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自古英雄色,80后一级英模热血致青春

2019-11-21 04:50咕咚
知音·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南川监狱英雄

咕咚

刘彦,年仅30岁的“80后”英雄,生前任南川监狱特警队二级警司。因勇斗持刀歹徒不幸壮烈牺牲。30岁青春年华,停留在2018年11月23日这一天,他尚未欣赏够这个世界的美丽,却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而永远地离开。

刘彦牺牲后,司法部追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重庆市团委追授“重庆青年五四奖章”,并入选2018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

刘彦走了,留下了和他相识相恋仅6年的妻子李倩雯。6年,对很多夫妻来说,还在甜蜜期,而他们却走完了一生的缘分。

近日,刘彦的妻子李倩雯接受本刊独家专访,含泪回忆了她和丈夫短暂而深情的过往,展现了这位80后英雄有血有肉的形象——

穿上藏蓝色警服:终究圆了“警察梦”

2014年9月15日,顶着酷暑,刘彦汗涔涔地从外面跑回家,顾不得喝水,他喘着粗气跑到李倩雯面前,一把抱着妻子,高兴得转了好几圈。“倩雯,我考上了!我当上警察了!”

“太好了!”这份梦想的实现是如此不容易。李倩雯也高兴地跳起来,随即抬手温柔地擦去刘彦额头的汗珠。

1988年5月30日,刘彦出生于重庆市渝中区,从小乖巧伶俐,深得长辈的喜爱与呵护。他的爷爷是一名“老公安”,从小爷爷讲得最多的就是警察故事。“我長大了要当警察”,这份情结在他幼小的心灵扎下了根。学生时代的刘彦是个品质优秀的好学生,喜欢打抱不平,教过他的老师至今对他印象颇深,说他活泼、阳光,思想端正,热爱学习,勤奋刻苦。

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后,他由于所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进入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工作。也就在那里,刘彦与同在公司实习的李倩雯相识相知相爱。刘彦1.8米的个头,浑身腱子肉,阳光俊朗。李倩雯第一感觉是这个男孩如此稳重踏实,身上没有“骄、娇”二字,让她很有安全感。没过多久,刘彦就开始追求李倩雯,最终她的芳心被俘。而刘彦后来对朋友说:“我第一眼就喜欢上我老婆这种小家碧玉。”

两人相恋后,李倩雯发现刘彦虽然性格稳重,内心却是个大男孩,喜欢唱陈奕迅的歌,喜欢漫威电影。一次,他对李倩雯说:“我希望能成为像钢铁侠那样的人。”李倩雯抬头,看见他眼睛里有少年的光。

2012年下半年,刘彦对李倩雯说:“我想辞职考警察。”“辞职?你爸妈知道吗?”李倩雯很惊讶,她没想到刘彦为了实现他的“警察梦”,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要放弃收入稳定安逸的生活。

看到刘彦坚定的目光,李倩雯认真地说:“我支持你!”得到爱人的支持,刘彦顿时有了信心和力量。在备考的那段日子里,刘彦白天看书做笔记,晚上一有空就拉着李倩雯一起去锻炼身体。李倩雯回忆说,为了支持刘彦备考,她不久就从移动公司辞职了。那时刘彦真的非常努力,看过的书甚至比一般考生高考的复习资料都多得多。

2014年8月,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中,刘彦终于实现了从小向往的“警察梦”,穿上了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藏蓝色的警服。他进入南川监狱,成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

2016年9月,刘彦和李倩雯步入了婚姻殿堂。从重庆到南川水江89.5公里,这是家和单位的距离,夫妻俩只能两地分居。每次轮休,就是夫妻俩宝贵的相聚时光。刘彦总是用一种朴素的方法让李倩雯感动着。

记得刚结婚3个月,一天刘彦抱着一只黑乎乎的泰迪狗,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楼,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李倩雯说:“你看,乖不乖?朋友送我的,平时我不在,就让它陪你。”李倩雯激动地接过那只小狗,看着刘彦深情的目光,幸福溢满了内心。两人给小狗取名“熊猫”,后来两人微信头像一直都用的是熊猫的照片……

