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1-29 10:18周琳琳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公益性国有资产管理人员

周琳琳

(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 抚顺 113311)

一、公益性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履行公益职能

国有资产表现为货币资金、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公益性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拨付资金购置办公楼房、电子设备等国有资产来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行;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好国有资产,对于有效履行公共职能,发展国家公共基础事业至关重要。

(二)有助于国有资产风险的防范

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系统,为财政部门加强资产管理数据信息化提供保障,单位将国有资产名称、型号、购置时间、金额、保管、使用、处置等一系列的信息录入系统,对国有资产进行详细的记录。每年定期盘点清查单位的国有资产,汇总报废、毁损及需处置的国有资产信息,及时通过系统报给有关部门,按流程进行审批处理,资产流失的风险可以有效地被防止。

(三)有助于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

国有资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方面的管理是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关键部门的公共服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是国有资产的主要分布领域,此类国有资产对维持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稳步发展作用重大。因此,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供夯实的基础。

(四)有助于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

公益性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合理化配置,可以提升资产使用效率。利用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推进资产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国家从宏观层面掌握国有资产信息,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保证国有资产结构优化合理,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

二、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欠缺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

国有资产来源较为单一,绝大多数国有资产购置通过财政拨款方式,或从其他单位、部门无偿调拨取得,导致责任意识薄弱。单位主要领导认识不充分,重视程度不足,直接影响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对资产的态度。如上级部门要求公益性事业单位上报资产情况报告,单位领导对国有资产的不重视、认知较差,导致工作人员敷衍了事,只是单纯填写上报,对资产信息不予核实,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都没有在思想上重视国有资产的管理。同时,公益性事业单位往往较为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不注重货币资金、债权、对外投资、应收款项等其他资产的监管,未能全面管理国有资产,缺少对单位自身国有资产实际情况把控。

(二)不具备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由于单位缺乏内部具体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存在盲目购置,日常对资产的管理不被重视,资产入账不及时;职责权限在部门之间划分不清、资产管理人员变动频繁,资产管理部门和人员存在交叉;资产管理方式不细致,甚至有些单位都没有组织过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对单位自身资产情况缺乏整体掌握,导致国有资产使用过程中效率低下,资产损坏严重,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同时对国有资产不能实时进行监督实际存有量,单位资产情况信息未在部门间共享;各部门在资产资金的申请和使用上过于注重,而对国有资产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缺乏监督管理,不重视国有资产后续的维护管理工作,导致重复配置、日常毁损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浪费。有些单位虽建立了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但并没有全面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约束机制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资产购置盲目、处置随意、资产记录不真实、不完整,非法占用、挪用资产,国有资产报告的不真实,实物与资产账不符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资产管理人员欠缺专业素养

公益性事业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人员不具有专业性,缺少国有资产管理的专业知识,欠缺管理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质,无专业的管理人才;资产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不能及时更新资产管理方面的知识,自身知识储备匮乏,难以达到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中对资产人员的要求,导致时常出现资产管理方面问题,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得到保障。

(四)缺乏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在大多数公益性事业单位中虽设置审计机构或审计岗位,但由于受单位负责人的统一领导,不具有独立性,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审计评价只是走形式,日常资产管理出现资产流失、浪费的问题,不能充分的披露,发挥不了审计部门具有的监管职责。大多数公益性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缺乏严格预算、控制标准和审批制度。资产购置、使用及维护等环节的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资产不能定期的全面清查。对于项目费用支出无标准限额及支出范围限制,经费支出随意,预算失调时常发生,造成资产大量的浪费,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同时,公益性事业单位对投资、出租、出借国有资产未能及时进行实时监控,导致这些资产最终无法收回,给国家带来损失。

三、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资产管理意识

重视国有资产思想认识建设,对资产管理工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意识至关重要。一方面单位领导层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国有资产的认识,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有深刻的理解,要将这种观念渗透于资产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另一方面让资产管理人员学习国有资产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先进的国有资产管理理念、方法,使管理人员储备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工作人员应深刻认识到单位只有管理和使用权,不享有所有权,改变以往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的错误认知;纠正资产管理中重配置轻管理的工作模式。单位应定期组织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内部交流活动,工作人员可以针对本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措施,改善、健全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法。

(二)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公益性事业单位应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资产的实际运行情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卡片台账,购置、使用、出租出借、投资、处置等资产都要有详细化流程记录,明确各环节步骤的人员责任,保证资产账实相符。同时,公益性事业单位可以将预算管理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中,促使资产配置标准更加完善、审核批准流程更加严谨,保证财政拨付资金使用得有效性、规范性。

资产管理制度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项工作应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要求去实施,资产购置等环节严格按照预算支出,不能超出预算;对资产实行全面的清查盘点,形成书面的资产盘点报告等。资产管理制度实际执行过程中要予以强制性全面落实,保证国有资产真实完整、使用高效。

(三)加强资产管理专业人才建设

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想有实质性提升,依赖于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因此,要注重资产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人员培训和后续教育要具有持续性。单位要鼓励工作人员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资产管理培训学习,使资产管理人员能够获取最新的资产管理规定、方法等相关专业性知识。公益性事业单位可以将资产管理与绩效评价管理相结合,对资产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绩效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国有资产管理知识热情,促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

(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

公益性事业单位自身及外部有关监管部门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让资产管理每个环节步骤都能受到监管,要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首先,公益性事业单位应注重内部监督管理。依据资产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要求管理资产,明确预算申请、采购、记账、保管和清查等各岗位人员职责权限,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资产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管理人员,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履行报批手续,通过公开招标竞价、评审或资产评估等方式确定资产价格,确保资产出租出借过程的公正、透明。国有资产管理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设置合理的资产预算控制标准,严格的资产审批制度流程;对国有资产有关的重要资料等文件要有专人进行保管;定期对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账实相符,提升使用效率。

其次,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情况的监督检查,由财政部门、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检查工作,重点关注资产管理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对此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发现国有资产流失,违法违规使用、处置资产行为,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给予相应处罚,保证国家资产利益不受损害。

最后,国有资产管理可以与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考评体系相结合,设立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把单位负责人的工作业绩、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与资产管理相关的绩效指标相挂钩,形成激励机制,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和水平。

四、结语

公益性事业单位为进一步提升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应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强化监督管理,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等方式,有效解决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保障单位运行更加高效,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
公益性国有资产管理人员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