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治理视角下唐代体育活动的法则研究

2019-11-26 09:22牟晓玥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球宫廷运动

牟晓玥

(天津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古代涉体法令是近年体育史研究的新热点。该领域研究主要依托古代法典、政书中的涉体史料,探讨政府通过律令调控、治理体育活动的现象与规律。目前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外国体育史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体育治理的古典尝试——<优士丁尼法典>中涉体文献整理与评注》《拜占庭帝国早期的体育治理》《论古罗马的体育法》等,研究以古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体育法律文献为主,内容涉及古代运动伤害治理、运动员权益保护、赛事保障、运动激励等。中国体育史方面成果有《试论宋代体育的法律治理》《元代体育治理研究》等,其以宋元时期的体育法令为研究对象,内容涉及体育禁令、体育赏令、古代运动伤害治理、宫廷体育组织诏令等。

宋元时期政府治理体育活动的方法、路径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唐代与体育相关的法律文献内容丰富,涉及骑射、弹弓、投石、翘关、角抵等多个项目,而以《唐律疏议》《唐六典》为代表的唐代法律文献中的涉体史料尚未被学界充分利用。笔者在整理唐代法律文献中的涉体史料基础上,分析唐政府治理体育活动的内容、内在逻辑及对后世的影响。

1 唐代体育治理的内容

通过梳理《唐律疏议》《唐六典》及其他唐代文献中的涉体史料,可以发现唐政府体育治理主要包括运动伤害的法律规制、激励性体育诏令以及规范和禁止部分体育项目。

1.1 唐代运动伤害治理

体育运动伤害自古有之,唐代流行的体育项目如马球、射箭、角抵、竞渡等都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我国古代以法典形式治理运动伤害肇始于《唐律疏议》,法典对不同风险的运动伤害设置了不同等级的罪名予以治理,治理体系一直沿用至清末。

1.1.1 马球、角抵等对抗性运动伤害治理 马球是在马上用杖击球的运动,又称“打球”“击鞠”。骑马击鞠一开始是军队中训练士兵的项目,之后传入宫廷,成了皇帝以及贵族热衷的娱乐游戏。唐代马球运动伤害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不慎摔伤,如“庚辰,(唐穆宗)上与内官击鞠禁中,有内官欻然坠马,如为物所击。帝恐,罢鞠升殿,遽足不能履地,风眩就床。唐穆宗曾因打马球摔伤,导致双脚不能履地。还有一种是打马球伤及他人,正如韩愈所言:“今之言球之害者,必日有危堕之忧,有激射之虞,小者伤面目、大者残形躯。”[2]韩愈认为马球“激射”造成的伤害小则伤及面目,大至身体残废。除马球外,角抵也容易发生运动伤害。角抵伤害是在双方进行角力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伤亡,如《旧唐书·敬宗纪》记载:“宝历二年六月甲子,上御三殿观两军教坊内园分朋驴鞠角抵。戏酣,有碎首折臂者、至一更二更方罢。”[1]1021对马球、角抵等对抗性强、运动伤害频发的运动,《唐律疏议》创设了“戏杀伤”罪名予以治理,“诸戏杀伤人者,减斗杀伤二等;谓以力共戏,至死和同者,虽和,以刃,若乘高、履危、入水中,以故相杀伤者,唯减一等。即无官应赎而犯者,依过失法收赎。虽则以力共戏,终须至死和同,不相瞠恨而致死者”[3]425。《唐律疏议》中所谓“戏”特指角力比武、对抗竞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戏谑玩耍,“以力共戏,至死和同”是“戏杀伤”的构成要件,“以力共戏”说明双方进行的竞技或游戏具有一定的对抗性与危险性,“至死和同”则要求双方不存在主观恶意,“不相瞠恨”。也就是说在对抗性体育活动中,双方不存在主观恨意,但却意外致对方身亡的,以“戏杀伤”论;若双方使用刀剑、或乘高、或履危、或入水,则加重处罚。因“戏”杀伤他人是从过失犯罪中细分出的独立罪名,这一划分为中华法系所独有,也是我国古代对抗性运动伤害的主要治理标准。

