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高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

2019-11-28 15:42马建华
成才之路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解题学科

马建华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甘肃 民勤 733399)

高中时期作为学生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应当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在高中学科中,数学学科是必修课之一,在高考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分值,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能否考入更好的大学。为了让学生可以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更好的定位,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论点。根据这一论点,笔者在文中展开了系统化的探讨,并通过四个方面来对这一观点进行具体阐述。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高中生的数学成绩会有一个普遍性的提高。

一、“联系实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式在于“联系实际”。而何为实际呢?所谓实际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高中数学的难度较高,在日常试卷考核过程中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多题型并不是单纯由一个知识点构成,而是融合了多个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避免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厌倦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将数学学科生活化,将一个理性的数学习题转化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来解决教学中和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降低学生做题的压力,活跃他们的思维,使他们能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到不同的生活情境中。而且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看待数学问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枯燥感与困难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维发展空间,提高他们解题的兴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会大大提高对数学学科的自主学习兴趣,并且降低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度。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密切配合下,教师终将告别过去学生数学成绩普遍低的局面,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受益,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的趣味性。

二、“拓展深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从拓展深化的角度来进行数学教学。知识是能力的载体,高中数学涉及的知识点偏多,单纯地学习知识点并不利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拓展深化教学模式,能在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对数学题目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其实,数学的大多数题型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透彻了解并掌握数学技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而且数学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习题类型,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因此,拓展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三、“积极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法宝

数学是一门要求学生不断探索的学科,只要每个学生愿意在数学这门学科上下功夫,就一定会学有所得。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鼓励学生在做数学习题的过程中碰到一些相对较难的题目不轻言放弃,而要通过查找书籍或者与其他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来获取最终的正确答案。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即为探索过程,对学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学生可以在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他人的交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一些书上给出的固定公式,往往都会有与其相对应的推导过程。而普通的套用公式,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自主探讨来推导出数学公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立意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归宿

通过分析历届高考数学试题的题型,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呈现更多的灵活性,同一题目往往会有很多种解题方案,答案是固定的,而过程却不是固定的。虽然试卷本身已经有了固定的答案,但是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份崭新的试卷。在未知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及独特的解题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解题。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灵活性偏高的学科,在学生扎实稳固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寻找更加简便的答题方式。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解题思路,学生只有在日常学习中多做多练,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对题型有一个根本的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高考考查更多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并不是在一段时间内就可以培养起来的,而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师要经常性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多角度锻炼他们解题思维的题目,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写出多种解题过程,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解答数学习题。而经过长期的积累,会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创新思维,并且这种思维能力会使他们在解答一个数学题目时,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解题,进而对比出最简单的解题方案。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与准确率,告别过去落后的学生数学成绩低的不良局面。

总之,本文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其根本目的是解决高中数学成绩普遍低的不利现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思路,并通过不断完善数学教师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好的听课体验。数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学生的思维只有活起来,动起来,经常用起来,才能更加灵活,在解题时才能涌现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学会将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解题学科
用“同样多”解题
【学科新书导览】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用“同样多”解题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超学科”来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