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为本 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杨柳青》教学随想

2019-11-26 14:58
名师在线 2019年19期
关键词:杨柳青扬州笔者

周 华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江苏扬州 225200)

引 言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丰富,课堂气氛越来越轻松、和谐。但在这些方面,有多少看似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这需要引起教师们的重视和思考。笔者就苏教版四年级《杨柳青》为例,以音乐为本,对激发学生音乐审美表现的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展开了探索。

一、激发兴趣,注重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课堂伊始的导入教学,是音乐课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导入,会让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充满向往,也直接影响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效果。因此,一堂好的、学生喜欢参与的音乐课,一定会有精彩的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法是笔者经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首先让学生具体感受与课题相关的情境,其次在特定的氛围中展开学习,收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例如,在教学《杨柳青》这一课中,笔者首先播放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节目的片头曲视频,学生立即被歌曲中那熟悉的扬州方言所吸引,倍感亲切,自然地进入了想说方言的氛围中。然后笔者以下列方式介绍新课程:“作为扬州人的同学们,你们的扬州方言说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谁能用咱扬州话读一读?”有趣的家乡方言读歌词导入活动,既为学生接下来的歌词学习埋下了伏笔,又瞬间让他们自然地融入生动的民歌学习氛围中,课堂效果非常好。

二、以音乐为主,注重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它是激发情绪的催化剂,可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利用情境创作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课件播放背景音乐、电影、动画等[1]。

例如,在教学《杨柳青》一课时,为引导学生尽快融入民歌情境,乐于学习、表现歌曲,拉近学生与方言、学生与民歌、学生与教师的距离,笔者带领学生听扬州百姓的身边事(电视节目方言说唱主题曲)、看扬州风情(扬州特色、风光视频)、过扬州桥游戏(探究式完成歌曲一字多音的学唱),以及教师表演唱、师生接龙用方言唱歌等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浓郁的平常事、身边景、家乡话的情境中,掌握了歌曲的演唱风格,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采用灵活的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音乐教学方法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内容所设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必须首先通过音乐和身体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反思能力。该理论表明,音乐具有动态特征,应加强音乐与身体运动的联系,可用点头和其他动作来感知和掌握音乐的节奏[2]。

例如,在《杨柳青》的教学中,多音调是这首歌的难点。所以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探究、演唱不同乐句中的“一字多音”乐句:(1)你能找到双音桥吗?(2)你能带领同学们唱一唱吗?(3)还有“一字三音桥”你们发现了吗?(4)你能试着唱一唱吗?等等。通过引导学生加入声势动作辅助演唱,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演唱歌曲的一字多音,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有趣的小组“过桥”视唱游戏法,既避免了枯燥、单调的师生听唱歌曲学习,又能使学生体验和感受团队探究与协作学习的乐趣。

(三)运用精妙的课堂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音乐学科,由于其音乐性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教师需要用更复杂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用教学语言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不同年龄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教学语言[3]。

例如,在《杨柳青》一课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民歌中的衬词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个别学生借此顽皮嬉笑,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笔者这样说道:“刚才很多同学聆听歌曲时,笑了,是觉得歌曲中有让你们觉得有趣的地方吗?同学们知道吗,其实,正是这些有趣、充满生活气息的衬词表现了咱们扬州民歌的特色。它们并没有具体含义,我们把它们称为衬词。为什么歌曲中总是出现这样的衬词呢?待同学们唱完以后,老师再慢慢地告诉你们,好吗?”笔者认为通过这样的语言处理,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将更加全面地学习歌曲,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生动的合作创编

在音乐教学中,笔者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在欣赏完《杨柳青》的合唱后,鼓励他们分组合作,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性地对歌曲演唱形式进行创编,只见他们有的借鉴奥尔夫节奏方法,为歌曲伴奏创建一个身体动作,有的使用单簧管合奏来表达歌曲……在这种自制和自我实践中,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的“工作”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获取了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此时,教师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服务者(播放音乐,组织比赛等)。

三、以生为本,注重评价方式的有效性

课堂评估是指导学生更准确地学习知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工作。音乐课程的分数不能以书面形式完全计算。不准确的音乐评估方法可能会扼杀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渴望和兴趣,并导致音乐教育误入歧途,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了。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士。其宗旨是教育人,在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发展个人专业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掘音乐的魅力。在实践中,笔者探讨了程序性、主观性和显著性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通常的累积评价方法、合作绩效评价方法和特殊显示评价方法。面对学生兴趣盎然的创编,笔者提出“没有对错,只有更好”的口号,鼓励学生就同学们的创编表演进行实际的评价,或提出完善的方法。总之,评估的基础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使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在课堂上使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 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音乐教学中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围绕音乐要素,以音乐为主线,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才能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达到高效。

猜你喜欢
杨柳青扬州笔者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Politeness in Language
喜气吉祥的杨柳青年画
“扬州绒花”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