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在中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5 03:20林小荣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毽球动作比赛

林小荣

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毽球运动是我国的民族传统项目运动,后来被教育部引入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在全民健身这个大时代中,这项十分普及的运动倍受欢迎的同时,中小学毽球的教学方法已经备受关注。在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仍然是体育教师一味地传授技能,学生模仿学习。学生虽然能很快学习到技术动作,但是却对相关技术动作要领一窍不通,不能很好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是让学生学会了踢毽球这项运动,但是学生们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踢,这样踢的原理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若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中小学毽球教学中,肯定会提高中小学毽球的教学质量与效率,给中小学毽球的教学带来蓬勃生机。

1 开放参与者与被参与者思维系统

邵桂华教授在课程与教学论(体育)这个学科领域中的研究造诣相当深厚,他认为非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的关键是可以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所以开放的系统才具有勃勃生机,才能够向前不断发展。所以要科学地提高中小学毽球的教学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首先就要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开放思维体系,其次将理论与实际实践联系起来,从校内拓展到校外。

1.1 在快乐中学习

本来学习技术动作是很枯燥无味的一件事情,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领悟来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让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清晰了解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相关技术动作。这样学生就会通过自主思考,避免了枯燥的模仿跟风学习。

1.2 使用网络获取相关信息

在这个高速发展与共享的时代,教师应该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从网络中获取大量有用的数据信息用来教学。比如收集国家毽球队锦标赛的比赛视频、世界毽球锦标赛的比赛视频,通过播放这些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了解运动员在实战比赛中如何将各项动作技术连贯运用;也可以在网络中搜寻图片、录像等,给学生观看学习,让学生自己思考,不断拓展知识面。

1.3 角色互换学习

在毽球教学过程里,教师通过组织比赛来提升学生的基本技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的素质,设置的毽球教学比赛中,安排学生充当主裁判员、副裁判员、司线员、记录员以及参赛选手。合理的分工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深入了解之外,还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适当的教学比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培养学生的课堂兴趣!

2 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2.1 教授正确的技术动作

课堂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应该拥有该课对应的专业素养及理论科学知识水平,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才能够教授学生正确的技术,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存在学习到错误的技术动作。若是发现学生有错误的动作,及时纠正后,反复练习,加深记忆。在教学中,应该将复杂的动作技术合理分解为多个分解动作来学习,从局部到整体的规则,再连贯起来练习,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动作记忆。比如说毽球的踏球技术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热身,活动大腿内外侧肌肉、韧带,将其拉伸到合适的状态时再进入踏球的技术分解教学中,对于掌握踏球技术的关键是在于如何让小腿带动脚踝关节进行有力的鞭打抖踏。可以通过连续踏球的练习来提高击球时的感觉,由放松到有力踏球的过程体验。

2.2 有效的复习能够提高动作记忆

我认为一节好的体育课应该包括2个内容,一个是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另外一个则是新授课的内容。为了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学生遗忘动作记忆,教师应该在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合理的组织复习巩固。不同的动作技术要领要用不同的复习方法和手段。(1)平踢动作技术教学。所有的毽球比赛中,平踢是毽球运动最基础的技术动作,又叫正踢。练习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身体的协调支配。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把重点移到击球点与脚触球部位上,而不是表面的能踢多少次。训练这个技术时,教师可以适当安排分组,让学生站成一排,分组练习,练习时间为1分钟,在1分钟内不能停下,毽球掉落后可以继续捡起踢,让学生充分感受击球的体验。教师在一旁观察指导,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不要给他强加压力,耐心引导,找出源头,及时纠正。(2)接发球技术教学。在实战比赛中,接发球技术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在训练中,教师安排学生纵队一臂距离排列,教师站在距离学生1.5米-2米处抛低难度弧线球,学生上前练习接发球,等学生接到球并踢起时,轮换下个学生,以此类推重复练习两次后休息2分钟。等学生技术成熟稳定后,分组安排学生练习,安排学生轮流充当抛球员,进行互助学习。(3)踏球技术教学。踏球技术是毽球比赛中常见得分的进攻手段之一。在训练该项技术的时候,学生会或多或少遭遇挫折,因为这项技术属于复杂技术动作,需要身体的协调能力、柔韧能力、小肌肉群支配的能力。在训练中,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用细线将毽球托绑住,悬挂到学生刚好能轻松抬起踏球的位置,让分组的学生自主自动感受踏球的感觉,自主练习后,由教师做正确动作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加深记忆,巩固技术,等技术稳定成熟后,教师在毽球2米线处向上抛球,让学生进行踏球练习。刚开始采取动态教学时,教师要把抛球的速度把握好,要让毽球上升慢,下落稳,下落轨迹单一,把影响因素降到最低,等学生技术成熟后,可以适当加快抛球的频率,增加练习密度。

3 以“导游”为辅,以“消费者”为主,促进“自组织”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导游”,而学生则是“消费者”,“消费者”则是主体,只有充分发挥“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接受、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够逐步在大脑中构建耗散结构,获得良好的教学效益。“消费者”的思维是一个复杂且开放的系统,存在“自组织”,它可以先将信息加工处理,再筛选提取,最后形成需要的“营养”,最后融入大脑的知识结构中。

3.1 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自组织”过程

一个具有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他会在教学中把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先合理分解,再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领悟,自己练习。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综合小组意见再把练习的动作要领给全班同学展示出来,由老师进行点评指导。这是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鲜有的教学方法。此外现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有对分课堂式教学。对分课堂式教学可以归纳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环节,简称PAD课堂。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自组织”过程。

3.2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自组织”过程

在毽球教学中,若是忽略了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的思维与主观能动性会受到抑制,因此学生就会厌倦学习,产生失落、矛盾的心理,丧失课堂乐趣的体验。分层教学的运用将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到一组教学,因为彼此水平相当,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不会产生自卑心理,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向上的兴趣。在毽球的教学中,适当采用分层教学,分组学习,能够加强学生互助互学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高尚品格。

4 结语

“自组织”能够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生机,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此外能够让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和睦。在中小学的毽球教学中应该融合耗散结构理论和自组织等先进科学知识理论,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活动,才能够给学生最好的教学收益。不能对学生进行“放羊式”教学方式,这样只会误人子弟,让学生厌倦学习。

猜你喜欢
毽球动作比赛
下一个动作
毽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价值分析
第一次踢毽球
我校毽球特色项目有效性教学的行动分析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