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眼里”与“对X来说”对比研究

2019-11-24 06:55南禹萌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南禹萌

摘要:“在X眼里”与“对X来说”作为汉语中常见的介词框架,二者含义接近,有时可以相互替换。借助CCL语料库试图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这两个结构展开比较,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研究发现,二者的区别主要集中于句法分布和内部层次,以及“X”的抽象程度、框架抽象程度、已然未然等方面的不同,还有使用频率与主观性认识的差异。

关键词:在X看来;在X眼里;介词框架;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 7836(2019)10 0122 03

引言

汉语中存在一些由“介词+介引成分+其他词语”组合而成的较为固定的结构,我们称之为“介词框架”[1]。前人关于介词框架的研究有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果。

陈昌来分析了若干个介词框架的相关格式,通过分析其内部结构和语用功能,系统地描写了介词框架,所涉及的“P+X+看来”格式使我们对介词框架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X眼里”与“对X来说”都可以带入到上述结构中,因此二者也同属介词框架结构,符合该结构的特点。二者作为汉语中常用的介词框架结构,含义接近,偶尔可以相互替代,均用于转述介词对象想要表达的观点或看法,即表示“‘说话人的观点或看法”之义。俞敦雨将“对(对于……)”和“对(对于)……来说”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了二者的句法特征、适用范围和对象,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二者有时可以通用[2]。王茜发现“拿……来说”和“对……来说”是留学生在对外汉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于是将二者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对比,认为他们的语义重点不同,得出了“对……来说”使用频率更高的结论,并对二者在使用上的差别从历时角度給予了解释说明[3]。

除此之外,胡清国从视角、单复数及已然、未然等方面对比了“依X看”和“在X看来”两个元话语标记的异同,认为二者对立的原因是在元语用功能上的差别导致的[4],这些切入角度在很大程度上给予我们启示。本文也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入手分析二者的异同。

综上,前人对介词框架的研究多集中于由“看来”所组成的相关格式的考察,但将“在X眼里”同“对X来说”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的很少。前人针对“对……来说”的研究也多集中于对外汉语教学上的偏误研究及与其他框架的对比研究上,但针对该结构本体的研究较为少见。由此,本文借助CCL语料库,运用描写和对比的方法从句法、语义和语用几个方面对“在X眼里”和“对X来说”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这两个介词框架的使用规则,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对X来说”作为汉语中常见的一个固定格式,与其相类似的格式还有“对于X来说”以及“对/对于X而言”,几者在形式上相似并且在表意上也大致相同,后文不做具体区分。为表达清晰,我们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加上下划线,同时在括号内提供了另一个框架的替换形式,更加利于我们直观地比较二者的异同。

一、 句法特征考察

本节通过分析引自语料库的语料,从句法分布和内部层次两个方面考察 “在X眼里”和“对X来说”的句法特征。

1. 句法分布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个介词框架的实际用例情况:

(1)在儿孙的眼里,老人的长寿与她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对儿孙来说)

(2)对学生来说,环境只是促进其身心发展的外因。(在学生眼里)

(3)电视早先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一种技术手段,谈不上艺术。(对人们来说)

(4)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青少年眼里)

(5)你已经长大,在我眼里。(对我来说)

(6)这是一种危机,对东方音乐人来说。(在东方音乐人眼里)

通过上述例句我们不难发现,“在X眼里”和“对X来说”这两个介词框架均可处于句首、句中或句尾的位置充当状语。

并且,“在X眼里”还可以前加否定副词“不”,形成“不在X眼里”或“不把X放在眼里”的格式,用来表示对某人某事的轻视或不在意的态度,带有一种极度自负的心理或情绪。而“对X来说”则不能构成“不对X来说”的对应形式,只有“对(于)……来说”和“对(于)……而言”这几个类似的形式可以变换。

此外,“在X眼里”还能处于句末的位置,充当句子的补语,而“对X来说”则不具备该功能。

(7) 这些情形都落在她眼里。(*对她来说)

2. 内部构造层次

“在X眼里”的内部结构应分析为“在+X眼里”,其中“在”作为介词负责介引认知主体“X”,而方位短语“X眼里”则由名词性词组“X眼”加上方位词“里”构成,其中的名词性词组“X眼”是一个表示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这种情况下“的”常被省略。

“对X来说”的内部结构可分析为“介词短语+谓语”,即分为介宾短语的“对X”和谓语“来说”两部分。首先是介词“对”负责介引认知主体“X”,然后是“来说”附于介词词组“对X”后,充当“X”逻辑上的谓语,有时可以省略。上述的两种介词框架中还可以进一步插入修饰语,如表情态的定语,对“X”进行修饰。如:

(8)也许在他那绝望的眼里。(*对他绝望的来说)

(9)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官僚体制已经成为了落后的东西。(在今天的我们眼里)

二、 语义特征考察

“在X眼里”和“对X来说”两种结构中的“X”都可以不受人称的限制,充当X的成分可以是名词、代词或名词词组,但两种结构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X”的抽象程度

“在X眼里”中的“X”通常为有生命的名词或代词,只有一小部分是无生命的,例如“国家、公司名”等。经语料库检索,我们发现在3 392条含有“在X眼里”字样的语料中,表示无生命的“X”仅25条,占比仅0.7%。

(10) 在微软眼里,唐骏是“受命于危难”的最合适的人选。(对微软来说)

(11) 在外界眼里,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对外界来说)

