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手巧

2019-11-26 10:08高春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泡泡西瓜美的

高春林

幼儿在低幼时期就喜欢撕撕、画画,比如看到抽纸或是卫生纸他们会把它撕成一条一条或是一块一块的;看书时有时也是这样,将书撕成一片一片;或是看到笔就会拿起来在可以够到的地方(墙或者是纸)大挥手笔,并向成人咿咿呀呀述说着自己的成果,这也许就是他们的创意之作,或许我们成人还不能够完全明白他们的意图,甚至我们会以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认为这是在搞破坏。其实不然,这就是他们用一种自己能够达到的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想法与感受,他们独有的笔触和动作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这就是他们的创意萌芽之初长成。

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保护好孩子们的创意之举,和他们一起发现生活之美,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之表现出来,使之更加生动,从而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近两年的创意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让我和我的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在生活中感受创意为他们带来的乐趣与奇妙,让孩子们的手更巧,心更灵。

一、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感受和欣赏美

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因此,在生活中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比如在小班开展“夏天”的主题活动时,幼儿对晚餐时吃的西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会边吃边和伙伴们聊我最喜欢吃西瓜了,西瓜甜甜的,可好吃了……于是我便将又圆又大的西瓜拿到班里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让他们说说一整个西瓜的样子,外皮有什么样的图案,颜色又是怎样的,然后在将西瓜切开,观察切开后的样子并说说像哪些图形等等,一步一步幼儿都瞪大眼睛看着,这样幼儿对西瓜的形状:圆形到椭圆形到半圆形再到三角形;颜色:深绿色浅绿色的瓜皮、红红的瓜瓤、黑黑的瓜子等等有了更全面、直观的了解,直到最后品尝西瓜。整个过程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的机会,发现了西瓜的美,从而为幼儿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提出了让幼儿“多到大自然中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经验”。在“春天来了”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会带领幼儿到幼儿园的院子里、在我们的小区里转一转,看一看,幼儿会发现柳树长出了嫩嫩的、绿绿的叶子;迎春花的花是黄色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美,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和欣赏美。还有在生活中,我会支持幼儿收集喜欢的物品并和他们一起欣赏,在中班开展的“马路上的汽车”主题活动时,我让孩子们带一辆自己最喜欢的汽车玩具,利用谈话活动时间或是区域活动时和他们交流,大到汽车的形状小到汽车的车轮方向盘车座等等每一个部位、每一个图案、每一个颜色都不放过,让幼儿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表达着自己对汽车的理解,感受着汽车形之美,色之美等等,从而让幼儿获得了美感的体验。同时我还会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多种艺术作品。在创设、美化班级环境时,制作了各种手工作品供幼儿欣赏,尤其是以纸杯为主体材料制作幼儿大象、小花、天鹅、企鹅、小娃娃等手工作品,这些手工作品幼儿都非常喜欢,并愿意和同伴一起讨论和交流彼此的感受,让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也为创作活动积累了经验和素材。

二、一物多用,变废为宝,唤醒幼儿独特感受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幼儿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会发现原来生活中的瓶瓶罐罐、纸纸卷卷、杯杯盒盒还可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物品,在小班“小鱼游来了”的活动中,我们选择了包裹快递的塑料泡泡纸,首先老师将泡泡纸剪成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然后让幼儿用颜料将三角形的泡泡纸涂色后晾干并进行粘贴,池塘里的泡泡鱼,让幼儿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在“筒筒遇到泡泡”活动中,同样是用泡泡纸制作,教师引导幼儿先在泡泡纸上图上颜料,然后拿着纸卷在已经涂好的泡泡纸上滚一滚,瞬间纸卷上出现了彩色的泡泡,幼儿为此惊奇不已,感觉就像变魔术一样妙不可言,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在老师们的巧妙运用下变成了孩子们创作的“宝物”,唤醒了幼儿独特的感受。

三、做孩子们的支持者和欣赏者

《纲要》中幼儿的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表达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倾向。”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原因比如生活经验积累的多少、技能差异、理解感受差异等等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会各有特点。其实正确的美术评价,不但会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是发现其潜能和特长,从而帮助幼儿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快乐成长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在讲评过程中注重站在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讲评,从幼儿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用心感受、耐心倾听,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或是在创作过程中值得称赞的地方,保护幼儿的创造力。比如在“秋天的色彩”这一主题活动中,在讲评时有的幼儿作品没有很突出的特點时,我在指导过程中发现他是一边唱着歌一边创作的,而且歌的内容“彩色的世界真奇妙”和创作内容是一致的,这说明他在创作过程中是很快乐的,在讲评时我会说“宇宇小朋友今天变成了一个歌唱家在画画呢!”让讲评更有趣,让幼儿产生了更快乐的体验。还有在幼儿制作西瓜时,把西瓜子画得整整齐齐的,在和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得知西瓜籽和小朋友一样正在站队准备出去玩呢,于是在讲评时,我会和孩子们瞬间变成一粒粒的西瓜子一起蹦蹦跳跳,使幼儿的评价更活泼,让幼儿在蹦蹦跳跳中感受到老师和小伙伴们对自己作品的肯定,从而增强幼儿继续大胆创作的欲望。

总之,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教师只有尊重幼儿的想法,理解幼儿的感受,支持幼儿的创作才能让孩子们的心更灵手更巧。

猜你喜欢
泡泡西瓜美的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巨型泡泡
大小西瓜
当夏天遇上西瓜
巧切西瓜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