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饺子

2019-11-28 12:23李明芳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漏勺里加包装袋

李明芳

我最喜欢吃饺子了。平时都是妈妈在家给我包饺子,再下给我吃,可今天妈妈到外婆家去了,爸爸上中班不回来,我只好自己从超市里买来一袋我平时最爱吃的“大娘水饺”。

怎么下饺子呢?是不是只要把水烧开,再把饺子一股脑儿地放进去,再烧滚就OK了呢?貌似不是这样吧?记得妈妈每次把饺子下锅后,还往里面加冷水呀!我到底要不要也这样做呢?万一饺子没煮好,我就要挨饿了。一时间,我还真拿不定主意。突然想到包装袋上应该有说明,拿起袋子一看,果然上面有“食用说明”。我仔细研究了一下上面的步骤,这才心里有了底。

我先往锅里加了适量的水——煮饺子,水多了浪费,水少了饺子还没起锅就糊了,等水烧开后,我才撕开包装袋把饺子均匀地放入锅中,然后再用漏勺轻轻地搅动,以免饺子黏在一起——这一招说明书上没有,是我平时看妈妈这样做悟出来的。等水再次烧开后,我又往锅里加了小半勺水,水沸后,再加冷水,再烧沸,并不时用漏勺小心翼翼地搅动(此时饺子已软,千万不能搅破,让里面的馅露出来,馅肉分离,那还叫什么饺子),如是三次。加水的目的,是让饺子里外都能煮透,以免皮熟了里面的馅还是生的。等最后一次水沸后,我才把火熄灭,用漏勺把饺子舀到碗里。喜欢吃醋的我,又拿来一个小碗,往里面倒入一点醋,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蘸了点醋,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真香啊!和妈妈下的饺子的味道完全一样。

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问我中午吃的什么,我说吃的是饺子。妈妈吃惊地问:“你也会下饺子?”我眉飞色舞地说:“我虽然没下过饺子,但是我会看说明呀!”爸爸说:“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吃饺子,你下给我们吃,如何?”“没问题,我正想让你们检验一下我下饺子的技艺呢!”我一口答应下来。

于是,我忙著烧水,爸爸去买饺子,妈妈摆上碗筷。等爸爸把饺子买回来后,水正好烧开。我胸有成竹地像中午那样把饺子下到锅里。很快,香喷喷的饺子就端上了桌。

爸爸妈妈吃着我下的饺子,直夸我手艺好。我高兴地说:“只要你们爱吃我下的饺子,我随时下给你们吃,以后,我还要跟妈妈学着包饺子!”

(安徽当涂县城郊初中801班)

点评

本文有这样几个亮点:一是用心理描写推动情节的展开(第二段),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对下饺子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写。当然,这种描写不是无序的,而是按照包装袋上的“说明”有条不紊地展开。这样事件的程序就清楚了。在此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插入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从而使事件的叙述更加完整。三是内容充实。写“我”晚上下饺子给爸爸妈妈吃,这是对中午“我”下饺子的延伸,并通过爸爸妈妈的反应说明“我”的“成功”,从而使作文的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四是语言耐读有味。如“貌似不是这样吧?”“馅肉分离,那还叫什么饺子”等。

猜你喜欢
漏勺里加包装袋
包装袋
“散步”
由包装袋变身的花盆
英国人爱去里加看“英国”市长
扭扭榨汁器
漏勺的神奇之旅
包装也疯狂
漏勺的神奇之旅
卖萌的包装袋
菜、汤方便分离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