“他太懂得疼人了,哪怕就是个灯泡坏了,都要亲自回来给我装好,生怕我弄不好被电到,和他在一起真的好幸福。”李倩雯回忆起生前的刘彦,哽咽难言。如今,熊猫两岁了,喜欢守在门口等刘彦回来,但他却再也回不来了。

2017年8月,李倩雯在江北红旗河沟开了一家便利店。每次轮休,刘彦都第一时间去帮着李倩雯打理便利店。早上7点开张,晚上12点才关门,有时要营业十几个小时以上。“我回来了,就该你好好休息了。今年我30岁了,爸妈都在催我,我们明年该要小孩了。你身体一定要养好哦。”刘彦心疼地对李倩雯说。

而每次上班前,他总提前把家里的事一件件安排好,把便利店货架上的货品一件一件地数好,码好,把“熊猫”的狗粮备好。

“晚上早点睡,记得关好门。”每次临走前,尽管对话几乎都是这些内容,可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些内容更让她心头安稳了。正是这些不多的话,让李倩雯回味了好久,很暖。

刘彦不光对妻子好,对家人也特别细腻。他定期去看望90岁的外公,有一次岳母生病住院,恰好刘彦轮休,他一直连续两天守在医院照顾,细心的程度让住院的病友都以为是亲儿子。

珍爱这抹藏蓝:用生命践行忠诚与担当

刘彦生前在南川监狱特警队有个绰号——“铁牛”。这是同事们给他取的,一是因为他喜欢运动,健壮得像头牛;二是因为他做事认真、执拗,倔得如犟牛。

2014年9月,刘彦在新民警培训中,属于“半路出家”的他身上表现出的那一股韧劲让教官刮目相看。“当时规定晚上十点后新干警必须熄灯休息,可有次我们发现刘彦竟然偷偷溜出寝室跑到一处角落里练习技能,我知道这个新人肯定是个好苗子。”刘彦入警培训时的教官刘一锐回忆说。培训考核,刘彦综合警体技能考核夺得第一名。

最初两年,刘彦在南川监狱八监区当管教民警,他总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新民警最初任务是10天内完成20名服刑人员的个别教育。但他真的“犟”,硬是将二分队所有服刑人员基本情况摸了个遍。

渐渐地,刘彦成了服刑人员眼中既严格公正又贴心的“刘警官”。为了更好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刘彦还在工作之余自学参加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许多服刑人员都说“刘警官待人温和,有种被尊重的感觉”“和刘警官打交道,能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

2015年1月,刘彦分管的服刑人员敖勇(化名)抗拒改造,不吃不喝,还摔摔打打,蛮横地说:“谁也不要来惹我!”

刘彦却不怕,他说:“我就不信不能把你教育过来。”刘彦是篮球场上的主力,得知敖勇喜欢打篮球,就从篮球技巧入手,主动跟他谈。

刘彦把人生比作球场,他说打球最讲规则,你在场上是主力,懂这个道理,为啥在场下就糊涂,就不讲规则。刘彦的话入情入理,循循善诱。敖勇无言以对,终于打开心结。

两年里,他完成服刑人员个别教育600多人次,个别教育记录本码起来就是高高的一摞。“有事儿找刘队”也因此成了八监区二分队服刑人员的“口头禅”。

刘彦的话不多,却见心见肝。“刘彦做出这样的举动,我们不会觉得意外……”“他原本就是一个敢管、敢拼、敢上的人。他又吃得亏。上夜班最辛苦,他还常主动帮家里有困难的同事顶班。”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八监区民警唐志华说。

2015年春节,同事杨雪飞的老婆生孩子。刘彦说:“你回去照顾媳妇和娃娃,我来帮你顶班。”杨雪飞心疼他:“你才上了夜班,别顶了。”

