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格里《华德字典》研究

2019-11-22 03:45洪雨晨刘梦莹兰亦晴
文学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格里德语编者

洪雨晨 刘梦莹 兰亦晴

德国圣言会1来华传教士商格里(Jos.Stangler)编译的《华德字典》(Chinesisch-Deutsches Taschen-Wrterbuch)迎合了时代潮流,为中德的深入交流提供了优质语言材料。通过对该字典的编排、词句的分析,不仅可以瞥见那个时代辞典编纂的特征、社会风貌,还可以为未来中德文化交流提供宝贵借鉴。

一.历史背景

(一)编者介绍

关于编者商格里的生平,古今文献数据库中罕有记载。目前来看,较为详细的介绍只出现在《山东天主教史人物列传》:

商格里神父(Joseph Stangler,1872-1953)1888年入(圣言)会,1898年发终身愿,1899年被祝圣司铎,同年到山东,1900年在济宁学习汉语,1901年在济宁,后到单县,1902年在成武,1903年在滕县,1904年在峄县,1905-1909年在济宁任教,1910-12年在青岛指导一所学校,1913年在济宁德语学校任教,1914-1919年在费县,1923年在费县,1925-1927年在坡里任院长,1929-1931年在胶州,1933-1934年在青岛台东,1935年在青岛湛山,同年到兖州,1936-1939年在兖州东关,1940-1948年在济宁草桥口,1953年去世。2

(二)编写缘由

在初版《德文字典》的基础上,商格里于1914年出版了《华德字典》。在德语前言中,他谈及关于编写出版这本字典的初衷,翻译如下:

“几年前,兖州府的传教士出版中心出版了一本内容更全面的《德华字典Deutsch-Chinesisches Wrterbuch》,而与之相应的一本《华德词典》,却至今仍未面世。为了满足人们长期以来对《华德词典》的需求,我愿受长缨,自请此项工作。”3

自1879年圣言会向中国派出第一批传教士以来,圣言会势力及影响逐步发展壮大。除传教外,他们还在中国兴办教育,在1933年从本笃会手中接管了北平辅仁大学4。在传教和教育过程中,德语是重要的语言工具,也是中国学生和德国教师之间交流的语言之一。

传教活动逐步展开时,传教士所编写的华德双语字典就不断地涌现、改版。1898至1942年,圣言会传教士编写了多本汉德双语字典,如韩宁镐(Augustin Henninghaus,1862-1939)神父的《德华大辞典Deutsch-Chinesisches Hand-Woerterbuch》5、薛田资神父(P.Georg.MariaStenz,869-1928)的《德华字典》6等等。令人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多部字典及其作者的详细资料在中国已很难找到了。

(三)编排体例

《华德字典》包括前言、正文、附录三部分,共624页,于1914年在青岛出版。文末附有不规则动词表、生肖与年份、二十四节气、数字的五种写法等较为实用的内容。

语音部分和德语单词部分都按照英语字母表顺序排列。

语音部分示例如下:

巴 ba

拜 b

半 b n

……

大 da

待 d

……

如上所示,正如编者在前言所写,这让读者对于汉字及德语的发音能有更加通俗准确的理解。

德语单词部分中收录的词条中,C、Q、S在T字母下,E 在I、J字母下,R、V、W在O字母下,X在S字母下。

其编排体例具体示例如下:

如上所示,条目编排顺序是:注音、汉字、德语,每个汉字下面给出了常用的词汇和德文翻译。正如前言中“在编纂过程中,我们兼顾了欧洲人和中国人的习惯……”15,其编排清晰易懂。

词条后是以汉字笔画偏旁为索引的目录,其更符合对汉字较为熟悉的人的查阅方式,且字典最后附有笔画一览表,内容资料十分丰富。

《华德字典》以丰富的内容、清晰的编排和通俗易懂的风格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但正如编者所说的“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16,它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下文将具体阐述。

二.《华德字典》的词汇特色

字典中记录了山东地区的语言,包含了大量旧词汇和现代性词汇,反映了汉语词汇的演变和发展,折射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

(一)现代性与历史性

《华德字典》收录了许多新兴的现代词汇。例如西方玩物“八音盒子”;新式通讯工具“電報”“電信”等。

此外,其收录的词汇还广泛涉及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具有神话色彩的词汇“盤古分天地”“雷公”;皇帝名称“秦始皇”“光绪”;古代官职“臬司”“尚书”;服饰名称“大褂”“马褂”;美食“卦麺”“貫腸”;古代习俗“拜堂”“祭祖”等等。

