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9-11-27 19:49吴存明
名师在线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吴存明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东庐小学,江苏南京 211200)

引 言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全国各地掀起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浪潮,从理论改革到实践改革都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态势。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成果有目共睹,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下面笔者将简单介绍“学案导学模式”在当前教育环境中的实践和反思。

一、课前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上学生代替教师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一改之前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突出学案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重要作用,旨在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学生协同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探讨的模式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而愉悦。

(一)明确教学目标

学案导学的主要模式和组成部分包括学案的策划和设计。上课之前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和试验,下课之后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视野拓展,分享交流教师语录以强化重点知识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秉承以人为本的宗旨,弱化教师的决定性作用,增加课堂的不确定性因素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而不失严谨。教师授课之前,需要组织学生对将要教授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预习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对课本进行无差别阅读,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材中具有科普性和趣味性的内容进行提前阅读,并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汇总,在自己查阅相关资料后依旧没有得出答案的问题等到课上教师进行整理并讲解。这样的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听课时也会更有针对性,并且也可以让教师在授课时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学生展开自学

教师根据教学经验结合学生课前预习中的问题汇总给出更具有针对性且更加高效的学案,学生可以根据学案进行自学。学案在自学过程中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学案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自学效率以及自学质量,一个好的学案导学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学案必须简洁明了,简洁是指在学案上要完整且清晰地呈现出该课程的知识架构,主次标题分明,重要内容用明显的字体与其他内容区别开来。要注意学案不应过难,应该点到为止,具体细节问题需要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其次,自学学案包括对过往知识的复习与检查。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刚刚学过的知识忘记得最快,而此时学习新的知识无异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在新的知识中穿插刚刚学过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避免遗忘。

最后,一份优秀的学案导学更要辅佐以教师的讲授,因为在自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以及学案的不足之处导致的方向偏差,需要教师进行知识点的穿插以及学习方向的纠正,穿针引线地进行知识点的串联以及点明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把学习的主动性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中辅助教师展开系统教学

(一)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虽然学案导学模式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作用,并且相对弱化了教师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但是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削弱,反而成为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所在。自学并不能满足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所有要求,必须将师生的交流贯穿其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默默影响学生。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关于知识内容的问题,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主次意识有待提高,而在早期的教学中教师的关键作用之一便是将这些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技能以实践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习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清晰的逻辑思维方式。

(二)教师引导展开课外练习

课外练习是检验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可以有效解决“听懂了”但是“不会用”的尴尬处境。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知识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数字的敏感程度都会得到提升,是一个提高自身数学素质的重要步骤,从而避免了学生“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教师同课程组一起编写、查找有针对性的题目,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由浅入深,为学生量身定制,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课后引导师生进行教学反思

(一)“学案导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为之后数字计算打下基础的重要时期,学生对数字的理解深刻与否以及在这个时期的基础是否牢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以及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是众多小学数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与刚进入小学的学生不同,作为授课对象,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计算能力,面对多变的数字组合不免会感到恐惧,因此,在这个关键时刻如何能帮助学生激发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至关重要[1]。

在此段课程告一段落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教学质量、教学过程顺利程度、学生接受程度的反思,细心留意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进程方面的情况,并且定期开展教学情况调查,发现学案导学模式的优缺点。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虚心接受各方面的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应该更加敏感地认识到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和偏差,并采取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

目前,全国各地中小学都逐渐开始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学习的主动权逐渐交还给学生,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好奇心和活力都处于最旺盛时期的小学生来说,学案导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

(二)“学案导学”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

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之前教师辛辛苦苦地讲授一整节课,学生能够快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的知识技能少之又少,而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推动之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迅速提升,对数字世界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大大提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且可以灵活运用。与此同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为以后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探索更光彩夺目的数学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对于教师来说,新的教学模式表面上减轻了教师部分的工作量,其实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锻炼了教师的总结能力,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对改善师生关系也大有帮助。

结 语

学案导学的实践在实际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更是符合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目标的有效举措。虽然在推广过程中,有些地区和学校难以一时适应新型模式的改变,但在教学实践中学案导学模式肯定会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使用,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