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实现对策研究*

2019-11-29 14:28蒋君毅张敬客刘小杰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困难

蒋君毅,张敬客,刘小杰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功能实现对策研究*

蒋君毅,张敬客,刘小杰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从资助育人工作的必要性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现。只有不断完善资助体系,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严格把握审核流程,加强资助宣传引导,让资助育人工作能惠及更多困难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才算真正意义上实现资助育人。

精准资助;资助育人;人才培养;综合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地扩招,越来越多的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获得了上大学的机会,然而高昂的学费和繁重的日常生活成本给莘莘学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有效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提升国民整体素质[1],保障大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推动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大事。

1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

一直以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中心都是放在如何准确定位扶助对象以及如何甄别核实困难生的信息准确性问题上,而这仅仅是资助育人工作的表层内涵,主动实现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经济援助,然而更深层次地资助应当是对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育人层面的资助,这就要求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把经济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积极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形成资助工作特色,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解决困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经济困难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成长锻炼的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增长才干,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助力人才培养目标,强化育人维度,深化育人效果[2]。

2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必要性

2.1 资助育人工作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群体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在这个群体当中,家庭经济困难生又是极其特殊的群体,他们在迎接新的人生的同时又肩负着经济上的压力,这无疑会对年纪轻轻的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思想负担,从而很容易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甚至造成唯金钱论的错误价值观。高校通过积极践行国家资助政策,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规范资助审核制度,切实推进政策落实,让国家资助政策惠及每一位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生尽可能地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困难,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专心于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2.2 资助育人工作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通过认定经济困难生获取学校层面的经济资助,切实解决在校期间所面临的生活压力,让家庭经济困难生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不必再为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而苦恼。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困难生心中存在的心理负担,使其树立自信,明确目标,努力奋斗;学校通过组织各类活动给予困难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提供社会实践和工作实习机会[3],不断磨砺他们的意志,提高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帮助他们踏入社会前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2.3 资助育人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生很容易产生各类思想和心理问题,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他们的生活成长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不仅仅是对外保障学生们的安全,从长远来看,要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将所有可能的潜在危险扼杀在摇篮里,要不断加强对经济困难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贫富观念,尽可能避免学生间的内部矛盾,和平相处,珍惜彼此之间的缘分,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

3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实现对策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要始终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执行,规范相关审核流程,杜绝弄虚作假行为,要让国家经济资助惠及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思政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不断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3.1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资助机制

要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就要组建一支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专兼结合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按照相关资助政策规定,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更新国家政府出台的资助政策系列文件,构建学生资助工作管理长效机制,使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有据可寻,有章程可依。同时应当注重资助工作的拓展,通过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或个人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专项资助基金,扩大资助覆盖面,帮助更多困难学生实现大学梦,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2 实现精准资助,完善资助体系

要实现精准资助,就要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建立以国家奖助学金为主,多种辅助性资助有机结合的混合资助模式,依照资助相关政策要求严格落实,进一步加大对困难生信息的审核力度,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全面覆盖各种情况的困难生,推动教育公平。

通过利用信息平台,实现认定对象精准。构建学生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对申请认定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审核,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比对,实时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学生以往受资助情况,避免资助过程中的遗漏。通过走访困难学生,实现精准资助。走访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核实申请人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学校对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便于有针对性地对困难生进行个性化帮扶,建立资助层级分明、评定标准明确、审核过程有据的资助管理。对学业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申请奖学金,而对于学业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多分配助学金名额,确保资助全覆盖,尽可能帮助所有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3 创新工作模式,凸显资助成效

单一的经济资助已不能适应当下高校资助工作的要求,突出育人效果的资助工作要求不断调整和探索新的资助方式,充分发挥全程资助、全程监管的资助模式,使学生享受国家政策、学校政策的同时,能够很好地与培养发展自身综合素质有机结合,进一步彰显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优化资助育人效果。通过增设求职补助金,以便帮助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尽快就业,自食其力;通过建立在线捐赠平台,创新精准资助模式。在保护好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公布特困学生的家庭情况,鼓励校友及社会爱心人士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专项资助,以这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点对点资助。

3.4 践行立德树人,拓展育人功能

资助育人工作要求以经济资助为基本形式,以育人为最终目标,将育人工作融入到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注重对受资学生的教育引导,定期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深化资助育人功能。

3.4.1 加强诚信教育,培育感恩意识

在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国家助学贷款申请时要将诚信教育贯穿始终,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教育,强调诚信教育对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将诚信教育贯穿成长全过程,定期举行诚信教育主题班会,宣传诚信知识,建立诚信个人档案,强化诚信意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付诸行动来回报社会。

3.4.2 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资助首先是经济上的援助,其次要开展心理帮扶。来自困难家庭的学生往往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问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成才的前提。可采用团体辅导形式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鼓励他们多参与活动,调整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困难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培训,包括办公软件培训、英语口语培训、就业指导等等,旨在提升学生全方位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3.5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资助氛围

资助政策宣传要采用多途径、全方位的手段。给新生邮寄录取通知书时可将相关资助政策随寄,新生报到时可设立绿色通道,现场咨询,同时也可为新生举办入学资助政策解读课堂。在校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查看最新的资助政策,积极发动以往受资助同学现身说法,将自己所了解的资助政策对学弟学妹们进行阐述,同时学校可通过官方微信、微博等网络资源推送励志典型人物事迹,宣传受资助正能量,营造良好学生资助育人氛围。

4 总结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需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根本任务开展,将育人贯穿在资助的全过程,不断完善资助体系,拓展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严格把握审核流程,深入推进精准资助和育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1]谢广明.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的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9):133-134.

[2]樊青青.全日制自考助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N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3]王荷珣.助学贷款受助学生能力培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4(5):139-141.

[4]李如涛.新形势下独立学院稳定工作的继承与创新研究——基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实证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0):107-109.

G647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0.016

2095-6835(2019)20-0039-02

蒋君毅(1981—),男,回族,江苏苏州人,硕士,副研究员,科长,主要从事学生管理研究。张敬客(1989—),男,山东临沂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刘小杰(1975—),女,江苏宿迁人,副主任,主要从事学生招生就业管理。

2018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课题“基于精准扶贫理念的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编号:2018SJSZ444);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帮扶路径研究”(编号:JCKT-B-2019602);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提升路径研究”(编号:18FYHLX059);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大数据视角下高校智慧学工建设路径探索”(编号:19SZC-003)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资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选择困难症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