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太极文化建设践行与成效研究

2019-11-21 09:40胡宝华石璐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5期
关键词:高校

胡宝华 石璐

摘  要:校园文化是高校办学实力和社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太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立足于以太极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层面,从探究民办高校太极文化建设践行的途径及成效着手,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指引方向。太极文化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气质的文化体系,是儒、道、释一脉相承、合而为一成为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一股潮流,共同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高校  太极文化  践行与成效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178-03

太极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是太极文化发展、蜕变的新途径,也是高等学校引领社会文化建设,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高校人才综合素养集中体现。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经过多年的边研究、边实践、边改革过程,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为主线,通过“打造一个课程体系、组建两个团队和搭建三个平台”的手段,将传统文化与体育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了课程设置上“四年不断线”、教学方法上“课内外一体化”、师资队伍上“多元性”的大学体育课程新局面。在校园太极文化建设中创造性的开展了较好的践行,为了高校校园太极文化建设开展提供了研究案例和借鉴意义。

1  太极文化的内涵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是人類社会的重要财富,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吸取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人类的智慧、文化传统。人类始祖伏羲氏最初创立了太极和八卦,并以古太极图为标志,精辟地论述了宇宙的阴阳之道和八卦之变,以及事物相生相克和兴衰之理,诗曰:“伏羲画卦,阐明阴阳,太极之理,已寓其中。”太极文化可推源于此[1]。太极一词,是道教文化史上重要的概念、范畴,始见于《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是中国祖先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法则。《周易·系辞》也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了“太极”和“道”是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易”和“道”便成为了太极文化的两大支柱。

太极文化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土壤和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特定产物,具有典型的中国元素[2]。太极文化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太极拳是太极文化的结晶典范,是太极文化在武术范畴集中展现。太极拳的练习主要讲究“和”,它讲究人体内部的身心和谐、人体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也表现在不以争强斗狠为追求,而是追求一种自我的不断超越,精神和身体的同时提升,最终达到一种相由心生、天人合一的境界[1]。太极拳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是在不断的创新、演变,被誉为“哲拳”。随着太极拳的变革,太极文化也伴随着不断的演绎、蜕变。高校校园发展太极文化要植根于高校校园,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结合当代青年学生个性和发展需求,形成具有包容、自信、阳光等现代气息的文化特性,从而推动社会太极文化进一步的发展蜕变。

2  民办高校太极文化建设践行思路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方式以及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3]。校园太极文化建设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学校要从理念、组织、制度等做多方面开展建设工作,以促进太极文化校园化的落地。

2.1 以太极文化建设为手段,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是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根本任务。民办大学只有积极探索富有区域文化特色和专业特色建设模式,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出能力突出的高技能人才[4]。太极是我们祖先认识世界、掌握自然规律并加以运用的哲学理论,它从哲学层面告诉我们要变化、要创新,要顺势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太极文化建设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理念有一曲同工之处,高校可以将太极文化建设作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基本方向,促进学校内涵建设,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民办高校太极文化建设应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组织、人员、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校园活动等诸多方面。在空间上,从课堂延伸至课外、从校内延伸至校外;在时间上,从入学延伸至毕业;在方式上,采用多渠道全方位协调配合,形成学校与社会协作,专业教学与教书育人结合,课程教学与校园活动呼应,教学训练与生活管理相结合的格局,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校园太极文化氛围之中。学校应通过校园太极文化建设潜移默化的将“太极”哲理根植于学生思想,增强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

2.2 以太极文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体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开设年限最长、也是占有重要地位并能产生巨大影响的课程之一[5]。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中心环节尤为重要,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引下,高校可以将太极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特色课程建设,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目标,以增强育人成效为根本,提升高校体育课程建设水平。

学校应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普及推广太极文化,以太极拳课程为基础,逐步拓展课程内容,开设了太极推手、太极剑、太极扇、太极散手、健身气功等与太极文化和道家思想有关的体育课程,逐步形成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太极课程。学校应将太极文化根植于体育教学之中,通过体育课程促进校园太极文化发展,以运动的形式向全校学生传递太极基础理论及思想,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太极文化氛围。

2.3 以太极文化建设为契机,提升民办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校长这句话说明了教师对学校的重要性。高校太极文化的建设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师资队伍支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不应只停留在高校毕业生的角度。高校应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广开思路、招贤纳士,聘请等不同层面社会精英、“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丰富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既能理论教学又能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同时,创造性的构建教育管理和社会精英并存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

太极拳作为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师生道德情操也功不可没。在太极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可以“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促进普通师资业务能力和文化修为的提升。太极文化中折射出的“中庸”“和谐”和“适欲性”对教师师德建设方面也能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太极哲拳”中“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哲学思想,可以培养不悲观、不气馁、不放弃、不怕事、不膨胀的坚毅品质,增强师生战胜一切困难的自信心。

2.4 以太极文化建设为主线,增强民办高校学生核心素养

高校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手段。学生参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在人格特质的支配性、责任性、社会性、独创性思考、人际关系及精力等方面会愈趋成熟,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且,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程度愈高的学生,其发展愈成熟,尤其是在情绪处理[6]。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7]。

