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11-26 17:57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焦振宙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34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事物美的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 焦振宙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他们喜欢发现美的事物,当今的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对学生知识素养的培养,殊不知,学生的审美素养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小学又是学生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小学美术课堂也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绝佳平台,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接下来我将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略做阐述。

一、兴趣是基础,要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小学生由于理解能力不高,对过于书面的术语难以接受,因此,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要尽量使用直观、浅显的语言,方便学生接受与理解。老师还要尽可能地将所教内容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他们更易感知知识的直观内涵。现在的小学教育有这样一种情况,总是老师一手掌握教学节奏,占据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将知识填塞给学生,这是抹杀他们学习兴趣的一大元凶,老师要努力避免。例如,在苏教版美术教材第一课《走进大自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大自然里有哪些颜色?哪些事物具有这些鲜明的颜色?一年四季,每个季节各自富有特色的颜色是什么?这些贴近于学生生活,并且可以让学生有所感知的问题,有效地激发了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相互尊重、平等以待的关系

老师在中小学生的心目中总是高高在上,是值得尊敬与敬畏的,这就难免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隔阂,无法自然、亲近地交流,也不能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心想法。如果老师教学时过于严肃,一本正经,那么,学生对老师可能产生畏惧的情感,更别提会与老师主动分享审美经验,表达审美情感了。由于老师的美术知识丰富,生活经验也比学生丰富,所以在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主动打破这种僵局,主动和学生交流探讨,通过对学生的启发,挖掘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材第二课《七彩生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主动地先将自己家庭中的装饰展示给同学们,告诉同学们自己对色彩的感知。比如,在色彩搭配上自己有何喜好与见解,接着,老师可以询问同学们家中的装饰,他们喜欢什么色调的主题,会怎么装饰自己的房间。在分享交流中,师生之间就能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慢慢地,老师便会留给学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印象,学生感觉得到了老师的尊重与认可,也能更加大胆地与老师交流,分享审美体验,请教审美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

三、提高教学质量,鉴赏经典作品,分析艺术手法

美术课堂中肯定少不了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老师要选择适合小学生接受的艺术作品,经典而又不脱离小学教学,最好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方便他们感知艺术作品中的美。在赏析经典艺术作品的时候,老师要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引领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欣赏艺术作品,挖掘出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是一幅画的架构,调色、色彩的搭配,颜色的对比,可以是一张照片的拍摄角度,画面结构,老师要在美术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正式的美学知识。

例如,在小学美术教材第十课《秋天来了》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同学们展示描绘秋天的画作,然后首先询问学生: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是什么感觉?是感受到秋天的美丽还是萧瑟?是舒畅还是冷清?老师在倾听完学生的看法之后,可以带领学生深入鉴赏这幅画作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段,作者在这幅画中运用了什么方法给了你看到这幅画时的种种体验?在分析完总体结构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画作的细节,比如,画中树叶的脉络,树枝的状况,天空上白云阳光的状态,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秋天来了”这一特点的。通过整体与细节的透彻赏析,学生的创作技巧、创作灵感还有表达手法都会得到大幅提高,通过对优秀经典艺术作品的鉴赏,学生的审美素养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最终能够做到厚积薄发,审美素养突飞猛进。

四、鼓励学生留心生活,关注自然

大自然中蕴含着数不胜数的美,她聚集了世间之美好之物,她是人的灵感宝库,学生可以在大自然中培养发现美的能力,丰富自己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情感,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抓住郊游的机会,走进自然,发现自然中的美。美的事物无非就是使人看了感觉心情舒畅愉悦的事物,老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所喜爱、感觉舒畅、开心的自然景物,还可以组织写生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所喜爱的美的事物画下来,画的事物可大可小,大可大到一棵树、一座山、一条河流、一朵白云,小可小到一棵草、一滴水、一颗石子、一只瓢虫等。让学生留心生活,走进自然,发现生活和自然中的美,并且让学生通过绘画等方式,将美术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将美术知识作为感知美、表达美的工具。在每一次的观察感知、记录体验中,学生对美的洞察力、感知力会得到大大提高,在每次举办完学生活动之后老师还可以组织作品展示交流活动。一个事物的美是多方面的,而每个人又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角度,每个人都能发现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的美,老师组织这样的展示交流活动,给了学生更加全面、多角度、多方位的发掘事物的美的机会,将自己的审美情感和他人的审美情感相互交融,从而有效培养了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能力与品质,它不仅给人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还能帮助一个人完善人格,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领悟到生活的可爱,从而能使他更加热爱生活,这对一个人的整个人生都是影响深远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这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相信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事物美的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美好的事物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另一种事物(组诗)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