刘彦一摆手,犟着说:“你快回去,不然跟你急。”“你真犟。”拗不过他,杨雪飞只好同意。

2015年6月26日,刘彦一笔一画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書。“人生价值分为两种,即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即是索取大于贡献,而社会价值则是贡献大于索取。我认为,一个仅仅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是很没有价值可言的,社会价值才是能真正衡量一个人价值的体现,我渴望能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将社会价值作为我的人生追求。”

刘彦努力工作,他不仅给大脑“充电”,还给身体“加油”。热爱生活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主要是户外活动,打篮球、骑单车、爬山登高都是拿手好戏,也常常是大伙的召集人。

“他好像从来没什么不开心的事。别看他年纪比我们几个小一截,却总感觉他跟我们同龄,热心为大家张罗这样那样的体育活动、健身活动,时间一久,他就成了大家开展活动的召集人,尤其是夫妻分居两地的同志,业余时间就等着刘彦来安排。现在,他走了,不回来了,我们完全不习惯了……”外表刚毅的特警队民警肖癸全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

“现在天气冷了,你得多穿点。”“我已经穿很多了,放心吧,现在去监区施工现场看看有没有什么安全隐患,回头见。”一想起这番对话场景,南川监狱民警于大伟就会情不自禁地红了眼圈。于大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刘彦在11月21日晚和他讲的这句“回头见”,竟会成为永别。

刘彦去世后,战友们翻出他的一首诗:“我爱花/我爱在苦难中成长的花/即使花苞被摧残了/但是更多的/更多的花在新生……”

不承想,这几句诗恰恰准确概括了刘彦短暂辉煌的人生。那身藏蓝色的警服,熠熠闪光的警徽是他的“花”,他是爱花人、惜花人,更是护花人……

慷慨自古英雄色:此心安处是吾乡

对李倩雯来说,这个寒冷的冬天,刘彦走得一点声响都没有,就像他平常每一次出门上班,不言不语。

“你在家等着,我预约了安宽带的人来。你喜欢看电影,以后我们就可以一起看很多电影了……”2018年11月22日中午11点,这是刘彦打给李倩雯的最后一个电话。李倩雯每每想起都泣不成声:“电视机顶盒安好了,可以看电影了。刘彦却不在了……”

当天下午,刘彦的同事龚泽润给李倩雯打电话说:“嫂子,刘彦身体有点不好。”李倩雯当即就有不祥的预感,双腿发软,脑子一片空白。

很快,她得知:11月22日12时20分许,一歹徒在南川区西城街道文体路附近将南川区人民法院法官田晓腿部刺伤后逃跑。刘彦和同事听到人们急切的呼救声,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面对持刀的凶残歹徒,刘彦不顾自身安危迎刃而上,歹徒持刀将刘彦胸部、腹部刺伤后逃离现场。

李倩雯接到刘彦出事的消息后,和刘彦的父母一起赶到医院,见到的却是一张紧急手术家属签字单,还有一截刘彦被切下的小肠……李倩雯当场哭得晕了过去。本来这次轮休,他们约好了要去看外公……11月23日下午,刘彦终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李倩雯完全不敢相信,刘彦就这么走了。就在出事前,他们一起去买了一双喜欢的球鞋,刘彦说,下次我们一起去看球赛……可是如今,鞋放在那儿,没有来得及拆封,人却没有了。那场约定的球赛,再也无法兑现……

刘彦的父母悲痛欲绝。刘妈妈清楚地记得,儿子心里最大的三件事,一是好好珍惜工作;二是计划明年要一个孩子;三是好好孝顺外公和父母。就在几天前,刘彦还在微信上跟她说,周末把染发剂给妈妈带回去,还念着回去探望90岁高龄的外公……对刘彦的父亲来说,儿子不在了,家就空了。父子在一起时,喝点小酒,谈点家常,是刘彦爸爸最幸福的事情了。可是,如今,家,冷了,空了。