1.1.2 射箭、弹弓、投石等弹射伤害治理 在唐代,射箭、弹弓既是作战武器,也是狩猎必备工具。射箭、弹弓由于射程远、威力大,在弹射时常会引起不特定人的意外伤害。此外,投石、击壤等投掷类体育活动也易引起他人意外伤害。《唐律疏议》对射箭、弹弓、投石等引起的意外伤害有明确规定:“谓耳目所不及,假有投砖瓦及弹射,耳不闻人声,目不见人出,而致杀伤。其思虑所不到者,谓本是幽僻之所,其处不应有人,投瓦及石,误有杀伤。或共举重物而力所不制,或共升高险而足蹉跌,或因击禽兽,而误杀伤人者,如此之类,皆为‘过失’。”[3]426《唐律疏议》将射箭引起的意外伤害列为“过失”杀伤,过失杀伤可通过“赎铜”抵罪,其处罚要轻于“戏杀伤”,属于杀伤罪名中最轻的一种。该罪名的成立要件在主观上需具备“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到”,且客观环境为“幽僻之所”,“其处不应有人”。但若以弓箭、弹弓、投石向城及官私宅故意投射,则属于“故杀伤罪”,其处罚要重的多:“诸向城及官私宅,若道径射者,杖六十;放弹及投瓦石者,笞四十;因而杀伤人者,各减斗杀伤一等。”[3]481就是说向城里射箭,射向私宅处以杖刑,放弹及投瓦石处以笞刑,射伤人就要按一等斗杀伤罪处置。此外,“向庙、社、禁苑射及放弹、投瓦石杀伤人者,各以斗杀伤论,至死者加役流”[3]168。“诸向宫殿内射,谓箭力所及者。宫垣,徒二年;殿垣,加一等。箭入者,各加一等;即箭入上合内者,绞;御在所者,斩。”[3]162可见《唐律疏议》对以皇室为目标的射箭行为处置更为严厉,反映出封建法律鲜明的阶级性。

1.1.3 竞渡等水上伤害治理 竞渡在唐代颇为流行,其最为常见的伤害是溺亡,如《独异志》中记载:“宝历二年,崔从镇淮南。五月三日,瓜步镇申浙右试竞渡船十艘,其三船平没于金山下,一百五十人俱溺死。”[4]1167另一种是在竞渡过程中出现的争斗现象。如《鸡肋编》所载:“湖北以五月望日谓之‘大端午’,泛舟竞渡。逐村之人,各为一舟,各雇一人凶悍者于船首执旗,身挂楮钱。或争驶殴击,有致死者,则此人甘斗杀之刑。故官司特加禁焉。”[5]20《唐律疏议》对体育活动中的斗殴杀伤行为以“斗杀伤”定罪,“诸斗殴人者,笞四十;谓以手足击人者,伤及他物殴人者,杖六十;见血为伤……诸斗殴折跌人支体及瞎其一目者,徒三年……诸斗殴杀人者,绞;以刃及故杀人者,斩。”[3]383“斗杀伤”的量刑要重于“戏杀伤”和“过失杀伤”,量刑标准则以伤情轻重为准。

1.2 唐代鼓励体育活动的法令

唐代皇帝大多尚武,因此在宫廷体育中,各种体育赏赐十分丰富,正如王建《宫词》诗中道:“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除各类赏赐外,唐政府还通过法令形式鼓励弓射、翘关等体育活动的开展。

