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学生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分析

2019-11-26 10:41陈洪林高灵芳
名师在线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师应高中语文素养

陈洪林 高灵芳

(云南省昭通市第二中学,云南昭通 657000)

引 言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下,教师应强调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重视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重视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以及多元化发展。因此,我们要从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建立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评价体系。挖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需求等各方面的潜能,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学习的信心,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策略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的主体过于单一。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评价及学生的综合评价很少被纳入具体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这导致教学评价缺乏实效性及多元化的特点。

第二,教学评价过于标准化及格式化。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科目具有生活化、实用性及人文性等特点,其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发散性。而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且标准化,其对学科的共性过于重视,而忽略了语文学科的个性化特点及教学需求[1]。高中语文教学过程过于把考试成绩看作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是与语文教学的目标及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第三,先前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过于固态化,教学评价过程缺乏长期的整体性规划,因而未能及时确定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学评价采用的是固定及单一的评价方式,这导致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流于形式,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作用及教学意义,且最终的评价结果也未能完全反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2]。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语文教学评价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学生素养提升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

(一)立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语文课堂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在考查学生能否达到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检验及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课程设计及教学过程的完善,促进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融入教学评价,将教学评价作为一个教学重点来看待及实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能深入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评价客观地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改进及完善自我,促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采用亲切的语言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评价,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强项。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调控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为获取知识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还能改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从而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制订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及教师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3]。

(二)制订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在高中语文课堂评价过程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教学引导者及组织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制订自我评价标准、具体的指标、评分标准或等级等,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势进行分析,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制订出适合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评价机制及标准。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4]。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指导组内成员对该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品及回答等进行评价。在互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均习惯以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方便学生在评价他人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客观的分析,达到评价他人、审视自己的目的。

(三)应用科学合理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评价语言的运用,改变传统评价过程中单一、枯燥且毫无新意的评价语言,多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的环节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立即否定学生或责骂学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首先,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积极性,以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思路思考及回答,随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学生能认真地思考和反省,客观地认识自己在学习、思考过程中的不正确之处,继而进行相应的改变及创新[5]。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改正自己的问题,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不再惧怕回答问题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最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其展现自己的长处,使其学会如何避免及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结 语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教学评价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意义及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带领下,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定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应力求在积极、正面、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中培养高中生的综合语文素养以及学习信心。

猜你喜欢
教师应高中语文素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早自习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