(二)古今异字

《华德字典》有大量的古今异字。汉字字形受时代变化和地方文化影响而呈现不同的书写形态,这些汉字被称为“古今异字”,但也不排除编者在编写及印抄过程中出现错误。

(三)方言与口语

在普通话普及、寻根浪潮掀起的今天,方言是重要的语言文化资源。首先,字典中所有词汇的注音都是根据山东方言发音标注的,据此可以了解到二十世纪初山东方言形态。再者,今天的山东本地人并不能准确了解字典中方言词的含义,因而笔者推测,方言也是不断变化更新的,可以通过古今对比来研究变迁中的山东方言。此外,透过地方特色的词汇,可以了解山东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为山东方言及地方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语料素材。

口语化是《华德字典》的一大特色。与“书面语”相对,口语是属于或适于日常会话的通俗语言,随说话者和场合的变化而变化,自由生动、简洁灵活。字典中收录的口语五花八门,例如对人的称呼“官太太”“两口子”、对物的称呼“瓜子儿”“脑瓜子”,对感觉的描述“吓得要死”“渴的慌”,以及俗语“远亲不如近邻”“马有失蹄人有失足”等。字典中对口语词汇丰富具体的收录,着实给它添上了生动精彩的一笔。

(四)宗教性

《华德字典》收录的宗教性词汇数量多、范围广。据初步统计,天主教词汇最多,如“饭前后经”“瞻礼”“弥撒”。这与编者的传教士身份有关。佛教词汇出现频率也很高,如“佛門”“念佛”“菩萨”,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之广。字典中还包含了其他宗教的相关词汇,如“道人”(道教);“礼拜寺”(景教、摩尼教)。“卜者”“卜卦”“造萬物”等没有明显教派界限的宗教性词出现也较多。字典中甚至还有“儒释道三教”(die 3 Religionen:Konfuziansmus,Buddhismus,Taoismus.)这样的词条,反映了当时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三.《华德字典》的释义问题

受到中德历史文化差异及地方特色的影响,不可避免出现释义错误、释义不全等问题。

释义错误,一般出现在翻译带有特殊情感色彩的词语、在一定语境下的词语、有浓厚中国特色的词语等情况下。如“驳道理”,“驳”有否定别人意见的意思,“驳道理”带有贬义,有强词夺理的意味,与德语翻译过来的“über Religion diskutieren”(关于宗教的讨论)不符合。词义解释不全大多是因为只翻译了其表面意思,而许多词都有其深层的含义,如“拙笔”,表意为“不好的、拙劣的笔”,除此之外其还有“质朴的诗文”以及“称自己所做诗文书画不好的谦词”,而在字典中只翻译成了前者(schlechte Schrift)。

四.结语

中德字典与中英字典相比显然发展更不成熟。在为数不多的中德字典中,《华德字典》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记录了许多富有特色的词汇;虽然它在释义、涵盖性等方面上有不足,但它仍提供了丰富的语料资源,是德国人了解及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见证。

注 释

1.圣言会(Societas Verbi Divini,简称SVD),1875年在荷兰史泰尔(Steyl)由神父圣杨生爱诺德(Arnold Janssen)创立,是一个国际性天主教传教修会。

2.雷立柏编,柯佩斯校《山东天主教史人物列传》,2015年,未刊版。

3.商格里:《华德字典(Chinese-Deutsc hes Taschen-Wrterbuch)》前言,费县;兖州府天主教会出版社;1914年版,第I页。

4.创办于1927年。曾与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是一所由罗马公教创办的天主教大学。

5.兖州府天主教会出版社,1917年,共两卷,1091页

6.兖州府天主教会出版社,1928年,1929年新增第二版本

7.意思是“初始粒子”

8.“I”表示空格

9.意思是“皇帝的儿子们”

10.意思是“粘着”

11.意思是“干的”

12.意思是“敲打声”

13.意思是“表示愿望的

14.意思是“寄生物“

15.商格里:《华德字典》,第1页。

16.商格里:《华德字典》,第1页。

猜你喜欢
格里德语编者
《翼教丛编》编者问题考辨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田字格里写反义字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
拼音大比武
趣味填图等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