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主动推广太极文化、传播太极文化;利用学生社团扩大宣传范围,促进太极运动教学相长,充分体现对太极文化的推崇和对在校学生身体素质和精神文化的重视和培养。青年创新意识培养是青年全面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创新发展的保障[8],更多的青年学生参与太极文化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太极文化发展与蜕变。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相互竞争、展现个人能力,也全面提升个体核心素养。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进入社会,服务当地社区,丰富社区文化,向社会展现当代大学生“阳光、自信”的精神面貌。

3  民办高校太极文化建设路径及成效

民办浦江学院在高校太极文化建设理念指引下,通过“打造一个课程体系、组建两个团队和搭建三个平台”的手段,逐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太极文化建设成效在校园文化和教育成效层面逐步突显出来,形成了学校显明特色。

3.1 形成太极课程体系,传承太极文化

学校将太极课程纳入体育课程,成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通过以武当九式太极拳为特色内容的体育课堂教学普及推广太极文化,确保全校学生掌握太极拳以及太极基础理论。学校体育课程坚持4年不断线的体育课程模式,即第1学期开设太极拳必修课程,第2~4学期开设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气功、武术套路、武术器械等选项课程,第5~7学期开设太极推手课程和体质测试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以及对太极文化的认知。

同时,学校以太极拳课程为基础,逐步拓展课程内容,开设了太极推手、太极散手、太极剑、太极扇、武当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与太极文化和道家思想有关的体育课程,逐步形成了“阳光、自信、包容”具有特色的太极课程体系。通过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带动校园太极文化建设,以点促面的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3.2 打造校园文化团队,弘扬太极文化

学校为了校园太极文化建设推进,重点打造一支教师团队。先后从全国一流高校引进武术硕士3名,从武当山武术局引进传统武术教练员1名、从社会招募武术运动管理人员1名,已成为学校太极文化建设骨干力量。同时学校与武当山武术局合作,每年派遣多名专业武当武术教练员来校教学,推广武当太极和武术文化,极大地促进了校园太极文化的发展。

学校在学生群体中成立太极武术社团、太极武术队等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通过各学生社团的运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了学校人才综合素养。2016年、2017年和2018年校武术社团连续三年被评为校优秀学生社团。武术社团学生干部毕业时,在全校毕业典礼上发言和受到企业欢迎,抒发学校的“感恩”之情,充分体现了社团的“育人”功能。

3.3 创立三个平台,引领太极文化

学校致力于太极文化在全校师生以及社会上的推广,重视学生健全的体魄和平衡的思想以及太极精神的培养。学校构建了校园、家庭和社区3个推广平台,促进太极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升校园太极文化水平。通过学生“在校学习太极、返回家中教授太极、走进社区交流太极”三个层面将太极文化深入学生生活,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阳光、自信、包容”的品格,初步形成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太极推广格局。

家庭是学校与社会纽带,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家庭环境进行太极文化推广活动,教会家庭成员进行太极拳,每年组织家庭太极拳演练视频大赛。学校在校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对传统文化魅力与风采的集中展示,邀请学生家长和社会精英来校交流。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不同平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达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统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东西较多,很多制约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学校定期组织太极拳活动,学生可以自编表演套路,允许在队形、配乐、动作内容等方面加入其他创新元素,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加强武术队与武术表演队建设,以点带面的提升体育竞技水平。在国家、省、市级各项比赛中共36人次获得各类奖项,促进了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同时扩宽了学生的视野。

学校加强与政府、社区以及企业合作,扩大太极文化宣传广度与深度。学校特色教学内容——武当太极九式作为武当地区“六进”活动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上得到广泛展开,促进了武當武术的推广与发展。学校举办的“双龙之会、文武兼修——千童教围棋、千生传太极”大型文体活动中,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等媒体高度关注。学校武术与艺术团应中国驻泰国大使馆邀请赴泰演出活动,正大集团副董事长蔡绪锋表示,中泰文化交流在当今社会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和东盟影响力的日渐深远,浦江学院能够承担起中国与泰国、江苏与泰国的民间文化、高校文化交流的重任非常让人欣慰[9]。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光明日报等国内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4  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积累性工作,需要从精神、物质、制度等方面系统性建设。学校在加强物质层面投入的过程中应注重均衡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提升,不能“精神文化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制度体系沦为摆设等, 尚未建立真正有效的体制, 失去其本应重视的内涵特色”。高校太极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引入高校,以保证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一致,对其未来的社会需要有所帮助。校园太极文化建设是对社会太极文化最有力的推动,只有相互依托、共同进步,才能更好地提升太极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尚华.太极文化的源流、内涵及其形态[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20-122.

[2] 张祝平.从文化自觉的视域审视太极文化的勃兴[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1):25-27.

[3]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2(5):67-70.

[4] 张晋生.高水平民办大学建设的办学理念与目标设计[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3,22(1):82-84.

[5] 王淑英.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2.

[6] 杜义强,边如欣.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的影响及发展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6):20-21.

[7] 钟丽.浅析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功能定位[J].当代体育科技,2017(35):137-138.

[8] 彭君君.青年创新意识培养的路径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29(1):19-22.

[9]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大学生艺术团走进泰国[EB/OL].http://news.163.com/16/1019/08/C3NPA14N00014AED.html.

[10]曹菲.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定位、存在误区及建设方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56.

[11]尹延蒙,雷军蓉.“双一流”背景下对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提升的民传课程改革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 2018(2):30.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