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方法

2019-11-26 14:58张业春
名师在线 2019年19期
关键词:讲授图形概念

张业春

(江苏省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黄蒲小学,江苏如皋 226500)

引 言

几何图形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周长、面积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是学生提升自身几何素养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综合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几何图形概念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讲授的问题[1]。

一、从特点了解概念

在数学学习中,概念性问题相对具体且具有不可随意变动的性质。几何图形的概念虽然不能变动,但是几何本身的位置以及形状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对它的具体特征做出调整,让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变化以及体现出来的特征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对称”问题时,如果学生对对称轴以及垂直问题认识不够明确的话,那么在解题过程中对图形是否属于轴对称图形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需要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且有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做出具体判断[2]。

在数学学习中概念的讲述通常比较抽象,学生对于此项内容的理解程度也不高,记忆起来更是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可以从图形的表象入手降低几何图形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能在脑海中形成不同的数学景象,从而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列举桌面、大楼等具体实物,这些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的事物,所以他们会对这些事物有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亲切感,进而在学习中减少自身的抵触情绪,在课堂中表现得更积极、主动,这种列举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抽象概念转化为较为直观、具体的内容,从而对几何概念产生深刻印象,提升学习效果。

二、加强课堂中的实际操作活动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对抽象问题的感知能力较差,教师在课堂中如果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直接为学生讲授几何图形的概念内容,就很难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甚至会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增加在课堂教学中实际操作的比例,让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尺子进行测量,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对于二者的概念,教师并不用做过多的解释,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可以自己得出结论。再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你们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且不利用尺子,你们要如何操作?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充分发散自身的思维,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脑海中会形成一定的形象思维,从而对几何图形概念和特点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讲授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依靠单纯的语言表达很难将问题描述生动、具体,而小学生的空间概念不强,对三维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较差,因此,教师在进行几何图形讲授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做到直观、形象,可以将道具充分运用到几何图形知识的讲授中,以促进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帮助学生建立几何图形的概念。例如,在教学《等腰和等边三角形》时,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相关的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具体的观察并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观察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学生在观察中没有发现的特点,教师应该及时予以补充。

教师也可以利用比较的方式将之前学习过的图形和现在课堂中学习的图形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差异中对将要学习知识的概念和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道具的运用可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从而使学生更快速、牢固地掌握学习到的知识。

四、运用联系的方法学习几何图形问题

几何图形概念之间的学习存在着密切联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讲解几何图形概念的知识时,教师应该尽量避免进行片面、孤立的讲解,要注意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学习体系。例如,在讲授《梯形》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容引入其中,当学生存在疑惑时,教师可以将原来学习的图形进行切割,然后再将图形拼凑、还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图形之间存在的联系,并将之前学习内容和现在的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再如,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等腰三角形进行切割,变成等边三角形,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二者的不同有更深刻印象。

五、联系生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很多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发现几何图形的特点。例如,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汽车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会积极回忆自己印象中的汽车,想象汽车中都包含哪些具体的图形。这种方式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构建系统的几何学习体系

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很多概念性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应该注意区分,如果对几何概念的记忆出现偏差就很容易将几何图形弄混淆,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混淆概念的情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不同几何图形的概念性知识进行类比,让学生对不同几何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彼此之间的区别。例如,在三角形的测量中,学生很容易混淆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在测量之后列出一个表格,在表格中写出二者之间的具体区别,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分类,从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在完成表格之后,教师再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系统的回答。学生只有在明确不同几何图形存在的概念差异后,才能用联系的观点建立系统、科学的知识学习体系,进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水平。知识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清晰地掌握学习过的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学生再遇到一个几何图形的知识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与其相关的知识。

结 语

总之,几何图形概念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该重视几何图形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讲授图形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数学课堂“限时讲授”教学策略
分图形
古代的时间概念
找图形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浅谈数学课堂讲授的时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