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管理会计在基层央行中的应用

2019-11-21 02:47邓建强王汾萍胡音姝
审计与理财 2019年11期
关键词:财务成本基层

邓建强 王汾萍 胡音姝

管理会计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会计人员通过成本计算、编制预算、实施计划、绩效考核以及分析预测的方式对会计行为进行全过程管理,最终达到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目的。目前基层央行存在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管理会计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影响了管理会计在基层央行的应用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一、管理会计对基层央行的重要性

1.管理会计有助于推动会计财务工作转型。

2017 年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规划(2016~2020)》,文件要求人民银行会计财务工作“既加强和改进事务型、操作型工作,又强化和突出向管理型、研究型方向转变”。除了保障基础的核算业务外,要进一步强化会计的反映、分析、管理、研究、评价、参谋等作用。管理会计从成本计算到绩效评价,再到形成分析报告,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做到了基础业务与管理研究相结合、精细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既定支出与预测分析相结合,覆盖会计财务业务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符合央行会计财务工作转型的基本要求。

2.管理会计有助于提高预算的科学化水平。

管理会计内容广泛,涉及到会计财务的各个方面。在预算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有全面预算管理、滚动预算管理、零基预算管理等,基层央行可以根据科目性质选择不同的会计工具,如行政事业类支出可以采用零基预算管理、人员经费支出可以采用滚动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领域的管理会计工具有目标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等,基层央行可以根据业务性质选择不同的会计工具,如集中采购可以选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通过不同的会计工具可以提高人民银行财务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管理会计有助于发挥决策支撑作用。

管理的核心在于决策,管理会计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予以决策支撑。管理会计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对预算支出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客观全面的反映会计行为,充分发挥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职能,不断为管理层提供内容充实、及时有效的报告或说明,为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可靠的信息。

二、管理会计在基层央行应用存在的困难

1.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较晚,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一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中国的管理会计是20 世纪70 年代末从欧美国家引入,在上世纪90 年代后期,管理会计才在我国企业中才有了一定应用。虽然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在理论以及制度的建设上还是空白。直到2016 年财政部出台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标志着我国管理会计从理论层面进入到实际阶段,才有了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基础。二是基层央行缺乏相应的制度指导。目前基层央行的会计工作仍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为指导,虽然近几年陆陆续续出台了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但是央行暂时还未出台涵盖成本、核算、绩效、分析、决策全过程的会计文件制度,使得基层央行在实施管理会计过程中缺乏专业的制度指导和理论依据。

2.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可借鉴的经验较少。

一是基层央行普遍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不足。基层央行在转型之前的最主要工作是保障基础核算业务,因此大部分都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现象。直到《中国人民银行会计财务转型规划(2016~2020)》下发后,要求会计财务工作从传统的核算型、操作型、事务型向管理型、主动型、研究型转变,基层央行会计人员才开始对管理会计有了初步认识,并进行探索和研究。二是基层央行管理会计实践较少。一方面基层央行目前使用的财务综合系统以及AIIS 会计综合业务系统部分功能未得到有效开发,如财务分析与预测功能,也尚未整合集中采购和固定资本模块,基层央行也并未建立专门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另一方面由于管理会计注重成本核算、业绩考评等方面,早期主要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管理中,较少应用于事业单位,因此基层央行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成熟借鉴经验。

3.部门预算体制不够完善,管理会计难以发挥实效。

一是矩阵式管理未发挥最大效果。当前基层央行基本上建立了矩阵式的管理模式,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和集中采购委员会等组织协调机制,加强了职能部门在预算编制、分配、执行的参与度。但是仍然存在会计财务部门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不足,预算需求掌握不及时、预算编制不够详细、执行进度不均衡、绩效评价导向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无法为单位内部管理提供最优的决策依据。二是预算计划与实际存在一定差距。一方面,基层央行每年7、8 月份编制未来三年滚动预算支出,需要各职能部门根据业务发展的长短期规划提供预算支出需求,但重大政策改革和规划一般是顶层设计,基层央行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充分,使得部门预算的编制不够准确;另一方面除了人员经费的养老保险统筹、医疗保险以及住房改革支出有具体的标准测算,公用经费的会议费、培训费和招待费有定额标准以外,其他支出科目缺少定额标准或指标参数,因此基层央行预算编制中容易存在预算与实际支出有一定差距的现象。

二、关于加强管理会计在基层央行应用的建议

1.积极转变观念,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

基层央行应当转变观念,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一方面会计人员要主动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结合人民银行会计财务转型规划,积极思考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全面性和趋势性的研究,切实发挥会计的服务保障、专业引领和决策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会计财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基层央行应当引导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财务形势和财务管理要求,加大对管理会计以及预算硬约束的宣传,不断推动成本核算、刚性预算以及绩效评价等观念深入人心。

2.完善定额标准建设,为管理会计提供量化依据。

一是积极探索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预算执行和控制的基础,基层央行要强化业务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成本意识,探索和建立成本中心,对特定业务和项目,如货币发行费、安全防卫费进行专门的成本核算、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进一步提升预算支出的科学性和效益性。二是继续建立预算定额标准体系。一方面央行可以运用作业成本法、类比法等方法,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继续细化费用支出定额标准,扩大定额标准范围,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的定额标准体系,为会计标准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可根据业务发展,丰富和细化预算科目,将征信管理、金融稳定以及调查统计等费用支出单设,明确支出范围,切实满足履职所需,并为开展绩效评价提供量化依据。

3.加强队伍建设,为管理会计提供人才支撑。

在财政部出台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文件重提出:“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 年培养3 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因此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基层央行可以结合会计财务工作转型规划,制定培养管理会计的人才计划,强化本单位与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库,发挥人才库的智库功能,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通过现场培训、网络教程、集中学习等方式,丰富会计人员的理论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努力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管理会计人才。

4.结合工作实际,创建央行管理会计模式。

目前基层央行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成功案例借鉴,因此央行可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和出台关于管理会计的文件制度,为基层央行实施管理会计提供指导依据。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由单位领导负总责、会计财务部门为主责部门,以有效控制行政成本、推行绩效管理、优化治理决策为目标,预算编制、分配、控制、考核等管理环节为主线,财务分析、成本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体系。并将预算管理职能与单位业务活动全方位联系起来,将业务部门产生、传递、反馈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与会计财务部门财务核算信息一并纳入数据库,加强信息的分析、加工和应用,为预算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更好地全面反映单位履行职责的情况以及财政资源使用情况,提供管理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猜你喜欢
财务成本基层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基层在线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