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综述

2019-11-22 08:27梁兰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统计分析高校图书馆

梁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统计分析

摘 要:文章以CNKI中國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从总体趋势、基金、来源期刊、作者、机构等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论文的主题内容进行了分类综述,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10-0078-03

学科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与学科联系的纽带,是拓宽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与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力量,在整个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以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的建议。

1 数据来源

笔者以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源,以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为主题,以学科馆员为关键词,于2017年11月17日进行了检索,共检索获取相关文献120篇。

2 统计分析

2.1 总体趋势分析

检索结果显示,除2002年外,自2001年至2017年都有相关论文发表,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2010年(18篇),发文密集期为2008年至2012年(见表1)。

2.2 分布

2.2.1 基金来源分布及来源期刊。检索结果显示,基金论文数量较少,基金项目级别不高,仅有1篇基金资助研究的论文,依托的基金项目为湖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论文分布于28种期刊,其中19种期刊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刊发相关论文最多的期刊是《图书馆学研究》,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共发文81篇,占发文总量的67.5%,来源期刊比较集中(见表2)。

2.2.2 作者及其机构分布。检索结果显示,发文量2篇以上的作者有8位,发文量2篇以上的合作作者团队有3个,分别是廉立军和叶素萍团队、何青芳和阳丹团队及徐恺英和李英杰团队。由此可见,虽然关注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的学者较多,但高产作者较少,缺乏深度研究者或研究团队。独著或第一作者的发文机构共93家,其中发文量1篇的机构有72家,发文量2篇的机构有16家,发文量3篇及以上的机构有5家。发文最多的单位为吉林大学,发表论文4篇,说明发文机构较分散(见表3)。

3 研究主题分类

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研究类别看,实践研究论文有14篇,理论研究论文有106篇。笔者根据论文主题及论文摘要将研究主题分为4类,其中服务工作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多,中外比较研究的论文数量最少(见表4)。

3.1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研究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从用户的角度进行质量评价,构建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服务模式。在服务质量评价方面,徐恺英等开展了平衡计分卡在学科馆员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闫现洋等构建了服务绩效评价的DEA模型;肖晨冉等以服务提供、服务效果、服务能力、综合素质为评价维度及权重,构建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服务模式方面,徐恺英等基于对“学科馆员—图情教授”协作模式和“学科分馆—学科馆员组合”模式的研究,构建了动态、集成、综合的服务模式;楚存坤等把服务模式设置为高、中、低三个层次;范生清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且在服务过程中可不断完善的服务模式。

3.2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

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研究,研究者从激励机制、能力标准与资质认证规范、服务指南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颉艳萍提出了学科馆员激励机制应包括情感激励措施及科学的薪酬体系等;李昊青等阐述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环境要素、建设原则、组织模式、质效评估及实施策略;郭晶等进行了学科馆员能力标准与资质认证规范研究,构建了完整的认证体系,制定了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指南。

3.3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

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研究,研究者从岗位职责、素质、能力、角色定位、培训模式和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思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于静认为,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应包括开发学科信息资源、提供导航及专题检索服务,以及征求院系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等;赵延昇等从专业化发展、嵌入式服务和培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建议;沈洋认为,高校图书馆应从设置学科馆员岗位、拓宽招聘渠道、制订培养计划、明确发展方向、加强继续教育及打造专业团队等方面加强学科馆员人才队伍建设。

3.4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中外比较研究

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中外比较研究,研究者从学科馆员职责、素质、制度、培训和教育、服务模式等方面,对不同国别、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进行了比较分析。高新陵剖析了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与区别,指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需从图书馆建设模式、组织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继续教育、服务内涵等方面加强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石翠莲从图书馆立法、外部物理条件、运行与执行效果、再培训与再教育四个方面对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进行了比较研究;许丽丽认为,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功能专家”的服务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科馆员与功能专家的作用,共享空间等新型空间是学科馆员与功能专家合作的实体设施;邱葵介绍了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在学历、资历、能力、职责、服务内容、嵌入式学科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要基于用户需要,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4 问题及建议

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国家大力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背景下,以学科为导向提升高校的办学能力与水平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因此回顾并加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高校图书馆在学科馆员研究方面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仍需加强其中比较突出的薄弱环节。

4.1 从研究内容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研究的选题尚未与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新形势相衔接

自2015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双一流”建设战略承载了高等教育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人才支撑的使命与担当。2017年年初,教育部等三部委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发布了“双一流”建设入选高校与学科名单,奏响了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号角。从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战略,到高等教育层面的“高水平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战略,都展示了建设一流学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图书资料支撑,更离不开一流学科馆员的深度参与。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功能角色定位、能力标准体系、专业发展方向、服务创新路径、服务绩效评价等问题亟须得到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有效解决,但目前这类选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难以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指导作用。

4.2 从研究方法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实证研究较少,比较研究的力度有待加大

在120篇研究论文中,实践研究论文仅有14篇,对某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做典型解剖式实证研究的成果更少。典型性实证研究在发现问题、提供解决问题方案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对策研究的常用技术路径,但是该类型的研究成果还较少。目前,有关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比较的研究较多,由于参考系相对单一,视角和结论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扩展及提升。

4.3 研究作者及机构分散,研究不够深入,须组建深入研究团队

针对一门学科的研究只有深入、连续,才能促进该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统计结果显示,虽然针对高校图书馆学科館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部分高校,但还未形成深入研究的团队。高校图书馆应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建研究团队对学科馆员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恺英,李英杰,马克强.平衡计分卡在学科馆员服务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科学,2009(2):260-264.

[2] 闫现洋,余小萍.基于DEA方法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绩效评价研究:基于西南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实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2):88-92.

[3] 肖晨冉,刘敏榕.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24):63-68.

[4] 徐恺英,徐晓园.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优化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12):92-94.

[5] 楚存坤,孙思琴.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分层服务模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2):50-52.

[6] 范生清.基于六西格玛理论视角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福州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实践探索[J].图书馆学研究,2016(12):98-101.

[7] 颉艳萍.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激励机制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15-16.

[8] 李昊青,赵民志,王英.基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价值定位与制度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11(9):40-44.

[9] 郭晶,兰小媛,宋海艳,等.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能力标准与资质认证规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48-53.

[10] 郭晶,潘卫.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基准服务指南的制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3):59-62.

[11] 于静.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建设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4-65.

[12] 赵延昇,徐境.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96-100.

[13] 沈洋.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初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4):76-79.

[14] 高新陵.中美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与管理比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1(3):73-76,58.

[15] 石翠莲.中美高校学科馆员比较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2(1):43-45.

[16] 许丽丽.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功能专家”协作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4(4):75-77.

[17] 邱葵.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与学科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6(12):13-23.

(编校:孙新梅)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统计分析高校图书馆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专业化发展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探析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