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成功申办对我国冰雪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

2019-11-25 03:20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后备竞技冰雪

马 妮

作者单位:运城学院体育部,山西 运城 044000

前言

2018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强调,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改革,大力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要求,冬季运动和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一方面为群众冰雪运动做基础,另一方面为冰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从学校教育途径中跨界跨项选取优秀人才,为竞技后备人才扩大选取路径走向。[1]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对我国冰雪运动是一次大规模的展示和宣传,也是对竞技冰雪运动的一个考验和交流,更是对冰雪运动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进而带动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也为竞技后备人才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

1 冬奥会冰雪运动

冰雪运动在北京申办冬奥会期间逐渐受到重视和人民的喜爱。从2008年奥运会到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这是又一个质的飞跃,也是我国的又一鼎盛赛事。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冬季项目运动会,每隔4年举行1届,它主要是在冰上和雪地上进行的运动,如滑雪、冰壶等项目。[2]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下,奥林匹克用强大力量号召实现“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还推出了“冰雪运动进校园”计划,不仅让青少年了解冰雪运动文化和项目,同时也传播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国家体育总局刘鹏也讲到“以青少年为重点,全力引导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校园冰雪运动的推广,让青少年更直接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使冰雪运动群众基础更加坚实”。[3]

2 竞技后备人才培养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指身心上较一般人具有较高运动水平能力的潜质,通过长期系统正规的训练,参加相应正式比赛并可能取得优异成绩可能性的个人。竞技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文化、人才、科技等的先进与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旗帜。各国之间的体育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间的较量,而人才的培养又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人才培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竞技人才培养的模式相当重要,我国在“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人才培养也取得相对较高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元化、“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受到重视。

3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冰雪运动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影响

3.1 选材范围扩大,培养基地增加

运动员选材是后备人才的基础,其素质的高低不仅决定其训练、比赛的成绩,也代表了中国队的一面旗帜,更是关系到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国家以及各地政府、学校、俱乐部等积极鼓励开设冰雪课程及场馆设施,加强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基地建设,以确保后备人才的物质保障。《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中也提到,冰雪场地设施的建设是办好冬奥会、提高竞技运动水平的重要基础。到2022年,争取不少于650座滑冰馆,滑雪场地达到800座,[4]利用旧的或者废弃的厂房、空地进行场馆的建设,提高场馆设施的使用率和利用率;《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2020年》指出,全国中小学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达到2000所,2025年达到5000所。推进青少年冰雪运动普及,奠定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人才基础。[5]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体育冰雪赛事场馆,为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

学校体育是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聘请高水平的冰雪教练进行授课和训练,让更多青少年接受并爱上冰雪运动,参加更多冰雪比赛。自从申请冬奥会开始,以北京、河北为首的各体育部、教育部逐渐颁发各种政策,增加冰雪运动项目以及推广,各地的冰雪培养基地和培训条件都在增加,鼓励各地方开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以北京为例,北京16个区的近百所学校,10万余学生已经体验了冰雪运动课程,2017年已经建设了第一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一系列的举办措施和赛事体系的完善,无疑给了更多青少年展示和练习的机会,同时也扩大了冰雪运动的选材面,比如2017-2018赛季全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U18青少年赛和全国青少年高山滑雪锦标赛分别有39名和49名运动员参加,其中很多都是跨界跨项选取的人才;[6]另外,中国花样滑冰队员在三亚2018年选拔和黑龙江省竞技人才选拔都面向社会;花滑协会准备与艺术院校进行合作培养,将部分冰舞选手送入北京舞蹈学院等类似院校,并在合作院校相关系别学生中选取适合的人才,以便冰舞后备人才力量逐渐扩大。

