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的缘由、历程及精神内核

2019-11-27 09:21赵大志罗兴社李立冬张影莹
大经贸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族精神

赵大志 罗兴社 李立冬 张影莹

【摘 要】 党中央在60年代中期出于严峻的国际形势,务必加强备战考虑,决定进行以国防工业为主的大规模三线建设,建设和调整历时38年,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建设者们用血汗与生命凝结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具有深刻的含义,值得中华民族广泛弘扬。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民族精神 精神内核

1、建设缘由及战略布局

“三线建设”是建国后不久的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以及中俄、中印边境武装冲突的历史条件下,中共中央在1964年针对当时严峻的国际形势和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作出的国防和经济建设的战略决策。

党中央出于战略备战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国防前线地区,主要是直辖市京津沪、东北黑吉辽、沿边蒙新藏、沿海鲁苏浙闽粤等14省市区;三线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13省区,其中西部的川贵云、陕甘宁青7省区称“大三线”,以及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广西等6省区为“小三线”,介于一、三线之间的地区是二线地区。在空间布局上,一线是战略前方,三线属战略后方,相对安全正好搞建设;在选址原则上,远离都市,隐蔽分散,进山进洞;在优选项目上,以国防工业为主导的大规模工业和交通建设;在地区布局上,建设基地有:攀枝花、六盘水的钢煤生产,酒泉、西昌的卫星发射,重庆的常规武器制造,贵州、陕西的飞机制造和电子工业;铁路干线有:成昆、湘黔、襄渝、青藏(西格段);还有湖北十堰的“二汽”,葛洲坝、刘家峡的水电枢纽等,这些至今仍然是我国中西部的工业重镇。

2、建设历程与辉煌成绩

从1964年开始,国家对“三线建设”总投资2052亿元,投入了数百万人力,经过15年的艰辛努力,在中西部16个省区建成了以国防基础工业为龙头的近两千个大中型工矿、铁路、水电等基础设施。从1983年开始,在国务院领导下,又对全国三线企业进行了23年的调整和改造,使之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发展。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战略的伟大决策和英勇壮举,取得了辉煌成绩。首先,在物质生产和国防安全上,“三线建设”奠定了交通工业、国防建设的发展基础,起到了强基固本的作用,满足了备战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我国工业的整体布局,缓解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为内地落后的偏僻地区带来了现代工业技术、人才以及文化,缩短了与较发达地区差距40至50年,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这对后来的西部大开发和当今的“一带一路”建设都有积极的贡献。其次,在政策借鉴上,“三线建设”可能要算新中国经济改革最早的先行试验特区,它的建设与后来的沿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具有先行的示范和借鉴作用。它适合中国国情,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坚定了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再次,在精神财富上,当年轰轰烈烈的战斗激情、艰苦卓绝的精神,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转型似乎已成历史,但留下的大量工业建设遗存,通过数百万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和解放军官兵凝结成巨大的的宝贵精神财富——“三线精神”,永远值得后来建设者以至整个中华民族深刻铭记和发扬光大。

3、“三线精神”及核心内涵

在“三线建设”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三线建设者们用辛勤和汗水甚至青春与生命凝结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3.1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艰苦奋斗是我党在延安时的优良传统,三线建设时期丰富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建设之初的三线地区多是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山区,以成昆铁路建设为例,全路总长1085公里,全线三分之二是崇山峻岭、深涧密布,穿越地质大断裂带,高山中有溶洞,溶洞中有暗河,山间河旁有泥石流。建设者们在奇峰间、溶洞里、暗河中、泥石流旁,用铁锤、钢钎等原始工具开山挖洞,铺排铁轨,设计难度之大、工程之艰巨世所罕见,成昆铁路被联合国誉为“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全路是逢山修路、遇水架桥的典型,开凿了427座隧道,共341公里;架设了653座桥梁,共92公里,桥隧总长占全路的40%以上。有资料介绍,平均每公里就有两位烈士长眠于铁路沿线,全路有16处烈士陵园。这条路是建设者们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英雄之路,这种精神在建设的实践中诞生,在后来的建设中永世长存,必将成为教育鼓舞后来建设者震撼人心的教材。

再看三线建设的重头戏——攀钢基地,在建设初期,工地上数万建设者都是从四面八方调集来的工人、干部、技术人员、解放军官兵,都是当时的业务骨干、政治骨干,堪称精兵强将,可谓“好人好马上三线”。为了响应党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抛却了繁华稳定的城市生活,一路披荆斩棘转战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之间,来到人迹罕至、干热酷暑的蛮荒之地搞工业建设,无城市依托,无铁路运输,其困难之大远超想象。只能靠人拉肩扛,数千吨的矿样只能靠人力背下山去,数万吨的大型设备就靠汽车运送进来。建设者们只能吃干馍咸菜,喝金沙江水,没有住房,就在工地旁搭建起简陋的席棚子。“三块石头一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3.2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

