网络覆盖面较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应当随着网络的发展不断更新,高校应努力建立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校园网站,更要建设出自己的特色,以充分发挥其传播精神文化、凸显大学独特学术魅力的功能。引导学生多去关注弘扬西柏坡精神的专题网站和西柏坡精神研究网,校园网站不定时推送关于西柏坡的研究史料、人物事迹分享,做到开发并整合西柏坡的精神研究资料。班级QQ、微信群可开展关于以西柏坡为切入点的话题讨论,微信公众号每周或者不定期推送关于西柏坡的革命事迹和当地居民对于党在这一时期开展的活动回忆,将这种精神的相关资源及时发布到网站上,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方面了解与领悟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史料。

(二)丰富校园各类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弘扬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进行培育大学生的最有效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情操,更是可以起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目前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要注重面向师生,传承以人为本、坚持依靠群众的西柏坡精神,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具有思想性、启迪性、教育性的文化活动。[5]163

校园文化活动应注重提升内涵,党政工团学要齐抓共管,通过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制度,提升社团的层次和等级,建设好符合校园特点的各类文化活动。可以围绕西柏坡时期党开展的一系列宣传教育、战略决策开展文化活动,将几十年前的历史重新搬到舞台上,舞台剧、歌舞表演、话剧等形式都可以成为融入大学文化活动的载体,在继承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活动的创新精神,挖掘文化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赋予节目新的时代力量,最终实现对于大学生的育人功能。

不仅如此,学术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课堂教育的补充,其育人作用不容忽视。在前期宣传弘扬的基础上,优化学术文化活动的组织管理,结合西柏坡精神,开展各种形式的以拓宽知识、培养情操为主要目的的学术活动,如组织学生围绕西柏坡精神的某个知识点开展征文比赛,用笔书写出自身对于西柏坡精神的吸收与理解;又如开展艺术节,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长,以绘画或演奏等形式,表达对那一时期革命先烈的缅怀和那段艰苦岁月的致敬。

三、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中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对于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感知和体验,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最大化。在宣扬西柏坡精神的时候,要努力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教育启示意义的实践活动,使教育者能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活动,增强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一)开展西柏坡精神教育活动

各高校要与当地政府、军政部门开展合作,加大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西柏坡革命遗址为依托,建立西柏坡精神教育实践基地。各高校可以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学术交流活动、理论宣讲会议;组织学生到革命圣地、历史纪念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参观学习;积极邀请专家学者去高校进行关于老一辈革命事迹的报告,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年革命斗争时期艰苦奋斗的历史,自觉接受革命优良传统精神的洗礼。[5]组织学生在西柏坡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并积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在心中形成一个对革命时期西柏坡相关情况的了解,增强高校学生对于西柏坡精神的认同感和理解能力。

(二)开展西柏坡精神实地调查

各高校可成立“西柏坡精神调查小组”深入到西柏坡地区,沿途走访调查,对周边村镇进行实地调研,尽可能地获取更多关于西柏坡的第一手资料,方便后期学习和讨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调查而来的资料往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更为直观自然地感受发生在历史上的事实,获得更为真实的史料价值。走访西柏坡革命老区,访问经历过党在西柏坡时期开展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或革命前辈,聆听来自他们对于西柏坡精神和发生在西柏坡的革命事迹的独到个人体验,提高收集史料、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西柏坡作为革命圣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聘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与学者,打造一支一流的团队,将共产党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历史事迹与西柏坡人民为实现全国解放与新中国的建立作出的一系列重大贡献为主题,策划出一档历史纪录片,做好宣传,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作为当地展示红色文化的精神财富。高校学生中有过制作纪录片经验的或者对此感兴趣的都可以参加,群策群力,献言献策,借助于新媒体和网络在新时代的宣传作用,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这次制作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光荣任务。制作完成的纪录片,可在展览馆、纪念馆播放,高校学生也可以根据本团队的社会实践情况,制作属于自己学校的西柏坡精神研究之旅的纪录片宣传片,作为本校研究西柏坡精神的特色文化产品。

总之,西柏坡精神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在即将取得执政权时依然保持高度的进取、创新、民主精神,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一系列宝贵精神财富的高度发展和总结,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到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学校思政课工作的创新,离不开高校思政课老师的不懈努力,不仅要通过校园文化将西柏坡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与思想中,还要通过创新实践形式和方式,创新教育载体,使得西柏坡精神的弘扬和传播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取得最优效果,让广大高校学生真正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王沪宁出席[J].党建,2019(4).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党建,2018(10).

[3]趙伟程.长征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5).

[4]《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

[5]杨凤勇,李娟等.西柏坡精神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西柏坡思政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虎虎生威见精神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西柏坡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拿出精神
风雨西柏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