1.2.1 “弓射赌物无罪”法令 唐代禁止赌博,《唐律疏议》规定:“诸博戏赌财物者各杖一百。举博为例,余戏皆是。赃重者,各依已分,准盗论。”[3]487但政府为鼓励百姓练习弓射,同时还规定:“弓射既习武艺,虽赌物,亦无罪名。”[3]487也就是说弓射赌物无需处罚,这是唐政府鼓励百姓习武艺的重要举措。安史之乱以前,唐代实行府兵制,农民是政府的主要兵源,农民武艺的高低与军队战斗力息息相关,因此唐政府通过“习武赌物亦无罪”的律令鼓励百姓练习武艺,以提升军队战斗力。

1.2.2 颁行举荐翘关、射箭人才的诏令 在唐代,射箭、翘关等与军事相关的体育项目颇受重视。唐高宗时期曾多次颁布诏令要求地方官员举荐翘关、骑射人才。如显庆二年六月发布的《采访武勇诏》中道:“宜令京官五品以上,及诸州牧守,各举所知。或勇冠三军,翘关拔山之力,智兼百胜,纬地经天之才。蕴奇策於良平,也功绩於卫霍。踪二起於吴白,轨双李於牧广。赏纤善而万众悦,罚片恶而一军惧。如有此色,可精加采访,各以奏闻。”[6]520这条诏令要求五品以上的京官和州牧守举荐人才,其中就包括翘关能力突出者。此外,仪凤元年十二月发布《访孝悌德行诏》也要求地方官员对射箭、翘关能力出众者“咸加采访,伫申褒奖”,“山东、江左,人物甚众……或射能穿札,力可翘关;或邱园秀异,志存栖隐;或将帅子孙,素称勇烈:委巡抚大使咸加采访,伫申褒奖。亦有婆娑乡曲,负材傲俗,为讥议所斥,陷于跅弛之流者,亦宜推择。各以名闻”[6]521。唐政府的诏令有力推动了民间射箭、翘关的发展。武则天设立武举后,射箭、翘关成为武举科考内容。《资治通鉴》中载:“兵部武选亦然。课试之法,以骑射及翘关、负米。人有格限未至,而能试文三篇,谓之宏词,试判三条,谓之拔萃,入等者得不限而授。”[7]6362《唐六典》还记载了地方荐举人才的诏令,“每岁贡武举人有智勇谋略强力悍材者,举而送之。试长垛、马枪、翘关、擎重,以为等第之上下,为之升黜,从文举行乡饮酒之礼,然后申送”[8]1123。这条诏令的颁行大大推动了民间射箭、翘关等体育活动的开展。

1.3 唐代体育禁令

唐代与体育相关的禁令主要有开元二年的禁广场角抵敕令以及元和九年的竞渡禁令。开元二年,唐玄宗以“伤风害政”为由禁绝广场角抵。“至开元二年八月七日敕。自有隋颓靡,庶政凋弊。征声遍于郑卫,炫色矜于燕赵。广场角抵,长袖从风,聚而观之,寖以成俗。此所以戎王夺志,夫子遂行也。朕方大变浇讹,用除灾蠹,眷兹技乐,事切骄淫,伤风害政,莫斯为甚。既违令式,尤宜禁断。”[9]627这是我国历史上政府首次禁止民间角抵活动,其理由是“伤风害政”,角抵在当时人的观念中是“玩好不用之器”,“眷兹技乐,事切骄淫”,颇有玩物丧志的意味,因此政府下令禁止。

