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2019-11-29 02:00杨健贾杭举陈泓斌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电子信息科学

杨健 贾杭举 陈泓斌

(武警警官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0 引言

进入信息时代,电子信息科技成为重点研究科目,人才的培养也刻不容缓。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从高校专业教学抓起,引导学生了解电子信息技术以及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本文主要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现状

现阶段中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成为了学生的首要问题,但是学生综合技术水平不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这一现状大大阻碍了电子信息科学的发展与实践。因此,国家应该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科目重视度,调整教学模式迎合时代需求,挖掘学生能力。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由于受教学体制的限制没有接受能将课堂知识运用与生活实践的教学,理论实际运用能力不足导致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专业性强,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求较高,但是以理论为基础的实际操作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机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实际运用巩固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但实际上部分高校没有重视两者的结合,更严重者甚至缺失了两者的教学,这些都是学生正确掌握电子信息与技术的障碍。高校学生培养的直接目标就是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其作为教学课程制定的依据,为学生就业之后的工作岗位需求做好准备。近几年来,各高校都在逐渐根据学生情况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但是现有的专业教学计划相较于以前而言仍没有较大改变,在原有教学框架体系基础要增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课程的难度以及部分课程的应用实践性都是需要攻克的问题。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不同于其他科目,需要与时代信息方式随同变化,教学计划也需要不断调整,教育水平要跟上科技的发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知识体验。但是现在高校教学仍旧停留在信息技术发展之后,学校对专业的社会定位也不够准确,不能满足市场对于学生能力的需求。教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学习的态度,现在高校教师遵从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并且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对信息科学的实际操作以及最新成果了解不够,导致学生学习停留在理论层次。学校师资建设的不完善,导致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水平落后。

2 进行特色人才培养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落后于计算机产业发展也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不强的原因,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而电子信息科学教材更新跟不上,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强,学生在学校应对考试得心应手但是上岗之后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公司要求,这样模式下的学生不适应社会公司的需求。独立学院是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的办学形式,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为生产为生产相互同意的服务教育而把自有资源组合在一起。独立学院应该根据将自身的优势以及专业特色,找寻适合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无论是从长远还是短期来看都是正确的举措。但是特色人才培养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地方还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全面考虑才能推动特色人才派样计划以及电子信息科学的稳定发展。

3 结语

电子信息的普及与发展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蓬勃发展的好时机,随着计算机深入人民生活,现在正是急需人才的黄金时代。无论是相关机构还是学生都应该积极调整策略,提高自身能力为未来美好的电子信息时代打大下基础。高校应该针对学生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反思教学计划与教育模式,学生也应该全心投入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学习为未来就业蓄力。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电子信息科学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与处理的措施探讨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1%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电子信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实施路径和方法研究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