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教育

2019-11-26 10:41倪佳燕
名师在线 2019年12期
关键词:物理核心实验教学

倪佳燕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中学,江苏苏州 215237)

引 言

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指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包含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对待事物的观念。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物理核心素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素养的产生

素质教育改变了原有的知识本位,主张一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最初的“双基”教育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这一切顺应了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全面发展[1]。三维目标增加了价值观与情感体验,更加重视教育的价值——育人,将重结果轻过程的势头削弱,为适应国家发展要求重点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更加完善了教育模式,它在理念中加入了实践性以及跨学科性的素养教学,让教学模式更多元、具体化,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真正的育德育人[2]。

目前,核心素养教学已在各国得到充分实践,各学校按学科性质的异同融入各种素养教学并实施跨学科关联方案。国内一些学校也不甘示弱,在教育教学中普及了核心素养的理念,并将其融入课程之中,以培养更多高品格的社会化人才。

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探究能力

(一)演示课

在传统课堂的演示实验中,教师是操作者,学生是参观者。这样的物理实验教学无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于此,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感受实验的过程,并充分转动大脑去思考实验的结果,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这样既可以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和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分组实验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物理实验,让其在活动中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并能提出相关问题,从而找到科学规律,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物理现象,这种方法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关键。学生只有会用仪器,亲自体会实验、接触实验,才能掌握灵活运用实验的技巧。在教学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实验的方向,让他们独立完成整套实验,不要一板一眼地指导怎么做这个实验。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交流,同时教师要给出点评,并提出相关问题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通过一系列实验,学生会对物理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在实验成功的那一刻,学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这样便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探究能力。

(三)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课程是锻炼学生的最好途径,其既能开发学生智力,又能将物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最简单的物理课外实验就是光学中的色散实验,在做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往水杯中放入透明清水,再找一张纸,将水杯放在纸上慢慢移动,让学生细心观察光的变化;或者用水面来充当镜面,让阳光照射投放至墙面,再来观察光的变化。这些在学生眼中都是奇妙的,他们会很好奇,这是什么原理,所以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就出现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一种现象可以用很多种原理来解释,想探究一个问题就要多思考,利用多种途径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要你多动脑、多去实践就会发现,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阳光、树木形成树荫的现象来设计物理实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树荫出现的物理现象。这些实践方法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其在实验中学会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积极提问,从而领会物理科学实验的奇妙之处。

通过这些实验教学,教师不仅完成了教材实验目标,也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将知识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从而懂得物理科学是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除此之外,实验教学还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对实际问题思考的能力以及对科学自主探究的能力。从课堂演示实验到设计分组实验再到课外物理教学实验,这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物理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涨。

三、在物理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的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有效融入核心素养

教育的价值是立德树人,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结果,并不重视过程,这与核心素养的本质相悖。核心素养强调突出学生主体,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是引导这一思想的首脑。因此,教师要改变学分制的教育观念,致力于发展学生素质。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丰富其思想观念,从而为社会培养综合型品质人才[3]。

在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学生可以不会做实验,只要能够应付试题就好”的观念,因此,就出现了实验课成为演示课的现象。而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实验价值观以及对实验过程的享受,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离不开物理教师优质的实验教学,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把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案和思想融入实验教学中。近年来,初中物理试题中增加了实验操作题,这就全面考查了学生实验课程的参与实践性,要求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实验课程教学。

素养教育主要体现在教育活动中,而课堂核心素养则需要教师钻研和梳理,只有找到好的切入点才能将知识与素养相融合。教师应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体现更强的可操作性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以人的发展为基准,结合课程性质深入多方面素养研究,让学科教学更有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实例、情境创设等方式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二)开发有效的实验教学,拓宽研究领域

要想积极开发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实践,教师必须参考借鉴各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的意识。在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简单的小实验做起,创新实验器材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动手参与的能力。小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使其产生创新性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学习国外跨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入方式,把核心素养融入学科课堂领域。核心素养要求对学科进行统整,不能机械地分开落实。所以,教师应拓宽教学领域、关注人文等多方面素养的培养,在自己学科范围内实现知识素养的连贯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合,从而形成教学内容综合、全面的实验课堂形式。

(三)兼用多方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效果

要想提高实验效果,教师就必须考虑周全,有些实验课程缺乏安全性,要借用某些技术来完成,如物态变化,可利用摄影再剪辑成视频让学生们观看;关于电流磁场方面,课堂实验就应借助其他技术,如相关新闻等,利用媒体传播内容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热情。同时,教师也可增加与物理实验相关的试题,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中的蒸馏水提取实验,在制取过程中会发现烧瓶与冷凝管中物态的变化,对此教师应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答题,他们会从知识中汲取相关答案并体会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实现物理实验的实用性。

结 语

总之,物理实验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与合作。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将学科与核心素养相结合,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责任等素养,还能实现育人本质,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物理核心实验教学
只因是物理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恩施州创新开展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大赛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留言板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