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七十年,奋斗新时代

2019-11-27 04:15张宁娟
中国德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时代研究

张宁娟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此时,回顾德育七十年曲折辉煌的发展历程,的确是德育研究者们的一种学术自觉,也是向祖国七十华诞献礼的最好方式。正因为如此,目前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相关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有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前三十年”和“这四十年”的阶段论划分,也有学界新秀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洪婕的“新中国70年德育政策的历史变迁研究”,等等。这些研究从各方面集中展现了德育科学事业在中国大地从学习模仿到创新发展之路。回顾七十年,尽管其中也充满着艰辛和曲折,但成绩是辉煌的:德育理论不断丰富,德育学科渐趋完善,德育机构日渐增多,德育专职队伍和科研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了一批以鲁洁先生为代表的学界泰斗和一大批德育研究的中坚力量,拥有了自己的专业刊物《中国德育》《中小学德育》等,为中国社会的经济腾飞、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和中华民族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为新时代培养勇担时代重任的新青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德育科研和实践都必须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更加自信、自觉和自省的姿态充分认识新时代德育的新特征。一是德育的重要性地位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不仅在诸育之先,更是教育之根,德育的重要性不再是口头上说一说,政策上强调强调,它最终要落实到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二是德育的方向性要求更加明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回答這一首要问题,首先要清楚地、始终坚定不移地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党的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根本方向问题,必须坚守。三是德育的科学性需求更加迫切。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需要加强课程教材的科学研究;如何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地上好思想政治课,如何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需要加强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科学研究;如何引导和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协同家校社育人,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少年成长特征,在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的充斥下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德育,如何从娃娃开始将意识形态教育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落实落地落小,需要尊重和加强道德教育的规律性研究。

时代是出卷人,新时代出具新命题,现在正是奋笔疾书的时刻。希望我们都能以科学的态度和光荣的使命感,奋斗新时代;以积极的行动和优异的成绩,成就新时代。

猜你喜欢
德育时代研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