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

2019-11-25 13:36黄继章刘有成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广东罗定527200
武术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武术队武术传统

黄继章 刘有成 黄 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体育系,广东 罗定 527200

1 武术文化的背景

中国武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让人望尘莫及的。中国武术流派众多,武当、少林、峨眉、南拳,包括后来的太极拳、长拳、咏春等等。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武术学校的兴起,有大量的习武人才开办武术学院,旨在培养全方面人才,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也曾有很多的武术大家被大家铭记,李小龙、霍元甲、叶问、陈真等。现如今,也有很多人喜爱武术,也在闲暇之余学习武术。所以说,武术文化是深入人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源远而流长。

2 武术文化在中国的地位及影响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了古人们五千多年来的聪明才智,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伴随着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风雨历程的中华武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以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医学、兵法学、宗教学等文化内容为内核的,以高、难、精、美等形态特征为外沿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性体育项目。

“武术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其主要原因还在于武术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历史悠久而深远。用很简单的话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文化最稳键、最持久、最扎实的根基,也是武术保持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运动体育特征的关键地方所在。假如割舍了中国传统文化,武术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武术。甚至都不能和一般体育进行相提并论。因而,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扬,首先必须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同样,在对外开放的今天,对武术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也是一种挑战,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对外推广的必然过程。

3 武术在现今高校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武术教学不够重视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陆续开展了武术教学课程,但是武术课安排的课时是很少的,有的时候还会为了备战期末考,被主课老师给占课,这可以看出对武术的关注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教学内容缺乏理论的指导,盲目性的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反而会适得其反,出现很多错误性问题,让学生对武术文化产生误解。

3.2 教师资源有限

教师的缺乏基本是每一个高校都面临的问题,更何况是体育老师。高校在进行招体育老师时,往往会对其的专业水平考查力度不够,并非是专业传授武术的教师。因此,这就经常会出现“临时抱佛脚”的现象。教师也是初学者,现学现卖,对于学生的一些疑问也不能及时解决。另外,武术教学设施也不健全,缺失现象也很严重。

3.3 教学方式没有特色,过于陈旧

教学方式还是那种老套化的传授形式。教师在前面做示范,学生在后面模仿做动作,然后就是学生进行不断反复的练习。这个过程是十分乏味无趣的,甚至有的学生练习一会儿就开始烦躁,停下来去嬉耍。这样的教学是毫无意义的,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压抑。所以教学方式要创新,开展有特色的武术课堂,真正让学生了解武术,使学生喜欢上武术,对中国的武术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武术文化的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3.4 评价考核制度不完善

目前高校武术的课程评价考核方式, 往往以武术技巧动作是否标准作为考察的主要方向, 过分关注的是最终的考核成果, 体育的最终成绩与整体武术动作的完成情况 (动作是否标准、力道是否到位、是否熟练、是否连贯) 有很大联系。然而,对武术理论的掌握、对武术精神的理解、体育习惯的养成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情况联系确微乎其微。所以,高校应完善评价考核制度,让学生和教师对武术都能够重视起来。

4 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武术作为其中最具特色,最为久远的一种,更是凝聚了中华民族多年来的文化精髓,在高职教育中融入武术文化,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增强我国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并且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添加武术这一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4.1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现在科技在不断地进步,各种懒人机器也在不断出现,人们的身体素质也在不断的下降,对于学生而言,每天除了学习,更是不会花费时间锻炼自己,以至于有的大学生跑个八百都会出现休克的现象。对于武术而言,健身作用一直都处于首要地位,如果在高职课程中加入这门课程,对于学生必然是非常有益的。可能有的人会认为武术不仅不会强身健体,还会使人们的寿命减短,比如我们都熟知的李小龙,但其实这是大家理解的一个误区,大家细想,李小龙要在武术上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家喻户晓,那你说他每天打打杀杀得有多少,但是对于我们高职教育而言,它只是一些基础的学习,所以它并不会对我们造成不良的影响,反而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4.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青少年阶段,是树立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武术对于平时而已,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但对于国家危难之际,它便体现出“爱国,正义”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并且他还可以培育学生一些优良的品质,比如学习武术是一件较为漫长、枯燥、乏味,并且艰苦的事情,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养成勤劳、刻苦、虚心、顽强拼搏等优良品质。大学生通过对于武术的学习,不仅增强了身心素质,还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并且将一些优良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这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担负起这一重任,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如果可以在我们青年这一代进行传播,那将是高职教育开设这门课程最伟大的价值。学习武艺要求习武者要较高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也就是所谓的“武德”,武德把学习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也使得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使学生的民族意识更强,用这种要求习武者的道德要求要求我们的青少年,将来我们的青少年一定会回报祖国,我们的国家也将变成真正的强国。

5 在高职教育中融入武术文化的途径

在现如今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将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之中已显得非常重要,它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素质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武术文化更好,更快地融入到高职教育中,学校可以开展相关讲座,举办活动,成立武术队等,通过这些活动在学校推广武术文化,同时学校的领导以及老师也应该对武术文化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将具体介绍几种在高职教育中如何融入武术文化的方法。

5.1 开展以武术为主题的讲座

开展以武术为主题的讲座可以阐述武术蕴含的人生哲理,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对于武术文化的讲解,可以将同学们深深的吸引到武术文化的世界。讲座的举办将为爱好武术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一次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将增强学生的体育知识,也将普及武术的基本知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深入的影响,所以开展讲座将是一种使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很好的方法。

5.2 举办与武术相关的活动

通过与武术相关的特色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武术特长有进一步的提高,更进一步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运动能力。例如可以举办武术比赛,武术比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熟练度与准确度,这样也会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且可以更加积极地学习武术文化。

5.3 开展武术文化教育

学习武术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可以提高武术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如果只是过分强调武术技术的学习,而忽视武术文化的学习,学生将无法感受到武术的精髓和魅力,单调的学习技能将无法使学生真正的学习武术,同时也阻碍了武术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所以武术教育一定要懂得“术道并重、内外兼修”,只要做到文化和技能同步发展,才能让我们青少年领悟到武术的真谛。

5.4 创办武术队或武术协会

武术队是指武术技术都较好的学生组成的一个队,由于他们技术精湛,如果他们在校园内进行表演,一定会吸引一部分同学去了解,学习武术。武术协会是指武术爱好者组成的一个团队,它不要求技术精湛,只要你感兴趣就可以加入,这也使得接触武术的人增多,并且武术协会和武术队相辅相成,武术协会的学生可以向武术队的同学学习武术技术。不管是武术队还是武术协会,都将有利于武术文化的发展。

6 结语

总而言之,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教育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在对学生进行武术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能响应“全民运动” 的号召,锻炼学生身心素质;其次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智慧。因此,要充分发挥武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将武术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应用到高职教育中去,使武术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一项内容,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另外,通过武术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能极大地弘扬武术文化,为未来学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武术队武术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对普通高校武术队训练方法的探讨
武术
太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①
——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武术队为例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