3.2 文化程度增加,自身修养提高

2022年冬奥会下,不仅限于体育学校,更多普通学校和冰雪示范校可以选用人才,组建训练队为国家输送优秀冰雪后备人才。与此同时,运动员的文化知识也得到保障。在后期训练以及升学教育方面,文化程度也占据一定比例,对运动员的继续教育提供一定的基础保障。竞技后备人才虽然注重比赛成绩,但是自身的文化知识程度也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学校开展各种冰雪运动比赛以及宣传活动,加大了奥林匹克教育文化的传播以及推广。举办青少年冰雪冬夏令营、青少年公益冰雪系列等活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提升自身文化修养。冬奥会的冰雪运动也体现了运动员拼搏顽强坚持不懈的奥运精神,运动员自身修养的提高也使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观看者更能感受冬季运动的活力,让更多群众了解体育以及冰雪项目,同时发展了群众冰雪运动。比如平昌冬奥会上的武大靖,在前面队伍比赛规则和判罚的巨大压力下,他仍然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心理、品德素质夺得男子短刀冬奥冠军,这无疑是用行动给予群众以及队员的最大鼓励。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逐渐发生变化,运动员能力高低是社会需要人才的一个评判标准,学历的高低也是影响运动员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冬奥会的契机下,竞技人才的“体教结合”更彰显出运动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

3.3 政策力度扩大,体制逐渐完善

经费投入增加,政策颁布逐渐扩大。《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也提出,通过公益活动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的资金投入,推广以政府牵头,与社会上冰雪装备企业和俱乐部等社会企业进行合作,加大对冰雪后背人才培养的训练保障和奖励。积极落实国家颁布政策,在现有资源和条件下,量力而行,积极完善冰雪运动体制,加大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发挥政府的扶持作用,建立冰雪人才信息库,使政府、高校、企业、俱乐部等各界多部门社会力量开展冰雪活动。自冬奥会申办,国家不断颁布各种政策来扶持冰雪运动的发展,如《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

3.4 体医融合加深,医疗保障加大

资金投入在合理条件下比例加大,“体医结合”逐渐过渡到“体医融合”,竞技运动员的训练远超乎一般人的运动,他们常年伤病的累积和不断的手术造就身体的负担。各运动队会有康复中心供队员进行康复训练,但在医疗保障上还存在短缺,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副所长谢敏豪也提到,体育类的保险和运动康复保险迫在眉睫,社会和医疗保障的负担会随着受伤人数的增加而提高。完善的医疗保障是解除运动员自身身体以及康复的心理支撑,更是使其投入身心训练、比赛的动力,因此科学训练和医疗保险以及康复保障工作也是竞技后备人才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3.5 运动员退役后的保障提升

冰雪运动逐渐得到发展和扩大,为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推广“冰雪运动进校园”,学校和俱乐部、冰雪场馆等社会体育组织的合作也要求有更多的专业冰雪教练和冰雪运动指导员或者体育顾问。这样,冰雪人才退役后的工作机会得到保障,并且不至于冰雪人才的流失。

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运动员人大代表张常宁也提到运动员的“入口”和“出口”问题,她说到就体育教师行业来讲,需要本科、硕士、博士等这样高门槛的学历,但是很多竞技运动员很小就开始训练,并没有接受完整的学校文化教育机会,这样就被挡在了教师的门外,以致这样高技术的优秀运动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体教结合”很早就提出,但在冰雪运动上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在冬奥会的浪潮下,“冰雪运动进校园”逐步推广,这样加强了运动员选取的资源库,也增加了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机会,在校园中不仅接受了文化也接受了训练,技术和教育两不耽误。在运动员以后的保障上,优秀运动员的教育短板问题就会逐渐得到缓解,运动员出路机会增加,如运动员的高校再教育选择、提供预科班的过渡阶段、选择就业的学历门槛等。

4 结论

2022年的冬奥会无疑对近几年冰雪运动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的冰雪赛事起到关键作用,相反,青少年更多的参赛“练兵”机会同时也是为2022冬奥会提供储备竞技人才。从平昌冬奥会结束,北京冬奥会正式开始,国家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对各地冰雪场地设施以及运动装备和冰雪师资力量、冰雪项目康复问题等短缺薄弱环节寻求建议和实施方法。随着冬奥会的临近以及各项政策、建议的实施,冰雪竞技后备人才在选材范围、场馆设施利用方面不断扩大;各地政策以及体制制度逐渐完善;冰雪方面资金投入加大,体医融合逐渐加深;冬奥文化素养以及自身能力提高;退役后的“出口”保障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后备竞技冰雪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冬奥会视域下黑龙江省冰上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与发展策略研究
花与竞技少女
冰雪幽默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