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2019-11-26 18:18刘其科
甘肃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成员意识活动

■刘其科

(金塔县第四中学,甘肃 金塔 735300)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工作并不是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就可以取胜,而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团队精神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学会合作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一样,理应成为当今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发现部分学生小组合作中学习的热情不高,有的不认真去思考问题,有的不认真倾听,有的不积极发言,有的看似讨论得很热烈,但汇报展示时回答问题却不着边际,甚至装聋作哑,致使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小组合作的预期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强化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策略

1.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其成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的土壤。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表情过于严肃,无论教师怎么鼓励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积极性都不高,课堂上就不会出现那种积极配合、积极展示的活跃场面。而如果教师面带微笑,对学生和蔼可亲,学生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得很大胆,能积极投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回答问题也会出现跃跃欲试的场面。

2.从起始年级就要重视小组合作建设。许多老师都有同感,同一班学生,年级越高回答问题越不积极,年级越高对小组合作越不感兴趣。“习惯成自然。”我们如果从起始年级就给学生建立“组”的概念,让学生养成善于和小组成员交流,善于听取小组成员的意见,善于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小组当作自己的心灵港湾。年级高了,自然觉得自己脱离不了小组这个集体、这个家。

3.要多关注班内一些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愿与同学多交流、性情孤僻的学生。教师在平时要和这样的学生多谈心,鼓励他们打开自己的心扉,并且要安排一些性格活泼开朗的学生去帮助他们,多给他们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找回自信,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在小组内有一种归属感,提高小组合作的参与率,又会对他们今后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4.班级当中要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活动往往能让班集体焕发出生命力。竞赛活动中,小组成员往往显得相当活跃,为了小组共同的利益,他们会开动脑筋,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探究中去。

5.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快乐。物质上的奖励固然有效,但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由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变,在学期评优树模当中对于乐于展示的学生给予和学习成绩好的“三好学生”同等荣誉,相信学生一定会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去,乐于展示,更有助于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6.小组合作学习时,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问题设计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来,容易挫伤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设计得过于简单,学生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来,就失去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这就像摘苹果一样,苹果太高了再怎么跳也摘不到,学生会失去信心;而苹果太低了一伸手就摘到,学生也体验不到劳动的快乐。因此,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至关重要。

二、在小组合作中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策略

1.制定小组奋斗目标和小组成员个人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学生在学习和其他方面才会有动力,才能在小组活动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小组合作中既要讲求合作又要讲求分工。分工一定要明确,责任要到人,要让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小组就如同一台机器,每个小组成员就是这台机器的零部件,如果一个零部件出了问题,这台机器就无法正常运转,促使每个小组成员都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在小组合作中顾全大局,人人出力、个个争先,打赢团体仗。

3.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有利于小组合作的平台,留给学生小组合作的机会。班级组织开展的一些活动,教师不能大包大揽,如一些文体活动,学生本身参与的积极性就比较高,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策划编排。

4.要多开展以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自开展素质教育以来,学生的活动多了,如科技制作活动、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社会调查活动,我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并且在小组之间展开评比,培养小组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思想意识,增强集体观念,打造一个利益共同体。

小组合作是现代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使用、管理和评价机制需要我们不断去完善,我们一定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今后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成员意识活动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