“对X来说”中的“X”包含的内容更多一些,除普通名词和名词短语以及上述能够进入“在X眼里”的国家、公司企业外,理论、思想流派、社会团体及哲学、金融领域的专有名词等抽象词语也可以进入该格式。通过检索语料库中包含“对X来说”的30 630条语料后,表示无生命的有8960条,占比29.5%。如:

(12) 对民主体制的运作来说,……。(*在民主体制的运作眼里)

(13) 对国际间的资本流动来说,……。(*在国际间的资本流动眼里)

(14)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来说,……。(*在历史唯物主义眼里)

上述情况中的“对X来说”都不能用“在X眼里”替换。如例(14)我们可以说“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眼里”,打不能说“在历史唯物主义眼里”。通过对前文提及的这些能够进入两种格式的词语的生命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X眼里”中的“X”比“在X看来”中的“X”生命度更高,因此其所能涵盖的“X”的范围就更小。

2. 框架的抽象程度

介词框架“在X眼里”中由“在”所介引出的处所“X眼里”,有两种含义:一是表示眼睛看到的具体事物,或旁人透过他人眼睛所见到的某种神情;二是表示抽象的空间含义,或某种印象、感觉。例如:

(15)丑态全落在你眼里了。(*对你来说)

(16)不过我在他的眼里看到了恐惧。(*对他来说)

(17)他在学生们眼里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对学生们来说)

“对X来说”中“对”介引出的行为主体,仅表示对某事的判断或看法,而“在X眼里”兼表具体义和抽象义,在表示抽象感觉时可与“对X来说”互换。通常情况下,表示观点看法的结构要比表示抽象空间含义的结构的语义抽象程度更高,所以介词框架“对X来说”的抽象程度高于“在X眼里”。

另外,如前文例(7)“落在她眼里”的这种情况,即动词后跟介词框架作补语的形式,因为与动词“落”的结合使得整个结构的表意更为实在,所以相对的“对……来说”并不能跟在动词后做补语,就使得整个结构的表意更虚,从而显得抽象义更浓。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在X眼里”的抽象程度低于“对X来说”,即“对X来说”的抽象程度更高。

3. 已然未然的差异

“在X眼里”通常表已然状态,不能用于表未然;而“对X来说”能够兼表已然和未然两种状态。

“对X来说”表示未然状态有两种途径:一是用表示将来的时间词语作为“X”出现在介词框架中;二是将句子的未然状态在接续句中用时间词标明。例如:

(18) 哪怕现在做的事情对以后来说微不足道,也要拼尽全力。(*在以后眼里)

(19)对他来说,去不去都一样。(在他眼里)

为表明事件的未然,可将“即便、假如”等连词或“应该、必须”等情态动词加入“对X来说”的接续句中。例如:

(20)对家长来说,即使学校早放学,也不意味着学生就可以放松。(*在家长眼里)

三、 语用特征考察

1. 出现频率不同

我们检索语料库后得出“对X来说”有30 630条记录,“在X眼里”仅有3 392条记录,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即“对X来说”的使用频率要高于“在X眼里”。

2. 语用功能的差异

这两个介词框架同样作为话语标记,有时可出现在相同的语境中,但语用表达功能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为接续句主观性强弱的不同。沈家煊指出,人们在说话时,话语中或多或少包含着说话者自我表现的因素,会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我们称语言的这种特性为“主观性”[5]。“在X眼里”主要用于表示感觉,即接续句强调说话人对话题内容的一种定性印象,其中所包含的主观性较强;而“对X来说”则是结合事物属性后进行的较为客观的(这里是相对于“在X眼里”来说)粗略简要的判断,其中所包含的主观性就相对较弱。“在X眼里”更侧重对话语命题内容的情感、态度的呈现,表示感觉、印象,是说话者主观固定的看法;“对X来说”则强调说话人对命题内容进行粗略分析后所得到的认识。如:

(21)他家境富裕,这些钱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22)他家境富裕,这些钱在他眼里不算什么。

许多人可能认为上述两句话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二者在语义上是存在一些差别的。例(21)表达的是说话人,即转述者所认为的“这些钱”对“他”的影响是怎样的,指的是说话人的观点态度[6];而例(22)中所指示的“他”,代表的是被谈论者本人,即被谈论者本人对“这些钱”的态度。两句话均为转述的视角,但后者的主观性会相对更强一些。这两句话的语义是存在细微的差别的,我们要注意区分。由此,通常来讲,说话人感觉态度的主观性要强于说话人的认识,“在X眼里”的主观性也就强于“对X来说”。另外,这两种介词框架在某些语境下不能相互替换,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例(4),该句原本指的是“说话人认为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很重要”,替换之后的语义则变为了“青少年自身认为社会教育很重要”,替换后的语义与原本想表达的含义截然不同,我们在使用中需要注意这种情况,避免因随意替换而造成的歧义。

结束语

综上,通过对介词框架“在X眼里”和“对X来说”的结构分析以及在语料库中分布情况的考察,我们认为二者的区别特征有:首先从句法特征上看,“对X来说”在句中只能作状语,而“在X眼里”不仅可以作为状语出现在句子中的不同位置,还可以在句尾充当补语;其次从语义特征上看,“在X眼里”中“X”的生命度高于“对X来说”中“X”的生命度,介词框架“對X来说”所示含义的抽象程度更高,“在X眼里”一般用于已然状态,不能表示未然,而“对X来说”既可以表示已然状态也可以表示未然状态;最后再从语用特征上看,二者在语境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对X来说”的使用范围更广,其语用功能偏向认识,而“在X眼里”的主观性更强,其语用功能偏向感觉。介词框架“在X眼里”和“对X来说”的异同可用下表来概括: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