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被植物在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景观营造中的 应用初探

2019-11-29 14:28崔玉琴王宏剑
科技与创新 2019年20期
关键词:动物园营造园林

崔玉琴,王宏剑

地被植物在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景观营造中的 应用初探

崔玉琴,王宏剑

(太原动物园,山西 太原 030009)

介绍了园林地被植物的概念、作用和分类,以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为例,阐述了改造中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形式,分析了地被植物对提升动物园园林景观品位的积极作用,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园林地被植物在城市动物园建设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园林;地被植物;生态环境;景观营造

地被植物是组成绿色景观、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植物材料,在灌木、乔木以及草坪形成的自然群落间发挥着相互连接、融通的作用,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被植物新品种、设计新理念、配置新形式被应用到园林绿地建设中,地被植物在现代园林景观营造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1 园林地被植物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1.1 园林地被植物的概念

地被植物是指株丛密集、覆盖于地表的低矮的植物群体,高度一般在0.5 m以内。园林地被植物是具有较高观赏性和扩展性的地被植物,大部分是从野生植物群落中挑选出来的,也包括采用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新品种,以及从国外引入的优良地被植物。其中不仅包括一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植物,还包括一些适应性较强的苔藓、蕨类、常绿和落叶木本地被、攀援藤本植物以及宿根花卉等。

在现代园林景观营造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设计理念、新技术和植物新品种的引入使得地被植物的概念被模糊化,实际应用中地被植物的高度往往被放宽到0.8~1.2 m,因此,设计师将更多的篱类和水生植物也纳入到地被植物范畴加以应用。

1.2 园林地被植物的作用

园林地被植物能减少地面辐射、降低局部气温、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防止水土流失,在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弱噪音、消除污染和环保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景观营造中与地形、山水、建筑、道路和园林小品等景观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观,同时又能够减少或抑制杂草生长。

在动物园的馆舍丰容中,园林地被植物可以模拟某些动物的自然栖息环境,丰富圈养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减少动物刻板行为,促进动物展现自然行为,从而提升动物福利、提高动物展示效果。

1.3 园林地被植物的分类

园林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园林设计师依据实际景观需求,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地被植物种类。

按生态习性可以分为阳性地被植物、阴性地被植物及半阴性地被植物三大类。按观赏特性可以分为常绿地被植物、观叶地被植物和观花地被植物。按植物种类可以分为草本地被植物、藤本地被植物、蕨类地被植物、矮竹类和矮灌木五大类。按配置环境可以分为喜光地被植物、耐半荫地被植物、林下地被植物、耐旱地被植物、耐湿地被植物、耐盐碱地被植物六大类。按覆盖性质可以分为活地被植物和死地被植物两大类。死地被植物又称“非生物层”,现代园林景观中较常用到,例如粉碎后的树皮、碎木片、枯枝、落叶等,以适当的厚度铺设在大树下或林丛里,起到美化、装饰,保护表土层不被冲刷和避免尘土飞扬的作用。

2 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中地被植物的应用

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于2018-05-09开始实施,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目前,大部分馆舍主体已经封顶,外网建设基本完成,园林景观施工同步展开,部分区域景观建设已经完成。

2.1 地被种类

本项目共选用美国石竹、八宝景天、麦冬等16科29属32种草本地被植物。

2.2 应用形式

2.2.1 色带篱类地被的应用

在出入口和南北线主干道路沿线的绿地内,选择篱类地被,如胶东卫矛篱、金叶榆篱、红瑞木篱、棣棠篱、丁香篱、红王子锦带篱等,大面积栽植大气、顺滑的长弧曲线带状绿篱色块,修剪成不同高度,使得植物层次上高低错落,季相与色彩、形态变化多样。

不同品种篱类的组合、分割,能起到收边、围合、增加组团色彩的作用,还能形成优美的草缘线,与地形、空间营造相互呼应,使地形更具有线条感,给原本比较单调、空旷的集散空间和园路增添不少生气。