此外,竞渡靡费财力的现象在中唐以后日益突出。据《旧唐书》载:“江南风俗,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并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亚乃令以漆涂船底,贵其速进;又为绮罗之服,涂之以油,令舟子衣之,入水而不濡。亚本书生,奢纵如此,朝廷亟闻之。”[1]为使龙舟疾进,不惜以漆涂船底,又涂之以油,又以绮罗为衣,耗费不可谓不大,也引起了朝廷的关注,为此在元和九年颁布竞渡禁令。唐中期诗人元稹在探友经岳阳时,对元和九年的竞渡禁令大加赞赏,并写下《竞舟》一诗:“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买舟俟一竞,竞敛贫者赇。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积水堰堤坏,拔秧蒲稗稠。此时集丁壮,习竞南亩头。朝饮村社酒,暮椎邻舍牛。祭船如祭祖,习竞如习雠。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君侯馔良吉,会客陈膳羞。画鹢四来合,大竞长江流。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疣。习俗难尽去,聊用去其尤。百船不留一,一竞不滞留。自为里中戏,我亦不寓游。吾闻管仲教,沐树惩堕游。节此淫竞俗,得为良政不。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此州。此事数州有,亦欲闻数州。”[10]4465这首诗也提到了竞渡的耗财巨大,且荒废农业甚至无视生死,所以禁止龙舟竞渡是为了缓解百姓压力。

1.4 唐代体育项目规范化与宫廷体育组织的设立

唐代是我国古代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古典竞技体育逐步规范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竞渡、马球、翘关等项目在比赛场地、竞技规则等方面日趋完善。此外,晚唐时设立的“相扑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的宫廷体育组织。

1.4.1 竞渡赛事规范化 唐代竞渡的竞技性日益突出,唐政府专门规范竞渡竞技规则,并在竞渡比赛中充任裁判,同时还修建供观赏竞渡的亭廊。首先,为了竞渡的公平性以及夺标后的真实性,政府会安排裁判和观众以判胜负。杨夔《乌程县修建廊宇记》记载:“遇上已节郡有角揖之戏,郡守出观,则司戎者职其事,因乘小艇,往来以检驭不整。”[4]4272所以每到竞渡之时,地方官吏都要出场维持秩序,并派出小艇负责治安和裁判。有的地方官为了组织并观看竞渡,还修建专供竞渡时用的亭廊,如李绅《东武亭》诗序云:“亭在镜湖上,即元相所建,亭至宏敞,春秋为竞渡大设会之所。余为增以板槛,延入湖中,足加步廊,以列环卫。”[10]5477这种专供竞渡用的亭子类的建筑会修建在湖中,在江南地区较为常见。

1.4.2 马球赏格的设立与场地维护 唐代贵族热衷马球运动,马球竞赛也逐步规范,其表现之一是首次在宫廷马球比赛中设立赏格。“凡击球,立球门于球场,设赏格等。使放球于场中,诸将皆駷马趋之,以先得球而击过球门者为胜,先胜者得第一筹,其余诸将再入场击球,其胜者得第二筹焉。”[7]8222宫廷马球比赛按照相应等级进行赏赐,先进球者获得第一筹的赏赐,再进球者获得第二筹赏赐,赏格的设立提升了运动的趣味性,也刺激了该项目的发展。唐代马球是我国古代首次在体育活动中设立赏格。

唐代宫廷马球已经有专门的“打球供奉”与场地定期维护,如在《旧唐书·昭宗纪》中记载:“胤死后亡散并尽,从上东迁者,唯诸王、小黄门十数,打球供奉内园小儿共二百余人。”[1]1565这里的“打球供奉”就是宫里陪皇帝打球的球员。关于球场保养,在《唐国史补》中有记载:“唐宪宗问赵宗儒曰‘人言卿在荆州,球场草生,何也?’对曰‘死罪!有之,虽然草生,不妨球子往来’。”[11]42该史料从侧面说明球场需定期保养,主要是清理杂草。此外,唐代地方州司使院设有专门的球场。史云:“州司使院,备武厅球场。”[12]2330政府这一举措主要是出于武备训练的需要,打马球是士兵练习骑术的主要方式,而在地方州郡均设立球场客观上推动了唐代马球的繁荣。