当时的建设者们把50多公里长的金沙江两岸变成大工地,场景简陋、艰苦而壮观,但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而是以苦为乐,抱着甘愿奉献一切的信念。“活着建设攀枝花,死了埋在攀枝花,好看着出煤铁钢。”这就是被誉为“宝鼎青松”亓伟的奉献信念;“披着星辰出车,戴着北斗归队”安全开车12年超额完成19年的工作量,就是“铁人司机”胡延光的无私奉献;农奴山娃党解放背开矿炸药上山,人家一天背1.5吨,他一天背6吨,被誉为“小草奉献”。更为宝贵的是,他们长期扎根这里,“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就这样经过一代代的攀枝花三线人的努力,终于建成从初期年产150万吨钢铁到峰值年产钢铁及钒钛制品3000万吨的大型钢企--中国西南最大钢铁基地,跻身全国十大鋼厂之列。作为老三线人以自己闪光的理想和辛勤汗水,凝聚成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

作为老三线人用自己宝贵的年华浇灌出艰苦奋斗的爱国精神,以高昂的战斗激情和惊人的革命意志践行着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才为今天的物质生活打下了基础。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振兴、甘愿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他们永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3.3团结协作的互助观念

在三线开发建设中,充分展示出以整体和大局利益为重,发挥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譬如攀钢基地的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牵涉冶金、煤炭、电力、地质、机械、交通及多个部门配套的特大项目。在川云贵省的大力支持下,在攀枝花特区党委和建设总指挥部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明确分工、联合作战,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9年艰苦奋战,建成攀钢一期工程,造就钢铁铸造业的传奇。钢铁基地是个大熔炉,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的人在熔炉里共住同吃干事业,就变成血脉相连的“渡口人”;钢铁基地是一个大工场,工农商学兵在工场里都有自己的位置,共同协力完成美轮美奂的钢铁生产线。

再从国家层面看,当时提出了“开发六盘水,支援攀枝花”的宏伟号召,攀枝花藏有富甲天下的钒钛磁铁矿,具有建设大型钢企的得天独厚条件,六盘水具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这就提供了炼铁炼钢的燃煤物资,同时,成昆铁路与先期竣工的贵昆线、川(渝)黔线及成渝线形成了铁路环线,为攀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攀枝花为龙头的两基一线建设,充分展示出大团结,大协作的社会主义关系。不仅如此,团结协作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在攀枝花的新三线人围绕攀钢这艘“工业航母”,引进配套企业,形成“舰队群”,集体出海,构建起相互配合和支撑的工业体系,增强了综合竞争力。

3.4勇于创新的不断进取

要想做好企业干好事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在攀钢炼铁厂里,渣缸冒泡溢出渣液凝固铁道,出不了渣,被迫检修。经过专家们联合攻关,先进行了装铁水试验,后针对性的提高炉温,经过昼夜观察,三天内没凝固,再持续降炉温,终于找到适宜温度,既保持铁水流动性,又不损害炉壁,试验获得成功!不久,攻克了制氧機和转炉抽风机液力耦合器的难题,找出了转炉大轴断裂的原因,解决了350吨脱锭吊装问题。经过大胆创新与反复试验,终于把炼焦厂的堆取煤机故障问题,矿山百吨翻斗车脱轨翻车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功效大为提高,安保更加有力。

攀钢基地建成后,攀钢人并不满足,在综合利用钒钛磁铁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冶金部炼铁专家周传典在攀钢带领百人攻关组,经过一年半的日夜奋战,终于破解了“钛铁分离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奠定了攀钢提钒炼钢的技术基础,首创了普通高炉冶炼高钛型钒钛磁铁矿的奇迹。之后,“雾化提钒”、“提钒炼钢最佳参数”、“连铸法”等新技术、新工艺,都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硕果。近年来,攀钢自主研发创新还在继续,研发出百米长尺高铁钢轨万能线投产,是中国首家、世界第三家百米钢轨生产厂,攀钢重轨赢得了世界用户的普遍赞誉;“转炉提钒工艺技术”、“钛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都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今天,三线人勇于创新的精神,继续闪耀着我们民族国魂之光。

三线人在艰难困苦中铸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艰苦创业”精神、为国争光、不惜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团结协作”精神,攻克难关、永攀高峰的“勇于创新”精神,从而完整的构建了三线人独特的“三线精神”。这种精神风貌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涵,正是几千年中华民族集体记忆里支柱性的精神财富,具有亘古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夕.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

[2] 陈晋.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梦想[J].党的文献,2015(4):96-102.

[3] 张全景.毛泽东与三线建设——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J].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01):24-28,124.

[4] 赵辉.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向的思考[J].宏观经济研究,2007(02)50-52.

[5] 彭健伯.论“攀枝花精神”[J].攀枝花大学学报,1995(02):67-69.

[6] 武力.怎样看待三线建设的历史遗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0-13.

作者简介:赵大志(1962-),男,吉林白城,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图书馆学、文献学,发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罗兴社(1962-),男,四川岳池,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理论及其实践;发论文16篇。

李立冬(1974-),男,湖南隆回,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发论文近10篇。

张影莹(1989-),女,四川成都,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采访、文献服务;发论文2篇。

猜你喜欢
民族精神
不屈的长城
抗战烽火中的文学斗争
赣傩艺术文化资源开发与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研究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发挥文化窗口职能, 引领时代文化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