2.2.2 混播地被组合的应用

百鸟园是鸟类和禽类集中散养的场所,很多地被植物会被鸟类连根啄食,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黄土裸露的现象,因此该区域地被植物的选用一直是园林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本次改造,除大面积使用各种片植绿篱外,对其中约2 800 m2裸露地面采用矮化苜蓿50%+野牛草30%+车前草20%的混播地被组合,利用混播草坪的蔓性和良好的抗性营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季相、多质感的景观,期待能够形成稳定、优美、自然的植物群落。

2.2.3 耐荫地被的应用

乔木、灌木、草本结构的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比乔木、灌木两层或乔木单层结构要稳定,也能形成层次丰富、色彩多样、季相明显的群落景观。林下空间受乔灌木枝叶的遮挡,大都比较荫蔽,一般植物都不容易存活,选择了多种耐阴地被植物,如玉簪、鸢尾、二月兰、崂峪苔草等,不仅保持了水土,而且增强了林相层次,拓宽了景深,体现出植物群落的分层结构和植物配置的自然美。在林缘配置不同高度的篱类和草本地被植物,如珍珠梅篱、绣线菊篱、天目琼花篱、麦冬、萱草等,使得林下景观更趋于自然。

2.2.4 水生地被植物的应用

在水禽湖、朱鹮馆、火烈鸟室外运动场、百鸟园水池等涉水区域周围,沿驳岸栽植芦苇、水葱、千屈菜、花叶芦竹等耐湿、水生植物,模拟水禽的自然栖息地环境,别有一番野趣。水生植物以其洒脱的姿态、优美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对湖面和岸边进行点缀,并且能够在水中形成倒影,起到净化水质、美化水景和环境丰容的作用。

2.2.5 地被与山石、亭廊等园林小品结合的应用

在园内重要景观节点,结合山石、亭廊等园林小品,因地制宜地配置一些有形、有色、有花的地被,并且具有季相变化,植物的动态和建筑的静态有机结合,更能增添园林美景。如在原狮虎山三角地,结合长颈鹿、斑马等动物雕塑和石虎景石,栽植铺地柏、马莲、玉簪等地被营造食草动物野外生存环境的人工景观;在半圆廊四周栽植芍药、金娃娃萱草等观花地被,使植物的动态变化和建筑的固化形态动静相宜,互相衬托,不喧宾夺主,又协调统一。

2.2.6 专类园的应用

对科普馆西侧的牡丹园进行了扩大和提质,改造后的牡丹园占地面积约6 000 m2,栽植牡丹70余个品种2 500余株;新增约1 800 m2的月季园,栽植藤本月季、树状月季、大花香水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灌木月季和地被月季等珍稀品种。

2.2.7 非生物层的应用

将修剪后的松树枝锯成小段,直立密实地铺设在原有侧柏树池内,起到美化、装饰树池的作用,既废物利用,生态环保又经济实惠,美观大方。木质材料的应用,给原本生硬的硬质铺装增添了色彩,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游园体验,是典型的“非生物层”园林地被植物的应用。

3 结论和建议

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景观营造中应用的三十余个地被品种,显著改变了之前动物园地被品种单一、形式单一的格局,但是在植物配置、品种衔接和打造特色景点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多种地被植物是首次引入太原动物园,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生长特性和景观需求的不同,狼尾草、野牛草、车前草、矮化苜蓿等被应用于鸟类和禽类散放区;崂峪苔草配置于林荫下;花叶芦竹点缀于驳岸边;麦冬栽植于林缘,这些首次引入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地被植物在满足观赏特性的同时,也是很多动物的天然饲料,如何引入新的管理模式、新的设计理念、新技术和植物新品种,防止动物过度采食造成黄土裸露,在动物散放区营造一定覆盖率的地被景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野生地被植物种类多、适应性强、繁殖容易、养护成本低,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城市园林品位,突出当地植物群落景观特色,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与地域文化特色,使景观生态系统更稳定。因此,建议大力开发乡土地被植物,特别是加大太原市本地野生品种的引种与应用。

S688.4

A

10.15913/j.cnki.kjycx.2019.20.065

2095-6835(2019)20-0144-02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动物园营造园林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