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活聋校数学课堂的几点尝试

2019-11-22 10:20刘燕平
山东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聋生动手图形

刘燕平

聋生由于听力缺陷,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能力也较差,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数学课堂学习和效果。为补偿这种缺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改变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数学课堂状况,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下面谈一谈自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重视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過,学习的最好剌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动手操作不仅能使聋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能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促使聋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份学具,如口算卡片、小棒、计算器、纸币、几何图形等等,通过动手、动脑、动眼等多种感官的协同常用,掌握新知。例如,在教学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己学过了9加几,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摆五角星自学8加几的计算方法,学生依据9加几的方法,利用手中的五角星,很容易摆出“8+3=10+1=11,8+4=10+2=12... ...”。这样从动手操作到概括出8加几的计算方法,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这种实践活动,人人动手操作,满足了聋生好动的需要,培养了认知能力,同时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提供宽松环境,体验成功喜悦

现代心理学表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散强化的功能。为达到这一目的,我在教学过程中,努力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索等一系列活动,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为达到使学生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的教学目的,我为学生准备了颜色各异,大小不同的图形和线条,发给每位学生后,老师不急于传授新知识,而是先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当学生玩到最有兴致时,教师再趁机介绍每种图形的名称,然后老师引发学生思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有几条边?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连长怎么样?”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投入到学习数学的氛围中。

三、创设生活情境,享受数学乐趣

数学的最终目标是能用所爱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一定的技能。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材情况,创设相似于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与主动性。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时,我在教室内设计了一个小柜台,柜台里面放上本子、铅笔、橡皮、手套、袜子、方便面等用品,每件物品上都贴上单价。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些纸币后,让一个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另外一名学生扮演顾客,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的掌握了元、角、分单位之间的换算及计算。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在愉悦的生活实践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以学定教”,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卢那察斯基说过:“教学将作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而被愉快地接受,与儿童心理融为一体,变成他的血肉,这都取决于教学方法如何。”因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以学定教”,始终把愉快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艺术制高点。传统的教学存在突出的问题是:教师讲授多,学生思维少,机械记忆多,智能开发少。这样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主题性发挥,阻碍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效如何,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教学内容,努力做到:多样化、具体化、形象化、趣味性,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看书自学、学生上台争当小老师”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活动成为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创造的过程。这样,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成了课堂的主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激发聋生求知欲望,激活课堂教学,促进每一个聋生的良性发展,是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

(作者单位:定陶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山东 菏泽 274100)

猜你喜欢
聋生动手图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动手演示找错因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