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基于“以生为本”的视角

2019-11-26 10:41慕鹤云
名师在线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人格心理

慕鹤云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宁夏银川 750001)

引 言

学校的存在是为了教育,而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作为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共性。班主任不能用单纯的管理办法来管理学生的日常与学习,而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方式[1]。“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提醒我们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要公平,要惠及所有的学生,注重师生平等。此外,“以生为本”的模式也同其他管理模式一样,需要教师在落实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不少高中班主任基本是以日常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如果班主任不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管理方法过于简单,不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很容易对学生产生心灵上的伤害。

一、“以生为本”的含义

“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需求和权益为根本。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一切落实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对学生的生本化、个性化和人性化教育培养。所谓“生本化”,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基础,通过设置恰当的成长目标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去感知生活,在集体生活中进行实践和思考,以此获得不同的生活与成长体验[2]。因此,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才、学生的安全、学生的健康摆在日常工作的首要位置,这样才能真正将“以生为本”的理念科学地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当好高中班主任非常不容易。教育的受众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冲动偏激的青年。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独立、批判与反叛心理增强,其处在情感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期,思想由不深刻到深刻的发展期,人格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裂变期。他们总想着逃脱对成人的依赖,打破家长的束缚,挑战教师的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难度和风险。面对步入青年时期的学生,班主任教师往往感到无奈、无策、无助。要改变这一现状,班主任理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益友更是良师

作为班主任,首要职责就是要管理好班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地理解和信任学生,培养和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面对学困生,班主任更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做到不歧视、不放弃,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班主任要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进行严格管理,并坚持两者相结合的原则。班主任要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得到相同的锻炼机会,享受同等的待遇,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班集体的建设当中。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同理之心,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拥有明确的人生方向,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使班级形成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使全班学生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身教早于言传

高中班主任只有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素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涵养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班主任对学生起到的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鞭策作用。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到各方面的细节问题,体现自身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好标杆,当好榜样。例如,做事要干净利落,做人要光明磊落、珍惜时间、按规办事、言行一致,给学生一个人民教师应有的印象。

班主任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学生人格的形成。孔子在《论语·子路篇》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教师这一行业的模范作用。为人师表,班主任的人格必须是高洁的。班主任教师的人格魅力源于自身的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统一,这就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懂得循序渐进,更要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给学生各种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因生施以教育

班主任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需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计划,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客观地看待事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一概而论。班主任应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和培养,挖掘每位学生身上潜在的闪光点。在向家长和上级反映学生的情况时,切不可采取“告状式”的语气和态度,要敢于为学生担责,主动做学生的引路人和保护者。

(四)坚持攻心为上

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心理素质是人素质结构的核心,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基础。高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是抓好学生的心理工作,激励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高中班主任要转变观念,实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给予帮助,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思想,努力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及良好的师生关系,致力于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生更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他们的想法比较偏激,不再一贯地认为学习是应有之义。所以,高中生的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要善于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状态和心理,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根据课上、课后的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观察学生的反映情况。个别学生的个性色彩较强,对班主任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和理解,所以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也十分重要。在了解了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后,班主任要及时地与家长进行反馈和交流。因为家长比班主任更了解自己孩子的秉性,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走出不良状态。

(五)研究先于实操

班主任应树立育人的“小专题”研究意识,结合班级实际管理工作中的难疑点,再结合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自主地进行分析研究,并将研究心得用于实践指导之中。班主任要努力建立班集体管理的“问题意识”,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结 语

班主任要对自身工作的专业化有深切的认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主动地学习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论述,努力掌握先进的育人理念和未来教育观念,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善于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中汲取学术营养。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人格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