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9-11-27 19:49肖汉元
名师在线 2019年34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理念思维

肖汉元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实验小学,福建漳州 363600)

引 言

由于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也就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为了降低这门课程的难度,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把握教学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尽心尽力为学生提供指导,逐渐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

数学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的数学教学,往往存在课堂教学时间少,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联想、理解、应用能力较弱的问题[1]。在数学课上,教师为了在课堂上节省时间,赶教学进度,会让学生在课下预习知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动、自我约束能力有限,课下难以静心学习,往往无法完成相应的预习作业。到了课堂上,教师因为赶教学进度而直接讲解新知识,导致学生的思路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会对学生接下来学习新知识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班级内学生两极分化。为了让学生学好数学学科,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重新设立数学目标。教师应为每位学生提供指导,保证每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受到重视。这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以学生为本,竭尽全力帮助每位学生,从而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二、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方法

(一)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

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也不一样,这造成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出现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按照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2]。只有做好了这一准备工作,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只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而不是教师教课、学生学习的重点。教师如果只注重学习书本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虽然在短时间内影响较小,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也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因此,教师应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融入数学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下一阶段的内容,为今后学习难度更高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思考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思考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分割法计算多边形面积。同时,教师也要联系实际,运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加深记忆,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模型、多媒体、道具来帮助学生创新,使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其他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式。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数学课堂的氛围往往比较严肃,在数学课上,大多数学生并不活跃,这是由于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导致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思想会变得死板、不懂得变通,将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数学教学理念,教师要改善当下的课堂氛围,努力为学生营造温馨、轻松、活跃、团结向上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才能有效缓解学习压力,解放天性,使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提高理解、掌握、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四)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一味地讲知识、讲例题,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独立思考,更不会举一反三地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想要认真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担当指引者,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第五章《圆锥与圆柱》一课中,经过了第三章《圆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圆的基本知识。教师可以先讲解圆锥与圆柱的性质和要学习的知识点,再引导学生通过圆的知识,发散思维,独立思考,学习有关圆锥与圆柱的知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学自讲,针对学生薄弱之处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

(五)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虽然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教师还需要加以辅导。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认识》一课中,圆是一种新的图形,学生初次学习圆的相关知识,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教师需要借助教具和日常生活中的道具,帮助学生理解圆的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先教给学生用圆规画圆、剪圆,让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图案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和特征;其次,教师指导学生了解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理解π的意义,计算圆的周长;最后,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圆的面积的相关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应放在课下时间,课上应以教师解惑、师生讨论为主。同时,教师也要监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做好指导、讲解和监督工作,避免学生因自觉性不足而耽误学习。

结 语

本文对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贯彻于数学课堂的必要性、如何具体实施进行了讨论。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融入数学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努力,而且需要学生的大力配合。以人为本理念不仅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所帮助,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只有将这一理念深入贯彻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将学生培养成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理念思维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思维跳跳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