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报告

2019-11-28 01:31张飞燕胡正飞张玉林陈佳琦张晓迪谢丽分张庆宇邬继文吕龙宝
中国兽医杂志 2019年7期
关键词:对症猕猴黄曲霉

刘 超,张飞燕,胡正飞,张玉林,金 洁,陈佳琦,王 芸,张晓迪,谢丽分,张庆宇,赵 玲,邬继文,吕龙宝

(中国科学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云南 昆明 650223)

2015 年11 月份,老挝某非人灵长类养殖场因更换玉米饲料后出现不明原因死亡事件。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等诊断,确诊为因玉米储存管理不当,让猕猴误食了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出现典型的黄曲霉毒素中毒,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15 年10 月中旬,该养殖场使用新购玉米10 d 左右,全场先有5 只猕猴出现呼吸困难、消化机能紊乱、精神沉郁、排黄色尿液等早期症状。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使用青霉素V 钾片和头孢噻肟钠对症治疗,效果不佳,反而患病猕猴数量逐步在增加,且猕猴表现症状基本相似,仅20 d 有60 只猕猴发病,死亡34 只,经兽医确诊,初步诊断黄曲霉毒素中毒,立即停止了饲喂该批玉米。同时,对患病猕猴进行对症治疗,对未表现临床症状的猕猴,在饲料里面添加葡萄糖粉和百安明脱霉剂,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2 临床症状

中毒分急性和慢性病例,此次事件中有30 只猕猴死于急性,4 只猕猴死于慢性。急性病例主要发生于体质健壮,年龄2~6 岁的猕猴,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1 ℃~1.5 ℃或接近正常,发病初期出现咳嗽,精神沉郁,消化紊乱,尿少呈黄色,后期病情加重,排尿困难,眼睑、阴囊等处疏松部位出现水肿,呼吸急促,听诊呈啰音,卧于笼内,有精神沉郁、间隙性抽搐等神经症状,常在1~3 d 内死亡。慢性型多发生于耐受力强、体质较好、采食量较少的肥胖猕猴,晚期猕猴出现呼吸困难,怀孕猕猴出现死胎、流产;卧于笼内,胸部膨胀,触诊疼痛明显,排血便,直肠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剖检肝脏器官形成肝癌病变。

3 病理剖检

病理主要表现在实质器官上,肝脏肿大,外观颜色呈土黄色,质地变脆;肺脏出血,切开后有泡沫状血液流出,切面呈圆形的同心结构,中心呈乳酪状;阴囊皮下组织水肿,腹腔积液;肾、胃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胃肠道中出现凝血块;脾脏出血性梗死;心内、外膜出血明显;皮下脂肪出现不同程度的黄染。

表1 猕猴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的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4 实验室诊断

取外观可疑玉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荧光检测器在特定激发发射波长下测定含量,根据样品的出峰面积或峰高计算黄曲霉毒素B1、B2、C1和C2含量[1]。参照罗小虎等[2]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玉米中黄曲霉含量,激发光波长为360 nm,发射光波长为440 nm,流动相组成为水∶甲醇(65∶35)时,玉米中4 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分离效果较好。经检测发现该批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为1 000 μg/kg。

5 治疗

对于黄曲霉毒素中毒,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首先立即停止饲喂霉变饲料,对饲喂过霉变饲料的所有猕猴进行吸附法解毒,重度病危猕猴进行对症治疗。

5.1 重度病例 应及时投服泻剂药物,每只猕猴灌服芒硝溶液4 g,每天1 次,3 d;(2)10% 葡萄糖35 mL、肌苷2 mL、维生素C 2 mL、三磷酸腺苷20 mg、辅酶A 100 单位,静脉滴注,每天1 次,5~7 d;(3)氯化钠30 mL、头孢噻肟钠0.5~1 g,静脉滴注,每天1 次,3 d;(4)止血使用维生素K 及酚磺乙胺配伍后2 mL,肌肉注射,每天1 次,3 d;另外心脏衰弱时,皮下或肌肉注射强心剂。部分雄性猕猴会出现排尿困难,可使用利尿药物对症治疗,并在配合饲料中加入葡萄糖粉,但严禁使用磺胺类药物,防止结晶尿的形成。

5.2 轻度病例 对采食了黄曲霉毒素饲料的猕猴,未表现症状或症状较轻,不采取对症治疗,每天给予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青饲料,并在配合料中加入百安明脱霉剂,对体内霉菌毒素的吸附具有专一性和稳定性,不会吸附饲料中的营养成分[3]。据饲料污染程度,每吨配合料加入1~1.5 kg 百安明脱霉剂,猕猴健康状态恢复后,停止添加。

6 讨论与小结

6.1 发病机理及病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并不是一种物质,而是一种结构极相似的化合物。当玉米颗粒、玉米面等饲料含水量偏高或受潮,环境温度为24 ℃~30 ℃,相对湿度为80%以上的条件下,大量黄曲霉滋生并产生毒素。黄曲霉毒素随被污染的饲料经胃肠道吸收后,猕猴在第10~14 天出现症状,肝脏含量可比其他组织器官高5~10 倍,血液中含量极微,肌肉中一般不能检出。

6.2 临床症状 以呼吸困难、消化机能紊乱、全身水肿及神经症状等为特征,各个年龄段及季节都会发生。

6.3 治疗 针对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黄曲霉毒素中毒,能及时诊断并对症治疗,经过保肝保肾、止血消炎、解毒排毒及能量补充等治疗措施,能尽快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死亡[4]。在输液治疗时,适当控制液体量,组织病变程度较大的病例,治疗效果极低。

6.4 预防

6.4.1 饲料储存 饲料中的玉米由于储存不当容易产生霉变,黄曲霉遇高温及各种消毒都不能除去毒素产生,所以解决黄曲霉毒素产生最好的办法是预防,为了不产生黄曲霉毒素,最好将饲料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水分含量控制在12.5%以下,并堆放在木板上,使饲料与地面、周围墙壁保持一定距离。

6.4.2 定期监测饲料 严格实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容许量标准,定期对饲料成分和配合饲料抽样检查,根据GB 13078-2001 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许容量[5]为玉米≤50 μg/kg,同时,依据GB 14924 2-2001 饲料卫生标准,灵长类动物配合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容许量≤20 μg/kg[6]。

猜你喜欢
对症猕猴黄曲霉
小猕猴征集令
中药泡茶要对症 体质差异方不同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小猕猴学习画刊
四种中药茶 对症助消化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小猕猴侦探社
小猕猴侦探社
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LC—MS/MS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