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武与胡逸民的一次交往

2019-11-25 07:17刘明钢
钟山风雨 2019年5期
关键词:董必武方志敏烈士

刘明钢

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编的《董必武诗选》,收入了董必武写于1946年12月30日,题为《读〈逸民诗草〉兼与胡君话恽方邓遇难》的诗。读者不免会问:恽方邓是谁?胡君又是谁?董必武为何要与胡君一起追忆“恽方邓”?

方志敏为胡逸民写“介绍信”

董必武诗中所提“胡君”乃胡逸民。《逸民诗草》即胡的诗集。

胡逸民,浙江永康人,早年参加过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革命。历任江西高等法院院长,中央军人监狱狱长等职。因官场倾轧,后被囚禁在南昌军法处看守所的“优待号”。鉴于胡的特殊背景,狱方对他监管很宽松,有一定的行动自由,所以他经常到方志敏的囚室聊天,竟成为挚友。胡表示愿意帮助方志敏将文稿送出去。

1935年6月11日,方志敏写下《给党中央的信》,信中对胡逸民的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文稿,都寄存胡罟人君处保藏着,他答应在他出狱后,送交中央。胡罟人原是国民党的一个官僚,但他倾向革命,故在狱中给了我一些帮助。我曾与他谈了不少的话,并写了许多信给他,他表示很坚决而且诚恳。他愿意站在党的同情者的立场,接受党的指导,帮助党所需要他做的工作。他共有房地产值十万元,愿意拿出大部分来帮助革命。我告诉他来沪开印刷所,办杂志,鼓吹革命。请中央派一个同志去领导他。只要领导得好,他是可以替党做不少的工作。他与他的妻的思想,还需中央给以训练!他交游甚广,干谍报、兵运,救济被难同志等工作都可以做。”

这条史料值得重视。其一,为了争取胡逸民,方志敏做了许多努力,“曾与他谈了不少的话,并写了许多信给他”。其二,胡逸民态度“很坚决而且诚恳”,“他共有房地产值十万元,愿意拿出大部分来帮助革命”。其三,方志敏希望中央派人训练与指导胡逸民。其四,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方志敏已经将文稿交由胡逸民保管,大概是写完一篇就交一篇,以确保文稿的安全。

《方志敏全集》还收录一封遗信,原信无写作日期、无对象,从内容看应是写给胡逸民的。信中写道:“为防备敌人突然提我出去枪毙,故我将你的介绍信写好了。是写给我党的中央,内容是说明我在狱中所做的事,所写的文稿,与你的关系,你的过去和现在同情革命帮助革命的事实,由你答应交稿与中央,请中央派人来与你接洽等情。”

将以上两段史料加以对比、分析,不难发现《给党中央的信》就是方志敏给胡逸民写的“介绍信”,同时也说明,两人关系密切,方对胡十分信任。

1935年8月6日,蒋介石下令把方志敏秘密枪杀。得知方志敏英勇就义的消息,胡逸民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写下一首小诗:

伤心今日泪如丝,

忍看方郎为国牺。

三界英华今方尽,

一朝事迹夕阳知。

江山顿觉灵光无,

草木同深陌上愁。

最是逢君偏易别,

泪痕犹染白杨枝。

这首寄托对方志敏无比崇敬之情的诗,很可能收入《逸民诗草》。

不久,胡逸民经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营救获释。出狱时他把方志敏的文稿都带了出来。一年后,他恪守承诺,亲自将《可爱的中国》等文稿送往上海,辗转交给中共地下党。

董必武在南京秘密约见胡逸民

抗日战争胜利后,董必武继续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他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制止内战进行复杂艰巨的斗争,他同时负责中共的谍报工作,是中共秘密戰线的重要领导人。

由于方志敏曾给胡逸民开过“介绍信”,因此,南京中共地下党组织也就和胡接上了头。后来,董必武来到南京,地下党就把这条线索转给了董。于是,胡逸民就与董必武建立了单线联系。

1946年12月,国共两党谈判破裂在即,中共驻南京、上海办事处即将撤回延安。为了警惕国民党趁机进行逮捕与暗杀活动,董必武领导中共代表团做了种种应对准备,特别是进行气节教育。

在这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刻,董必武在南京秘密约见胡逸民。

董必武询问了胡的近况,并向他了解恽代英、方志敏、邓演达在狱中的情况。如前所述,胡逸民曾是方志敏的“狱友”;而邓演达和恽代英则是1931年在南京中央军人监狱遇害的,其时胡逸民任监狱长。

胡逸民详细讲述了三位烈士大义凛然、英勇就义的情况,令董必武唏嘘不已。

那一天,两人密谈了许久。临别时,胡逸民将自己的诗集《逸民诗草》赠送给董必武。送走客人,董必武心潮久久不能平静,写下悲痛欲绝的诗篇《读〈逸民诗草〉兼与胡君话恽方邓遇难》:

阅遍沧桑感慨多,

满怀抑郁发高歌;

铁窗自异人间世,

金鉴难饶鬼魅魔。

话到故人声欲绝,

记来往事语无讹;

樽前共忆恽方邓,

信是坚贞永不磨。

董必武首先写了读《逸民诗草》的感受:“阅遍沧桑感慨多”,因是在国民党统治区,只能“满怀抑郁发高歌”。诗中痛斥国民党监狱的黑暗、凶残就如鬼魅魔,必定金鉴难饶,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诗中还记下与胡逸民一起追忆恽代英、方志敏、邓演达在狱中的情况,“樽前共忆恽方邓”。在此之前,党组织对三位烈士坚贞不屈的事迹已经有所了解,胡逸民这个当事人的讲述,使原来了解的情况得到进一步证实,所以,诗中写道:“记来往事语无讹”,而董与胡则是异常悲愤,“话到故人声欲绝”。诗中最后称颂烈士坚贞不屈的精神,“信是坚贞永不磨”。

《读〈逸民诗草〉兼与胡君话恽方邓遇难》讴歌了“恽方邓”三烈士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气节,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缅怀与仰慕,情感真挚,感人至深。与此同时,这首诗还向人们诉说了董必武在秘密战线的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

(责任编辑:刘跃清)

猜你喜欢
董必武方志敏烈士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建造的奇绩和奇功
董必武吃饭的故事
董必武清廉为政
致方志敏——写在方志敏诞辰120周年
方志敏创建闽浙赣苏区及其光辉业绩
向烈士致敬
两代守墓人:一样的烈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