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9-11-26 13:40刘志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言文词语文章

刘志文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学生学会理解记忆,通过熟读熟记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一篇文章三翻四次的诵读,文章的核心语言就会逐渐融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關键词:语文教学 记忆 背诵 阅读能力

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必须具备的能力,它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考试中,也体现在以后的交际,工作中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养成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

课文后面有练习题或“想一想”,这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训练的形式,学生就要在读书的过程中,采取勾画、批注、思考等方式,把抽象的思维过程变为摸得着、看得见的具体操作。久而久之,学生一旦养成了边读边想的习惯,就会提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时要学会圈圈画画。在初次读课文时,要用符号在书上圈、点、勾、画,边读边想动笔,用符号标段落、生字、新词、中心局等。同时要善于用工具书。对圈画出的词语、句子等,在文中找出,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对还不理解的应利用工具书来帮助解决,也可以问老师。

二.善于大胆提问、质疑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必懂的词语和句子,要大胆提问,大胆质疑。当然,提问得建立在多思的基础上。有疑问自己不去想便问,即是得到正确的答案,其印象也未必深刻有时学生提出疑问是由于没理解词、句的意思,或读书时没有认真思考,其实,只要看看词语注释或细读几遍,动脑想一想,一般就能弄了。

三.引导学生通顺阅读,加强语感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对语言感知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情感和共鸣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意义,况且,语言感知能力是学生阅读的动力,学生具备语言感知能力往往会更喜欢阅读,更能静下心来阅读。

四.引导学生精细阅读,激发情感共鸣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成长期,敏感多疑,思绪逐渐复杂,情感逐渐细腻,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避免禁锢学生思维、造成呆板学习的后果;其次,教师要多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阅读,逐渐养成日常阅读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有感情地阅读,对文章内容、文章情感产生共鸣;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精细品读,学生必须对重点的词语、句子、段落反复咀嚼品味,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精细阅读要求学生围绕文章的中心反复品读,并找出关键问题的线索和答案。在精细阅读中,学生要围绕关键词句和人物事件线索等着重思考和品味重点语句,并进行对应的分析和理解,以此提升阅读感悟能力。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默读文章,默读会帮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避免分神,更容易发现文章的内涵和深意。

五.引导学生理解记忆,熟背文章

很多学生视背诵为一项苦差事,其实那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到正确的背诵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学生学会理解记忆,通过熟读熟记的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一篇文章三翻四次的诵读,文章的核心语言就会逐渐融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初中语文含有部分文言文,理解阅读文言文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复杂又耗时,但一旦对文言文有了深刻的理解,背起来显然就会快很多。

六.创新阅读形式,自主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阅读教学任务,确保每一名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够有所提高。教师可以抽取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轮流朗读文章,并就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进行思考和解说;还可以开展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好选取适应年龄的文章、书籍进行阅读、思考,并相互分享、相互摘抄、相互理解。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推荐好书,并且布置相应的任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充实课余生活,提高阅读水平。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在学习语文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能力影响着学生的语文理解水平和作文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多阅读,多实践,达到熟练程度,循序渐进地就能提高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郭城镇华峰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词语文章
文言文阅读专练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词语积累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