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古文教学实践初探

2019-11-26 14:58董承英
名师在线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古文小学生情境

董承英

(浙江省东阳市实验小学,浙江东阳 322100)

引 言

文言文的文字凝练且论述精辟,富有表现力,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结晶,能够让人深入思考。小古文是指适合儿童阅读的短小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包括文言小故事与文言经典句段等,也是中华文明的优质载体[1]。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不断深化,“小古文”悄悄走进了小学语文课堂。考虑到低中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特征,寻找适合的小古文,加强小学低中年级小古文教学,对提升小学生的古文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一、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增强小古文教学的趣味性

(一)在表演中体会小古文的生动形象

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恰当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要想让低中年级小学生学好小古文,教师在小学低中年级小古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能力水平与语文知识基础,找到适合的小古文,深入挖掘不同的题材,并以小古文的内容及其他教学资源为基础,科学设计用于辅助小古文教学的表演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品味学习小古文的情趣,体会小古文的生动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与掌握小古文,提升小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效率[2]。

以《敕勒歌》一文的教学为例,这篇小古文用简单的文字抒写出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描绘出了一幅水草丰富、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全文如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可以根据课文和其他教学资源,编创出一段用于辅助这篇课文教学的短剧。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对全体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小组合作探讨中深入了解这篇古文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让小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小古文的生动形象。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将这篇小古文的内容记在心中,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二)在续写中体会小古文创作的乐趣

鼓励低中年级小学生对小古文进行续写,不仅能检测其小古文学习的成果,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而这也是开展小学低中年级小古文教学的有效方式[3]。考虑到低中年级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年龄特点,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应重视续写式的教学,在比较与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结合生活经历去续写小古文,以激发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让学生在续写中体会小古文创作的乐趣,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根据文中生动有趣的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对这首古诗进行续写,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课文内容进行二度创作,如“续写‘惊了天上人’以后,事件的后续发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自主创作等方式对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大胆创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续写小古文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同时加强课堂上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在玩中学,给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运用的机会,以增强低中年级小学生创作古文的勇气和对学习小古文的自信心,促使小学生知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在背诵中体会小古文的韵律之美

从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适当地让小学生接触简单的小古文,借助小古文中表达精妙的词句与富有表现力的典故,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小学生的语言功底,让学生去真正触摸与感受汉语的无穷魅力。积累背诵是小学生学习小古文的重要方式,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教师应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背诵方法。考虑到低中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中国古代文字精练的优点,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寻找适当的小古文来开展教学工作,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让学生轻松有效地背诵积累文言文,在背诵中体会小古文的韵律之美,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文言文感受能力。

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

由于小古文的特殊性,以及教学模式与方法的传统性、单一性,部分教师普遍将小古文的教学重点放在理解意思上,其教学方式比较死板,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低中年级小学生而言,更是缺乏吸引力。与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相比,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更能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这也需要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充分考虑低中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符合低中年级学生知识与学习水平的小古文,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以情激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更准确地理解小古文的内容及其内涵,提升其感悟能力。

例如,在讲授《曹冲称象》一文时,根据小古文教学的需要,教师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将《曹冲称象》原文融入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对小古文的教学效果。《曹冲称象》原文中有一句“太祖欲知其斤重”,而“其”在古文中的意义及用法与现在有着明显差异,“其”在“太祖欲知其斤重”一句中是指巨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在《曹冲称象》一文的教学中应当多渠道挖掘其他教学素材,选取《西游记》中的“八戒饿,摸其肚,呜呜大哭也”“悟空怒,举其棒,打之”等两句话进行对比分析,构建辅助性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八戒因饥饿而呜呜大哭的可爱神情与悟空举棒怒打的精彩动作,加深学生对所学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广泛的古文阅读兴趣,促使低中年级小学生充分领略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二)图文结合开展教学

小古文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并且枯燥的文字难以激发低中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到新时期小古文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分层次、分内容设计小古文教学案例,根据小古文的具体内容选择相应的图片或视频,使单一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小古文的内容及重要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首古诗的内涵及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结合《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具体内容,选取一些与庐山瀑布有关的图片与视频等,利用图片或视频生动地展现庐山瀑布的壮丽场面;或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一幅表现自己内心想象的庐山瀑布的图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首古诗。

结 语

小古文教学能够使学生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低中年级小古文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适时引入表演与续写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背诵方法。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构建适宜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开展小古文教学,加深学生对小古文及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传承前人智慧,为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

猜你喜欢
古文小学生情境
绿豆发芽(小古文版)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称象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