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策略分析

2019-11-27 07:05陈国珍
名师在线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师应数学教师

陈国珍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柏树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教师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干预有利于维护课堂的秩序和整体性,从而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通过有效的干预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的疑惑,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1]。然而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干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分析作为研究课题,将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小组分工不明确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过于简单,只是敷衍了事,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不需要小组合作和探究,学生自己便可以独立完成,这样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有些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时没有明确的分工,学生存在重复和不作为的现象,这阻碍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作用。

(二)教师干预以单个学生为主,局限于纠错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没有面向所有学生,而是关注单个学生中在学习存在的问题,缺乏对小组交流的指导和评价。教师在小组学习中只限于纠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进行深入思考,从中获得启发。

(三)教师干预时机不恰当,教学缺少反馈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的干预没有把握好时机,存在过早或过晚的问题,在学生有疑问时不能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教师干预后缺乏教学反馈,没有关注学生的教学情况并进行教学反思,也没有调整教学计划,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教师干预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教师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的干预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仍然以自身为中心。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固化了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无法感受到齐心协力突破数学重难点的乐趣。

二、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有效措施

(一)巧妙设计问题,明确小组分工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巧妙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并且把基础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层层设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使其不仅能够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探索和解决问题。教师应该提出实验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来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此外,教师应明确划分小组合作学习的工作内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初中人教版《整式》一课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单项和单项系数的概念和次数,让学生快速确定单项系数和次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教师应该巧妙设计问题,如“小明每月从零花钱中省下十元捐给希望工程,那么小明一年的捐款额是多少?”这不仅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而且为下面数学教学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也体现出情感价值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立足于开放课堂,明确规定四人一组的分工,一人回答问题,一人记录数据,两人计算。这样可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作用,掌握小组合作和探究的基本知识,提高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师干预要以小组合作为主,加强引导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应该把重心放在小组合作上,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考虑,而不仅仅是观察个别情况。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指引,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2]。当个别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号召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以提高小组合作的独立性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仅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要注重指导学生突破难点和重点,在启发的基础上使其深入思考问题。

例如,在教学初中人教版数学《有理数》一章时,教师应该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与概念,知道有理数的知识是生活所必需的,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运用新知识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干预时应优先考虑小组合作,并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启示,引导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师干预要把握好时机,重视教学反馈

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抓住机会进行干预,动态跟踪小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在学生讨论的前后,教师都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并且解决他们的疑问,高度注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能解决的重要的和困难的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教学反馈,不仅要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不断鼓励学生进取,在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计划和小组合作形式,以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教学初中人教版数学《垂直线》一课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探究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归纳概括、交流等步骤,进一步发展空间概念,准确运用几何语言表达能力,理解垂直的两条直线的概念、性质和绘制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及时给予适当的指导,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计划,同时应该表扬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的学生。

(四)小组合作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快转变教学角色,不要把数学课堂视为教师的一言堂,而要营造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革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清除认知障碍,但是不能直接干预学习,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独立学习,不断解决问题,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魅力。

结 语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中有效的教师干预要求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明确小组分工,把重心放在小组合作和加强引导方面。教师应抓住机会进行干预,重视教学反馈,让小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猜你喜欢
教师应数学教师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错在哪里
生物教师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