最后一次去南川监狱轮班时,刘妈妈心疼儿子值班累,让他多休息。翻开微信,刘彦两天前发给妈妈的微信还历历在目:“妈,你的染发剂我给你买了。”“妈,我轮休就回来看你。”“妈,你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节约了。”……

刘彦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很快在网上广为传播,上百万的热心网友纷纷为他祈福、为他点赞、向他致敬。11月24日至26日,刘彦的遗体在殡仪馆和灵堂之间转送时,南川区10多万群众冒雨自发到现场送别英雄。

送别过程中,人们手持菊花,有的高唱《送战友》,有的大声喊着:“南川英雄,一路走好!”很多人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

截至11月26日,自发到南川监狱悼念英雄的群众超过2万,到了出殡时间,还在大门前、围墙外排队的众多群众只好含泪而归。

刑释人员阎某闻讯后,带着家人专程从遂宁赶到水江,在灵堂深深三鞠躬,泣不成声:“刘队长,你太年轻,走得太早太可惜了……”

年过八旬的老翁满含热泪,激动得颤巍巍地告诉维持现场秩序的警察:“这个英雄,我要送他最后一程!我在水江土生土长,几十年都没出现过这种场面,没有这样的英雄……”

追悼会上,李倩雯泣不成声地说:“我知道就算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依然会勇敢地冲上去和歹徒搏斗,只是没有想到,这次他竟然会伤得这么重……刘彦是我的好丈夫,也是个大英雄,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我爱他!”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高度、厚度和温度。刘彦牺牲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专门听取了关于刘彦英雄壮举的汇报,并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好刘彦的英勇事迹和精神。司法部追授勇斗歹徒不幸牺牲的重庆市监狱人民警察刘彦同志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重庆市团委追授刘彦同志“重庆青年五四奖章”,刘彦入选2018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提名。

刘彦成了英雄,李倩雯写给丈夫的文字却无处寄放:“……刘彦,我早已习惯你每天都给我通一次电话,问候我、关心我。可在11月22日上午11点的电话,竟然成了我们诀别的最后一次通话。我至今都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我每天都在想你……”

“這段时间,听得最多的就是英雄这个词。很多人用它来安慰我,让我坚强,可谁又顶得住这晴天霹雳的噩耗?对我来说,你就是去了,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我们家。真的,天都塌了,真的是崩溃无助……我每天都无法安睡,真的很想你……”李倩雯感到自己的心也被掏空了,独自在夜里,泪雨滂沱……

她记得刘彦生前最喜欢陈奕迅的歌《相信自己无限极》:“我感谢每次风雨/给我更多鼓励/让我领悟生命真正意义/我们能改变命运的轨迹/创造值得骄傲的时机/我相信做好自己/我相信我就是奇迹”是的,刘彦用他的英勇,证明了他的品格,因他守护着这份神圣崇高的正义、公理与良知,成为南川人民的骄傲,成为监狱人民警察的骄傲,可是他却再也没有回来。

“如果你和刘彦可以说句话,你想说什么呢?”李倩雯说:“我每天都在跟他说,你快回来……”是的,对李倩雯来说,她只是希望刘彦依旧能微笑着出现在她的面前。她并不希望自己的丈夫成为牺牲的英雄,唯愿他还是活着的那个普普通通的监狱民警,还是那个能牵着她的手走在香樟树下漫步交谈的丈夫,还是那个继续憧憬着他年轻朝气蓬勃梦想的阳光男孩。

刘彦的朋友圈封面上,占据屏幕一半的是一个黑衣人,在荒漠中,渐行渐远的身影。背后,是一深一浅的足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斯人已逝,但精神仍在延续。在李倩雯心里,丈夫只是去天堂执勤了……她告诉自己不能沉浸在悲伤中,必须振作起来,坚强地活下去,把这份思念化为力量,活出刘彦生前喜欢的模样……

编辑/李明洁

猜你喜欢
南川监狱英雄
监狱选美
英雄犬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重走英雄路
寻 宗
绛红英雄谱
大南川流域设计洪峰流量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