1.4.3 翘关竞赛规范化 翘关的“翘”为举,“关”为城门上木头做的大门栓。翘关就是通过手臂的力量举起城门大木门栓。翘关在唐代成为武举项目之一,翘关的形制、竞技方式也逐步统一、规范。《新唐书·选举志》记载翘关的具体要求是“关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凡十举,后手持关距,出处无过一尺。负米五斛,行二十步。”[13]2146这时举的“关”不再是实用的城门门栓,而是为考试特制的木棍。这种木棍有一丈七尺长,直径三寸半,合格的标准是手持“关”的一端,共举10次。而在《唐六典》中也有记载:“举重谓‘翘关’,率以五次上为第,皆试其高第者以奏闻其科第之优劣。”[8]870翘关次数多少是科第优劣和排名的标准。

1.4.4 相扑朋的设立 唐代角抵一般在上元节、中元节和端午节这些大型节日进行,如《角力记》记载:“鄱阳荆楚之间,五月盛集,水嬉则竞渡,街坊则相搏为乐……观者如堵,巷无居人。从正月上元至五月方罢。”[14]58随着角抵的兴盛,晚唐咸通年间出现了专门管理角抵的组织“相扑朋”,《角力记》记载:“蒙万嬴者,自言京兆鄠县人也。唐僖宗咸通中,选隶小儿园蹴踘,步打球子,过驾幸处,拳球弹鸟,以此应奉。寻人相扑朋中,方年十四五,时辈皆惮其拳手轻捷。”[14]77蒙万赢因为角抵能力突出,得以加入相扑朋。相扑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官方角抵管理机构,这使宫廷体育从百戏中得以分离,同时也是宋代相扑军、清代善扑营的前身。

2 唐代体育治理的影响

2.1 构建中华法系运动伤害治理的基本模式

唐代以前,运动伤害治理在法理上存在一定缺陷,特别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竞技比赛(比赛双方明知风险)所发生的身体伤害一直缺少相应的罪名与法律条文。自《唐律疏议》颁布以后,我国古典运动伤害形成了完整的治理模式。《唐律疏议》对体育运动伤害治理模式包括三类:一是射箭、弹弓、投石等造成他人意外伤害的以“过失杀伤”来定罪,此类罪处罚较轻,可通过赎铜的方式减免罪;二是马球、角抵等对抗性体育活动的伤害以“戏杀伤”定罪;三是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争斗行为则以“斗杀伤”定罪。《唐律疏议》的这一治理模式为后世的《宋刑统》《元典章》《大明律》《大清律例》所沿袭。甚至周边少数民族立法也依照这一模式,西夏法典《天盛律令》中提到了关于相扑运动伤害的认定与《唐律》中“戏杀伤”的规定相一致[15]。可见《唐律疏议》的运动伤害治理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由宋至清,我国古代运动伤害治理的模式基本沿袭《唐律疏议》,这种治理模式对我国古代竞技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法系运动伤害治理模式与西方有显著不同。古罗马体育法承认运动伤害的“自甘风险”,并适用“无过错不承担责任原则”,投掷、角力、拳击等比赛导致的意外伤害都可免责[16],而中华法系的运动伤害治理并不承认“自甘风险”,不论竞赛双方是否自愿,只要出现伤害,施害方需承担责任。特别是“戏杀伤”罪的设立,使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始终难以摆脱法律制裁的阴影,这也是相扑、马球、枪棒等强对抗的传统体育活动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

2.2 我国古典竞技体育日趋规范化

唐代竞渡、角抵、翘关、马球等项目逐步从娱乐休闲发展为竞技比赛。在政府主导下,这些体育项目在竞技规则、竞赛场地、比赛奖励等方面都较之前更为规范。以竞渡为例,唐代以前,竞渡多为民间自发进行的比赛,各地规则不尽相同,唐政府通过派遣官员充任比赛裁判,修建观看赛事的亭廊以及在夺标处水面设置银瓯等奖品,进一步规范了竞技竞渡,之后历代竞渡竞赛基本沿用这一模式,如宋代竞渡比赛立官楮等赏赐于水上,由先到者获得的竞技模式就沿自唐代。同样,唐代对翘关、马球的治理也具有开创性的影响。翘关作为武举项目之一,其竞技规则和人才选拔标准都成为后世武举选拔的参照。唐代首次在马球比赛中设置赏格,这一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唐代以降,骑射、相扑等竞技性体育比赛均设置赏格,如宋代元丰时期弓箭手的赏格法:“给赐弓箭手马步射第一等银碗七两、绢五匹,步射及弩手第一等银碗五两、绢五匹,第二等、三等各第减三之一。”[17]7973“以赏格立等”成为选拔优秀选手的主要形式。

