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保障通信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9-11-25 16:56邹延鼎陈一路
珠江水运 2019年19期
关键词:通信培养人才

邹延鼎 陈一路

摘 要:三大航海保障中心20个通信中心管理体制已理顺,但通信专业人才特别高级人才极其紧缺,近年大批入职新人未具备水上通信专业知识,全国水上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刻不容缓。本文对现行航海保障通信行业人才状况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培养人才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对各单位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航保 通信 人才 培养

今年3月2日交通运输部何建中副部长在2019年航海保障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建设和培养,这是航保中心最核心的要素……”,“专业技术人才既要有航标、测绘、通信这样一些专业型的人才,也要有适应现代航海发展领域的人才,还要有一些专家型权威型人才……”,会上部海事局曹德胜局长也指出:要“搭建有利于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平台,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结构,组建一支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专家人才”。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有关规划也提到:“培养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复合型人才满足航海保障发展需求。新增2到3人入选部海事局领军人才库,1到2人在IMO、IALA、IHO及EAHC等国际组织任职”,然而,在中国水上通信行业人才问题尤为突出的今天,如何加强水上通信人才培养值得我们航保通信人研究和探索。

1.现阶段水上通信人才状况

(1)大批出自专业院校水上通信专业的职工已退休或临近退休。

上世纪七、八十年,大连、上海、武汉、广州等众多涉水运输院校均设有专门为水上通信培养人才的专业,为中国水上运输、调查、考察或生产等行业每年培养了众多水上通信专业学生,国家或地方远洋公司、海运或航运局是接受大户,学生被分配后,有的上船从事国际或国内航线运输,有的在海岸电台从事船岸通信。比如是原广州海运局通信站的下属单位—广州海岸电台,其属中国华南地区水上通信中心台,高峰时从事业务机务通信人員达200多人,最多的一年便接收了50多名毕业学生。据不完全统计,从七、八、九十年代三十年,水上无线电通信专业毕业学生有近万名被分配到各涉水单位,为中国水运强国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然而,时至今日,这近万名水上通信专业人员,绝大部分已或离开水上通信行业,或退休或临近退休。如广州海岸电台2005年3月1日整体划转广东海事局时149人中,至今年8月已退休118人,从事通信业务、机务的人员有109人,至今也只剩下18人,且5年内将退休的有14 人。檐下之冰看天下之寒,中远海运等各大小航运单位亦是如此。

(2)大批出自非专业院校非水上通信专业的职工进入水上通信行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因各涉水行业通信人员基本饱和不久未来将取消专职船舶报务员原因,各涉水院校取消了水上无线电通信专业,因此,大批水上通信专业人员退休或老化的同时,一大批非涉水院校的非水上通信专业的人员进入了水上通信行业。比如现在广州海岸电台40岁以下职员 79人,其中所读的如“市场营销”、“经济学”等与水上通信毫无关系的专业的有35人,占44%;如“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英语”这些与水上通信有一点关系但相差甚远的专业的有44人,占55.7%;学习“水上无线电通信”专业的为O,也就可以说,如果这些职员要想成为水上通信专业人才或高层次人才,必需从新补上水上通信专业所有课程。

(3)先进的通信方式对水上通信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造成冲击。

莫尔斯电报(A1A)和单边带无线电话(SSB)在二十世纪是船舶中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手段,她展示了水运通信的辉煌,但进入二十一世纪,这些传统的通信手段逐渐被先进的通信技术所取代。现在,莫尔斯电报几乎被电子邮件取代,卫星电话的使用和沿海手机基站建设完善使单边无线电话量大量萎缩。1999年2月1日,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全面启用,专职船舶无线电报务员逐步取消,船舶通信工作由兼职电子员承担,很多报务员上岸转行,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水上通信专业人员大幅缩减。全国18个海岸电台及众多江岸电台,除天津、上海和广州岸台外,其他岸台职能都在不同程度被弱化,岸台通信专业人员也太量流失。业务量的大幅减少、业务的边缘化、通信人员的流失和行业的萎缩,极大地影响水上通信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2.目前水上通信单位通信人才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专业人才不充足。2012年海事系统政事改革,成立了事业编单位——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航海保障中心,内部设立了20个通信中心,但除天津、上海和广州通信中心外,其他通信中心管理体制一直未能理顺,有些没有很好运作起来,2018年7月1日,各外埠通信中心正常转归各航保中心管理,但原岸台通信人员身份属海事公务员,太多没有跟转过来,要真正使外埠通信中心独立运作起来存在通信专业人员严重不足问题。现有高、中层通信专业管理干部大部分已老化或接近退休,如果不及时培养将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高层次水上通信专业人才凤毛麟角,难于在制定国家标准发挥重要作用,亦难于挑选参加国际相关会议的能代表国家提出建议方案的合适人才。各航保中心机关、部海事局机关通信业务管理专业人才力量不足,给水上通信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专业人员不专业。大批非水上通信专业的进入水上通信行业,必然存在这些从业人员不专业问题。这些新进人员,在大学里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国际无线电规则》、《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水上无线电通信规则》等国际国内水上无线电通信的法律、法规、公约和条例等,没有学习水上无线电通信设备及修理相关理论,没有学过《水上通信英语》、《航海地理》、《海洋气象》等知识,就连最基础的、最能代表水上通信专业的《GMDSS通信业务》也没学过。当然,入职后,单位会开展岗前培训,但培训时间极其有限,有些职员也会在工作中主动钻研,但主动深学的人数不多、知识比较狭窄,掌握的知识离人才或高层次人才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航保系统水上通信行业从上到下,不少非水上通信专业的、或长期没从事通信专业对业务不熟的人员进入通信管理岗位,“外行管内行”难免管理不到位,势必给水上通信事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通信培养人才
人才云
对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