2.3 “相扑朋”的设立开创了宫廷体育组织的先河

唐代宫廷“相扑朋”的设置开创了设立宫廷体育机构的先河。唐代以前,宫廷体育常作为百戏的一部分出现,并未有独立的宫廷体育组织,其管理也沿用百戏艺人的管理模式。晚唐时设立的“相扑朋”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独立的宫廷体育组织,这一模式也为后世所沿用,宋代宫廷“相扑军”、元代的“勇校署”、清代的“善扑营”均以唐“相扑朋”为模板而设立。“相扑朋”不仅将相扑从百戏中分离,同时其职能也有了新的扩展,除娱乐外,相扑者还兼具宫廷护卫的职能。如宋代的宫廷相扑军,其功能除角力娱乐外,还需“扈卫祗应”,“军头司见阙准备等子、相扑打捍子共一十二人,系随从行在扈卫祗应”[18]3114。

2.4 开启以法令调控民间体育活动的先河

唐政府曾多次采用立法手段调控各类体育活动。在模式选择上,以赏令为主的激励模式是最为常用的治理手段,如唐政府为鼓励骑射、翘关等军事体育,通过“弓射赌物无罪”以及颁布《采访武勇诏》等律令鼓励弓射类体育活动。此外,唐政府通过立法建立长效体育激励机制也为后世所效仿。宋代就曾大规模推行射术赏令,通过立法建立长效赏赐机制,以调动将士进行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也让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国家军事体系之中。此外,唐政府为纠正竞渡靡费财力以及角抵“伤风害政”的现象,通过法令禁止民间开展这两项体育活动,这也开创了政府以“禁令”干预民间体育活动的先河。由宋至清,历代政府多以禁令控制部分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如宋乾德五年“禁民赛神,为竞渡戏及作祭青天白衣会,吏谨捕之”[17]88。又如元代禁角抵、攻刺法令,“诸弃本逐末,习用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19]2685。唐代以后,历代政府以“赏令”与“禁令”的交互式法令来引导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以禁令为代表的压制模式和以赏令为代表的激励模式成为体育治理的常用手段。

3 结语

综上所述,唐政府多次采用律令和行政手段干预宫廷体育、民间体育和军事体育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政府治理特征。唐政府的诸多体育治理措施颇具开创性,在运动伤害治理方面,《唐律疏议》首次全面、系统规范了体育人身伤害,特别是“戏杀伤罪”的设立,有效解决了对抗性体育活动产生的运动伤害,其立法原则、规范一直沿用至清末。《唐律疏议》不承认运动伤害的“自甘风险”,倾向于保护受伤一方,这也使得我国古代对抗性强的体育活动始终处于法律制裁的阴影之下,难以获得较大发展。此外,唐政府开启了体育赏令与体育禁令交互式调控民间体育活动的先河,这也成为之后历代政府调控民间体育的主要模式,与其后政府以禁令为主的治理模式相比,唐代以鼓励与规范为主,这也客观上造就了唐代民间体育宽松的发展氛围,使不少体育项目在唐代获得较大发展。

猜你喜欢
马球宫廷运动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知否,知否,马球运动的前世今生
宫廷珍品——孔府一品锅
第六道宫廷古法白米饭
不正经运动范
宫廷古法白米饭
新疆发现中国最早马球实物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王室成员掀起马球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