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技术在医疗辅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1-29 15:10
科技传播 2019年13期
关键词:病人医疗设计

杨 艺

随着科学技术理念的持续优化,3D打印技术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发展形式,转为向综合领域前进,此时主要用来医药、器官及医疗辅助工具,如当前最常应用的手术夹板、矫形鞋垫等,因此这一技术在医疗辅助产品中的研发前景不可预估。下面对3D打印技术在医疗辅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 3D打印技术原理

3D打印这一理念最初出现在1990年,属于一种当前应用极多的快速成型技术。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3DSystem公司研制出第一款3D打印设施后,为相应技术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虽然与传统打印机存在相同点,但却整合了大量领域专业技术,构建了机电一体化系统,此时不管是设计软件,还是打印工艺都在3D打印技术中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3D打印技术中集合了其他领域的专业技术,且会引用橡胶类材料、石膏材料等内容,所以在实践工作中,主要是依据引用多种类型的计算机软件,在电脑中构建模型本体,而后将构成的模型划分为多个横截面,最终结合快速成型机,对多个横截面构成一个三维立体模型,此时应用材料是具备真实性的,最终完成打印工作。

2 3D打印技术应用优势

简单来说,这一技术的应用魅力在于其不需要进入工厂工作,桌面打印机就可以获取小物品,且人们能进行突破时间和区域的限制进行操作,不管大物品还是小物体,都能满足应用需求。对比传统发展引用的技术理念可知,3D打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其一,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线,并控制了成本支出,有效降低了应用材料的消耗;其二,制作出传统生产技术无法媲美的外形,促使人们能更快设计出简单生产制造步骤,以此获取廉价且高效的应用物品;其三,很多设计会引用金属和塑料零件,这样很容易加重物体质量,并增加与功能无关的剩余物,而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引用原材料都是为生产所需的产品,最终有助于产品更加精确和轻盈[1]。

3 3D打印技术在医疗辅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3.1 解学模型

现阶段,引用到医学教学培训活动张的人体标本大都是以捐赠为主,且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最终支持和参与的人数非常好。在这一背景下,势必会增加实践教学培训活动的难度,最终无法保障医学培训教学质量。通过引用3D打印技术,科学整合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制作出具有极高分辨率的人体样本,此时不仅能充分展现解剖学包含的知识,还可以解决当前培训实践问题。例如,通过在脊柱肿瘤模型中引用3D打印技术,并在临床教学中落实,结合真实病例进行教学指导,不但可以帮助专业学生构建临床诊断思维,而且有助于他们更快掌握和应用治疗技能,这也是当前医学院最常引用的现代化教学技术。通过在临床治疗中引用3D打印技术,医生不仅能在实体模型中提升手术的准确性,还可以对比二维CT图像进行探究,避免其影响临床效果。同时,在实体模型的引导下,医生不但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病人情况,并针对手术预演,不断优化具体治疗方案;而且能为医生和病人的沟通提供有效平台,促使病人及其家属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病情,进而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努力配合治疗的信念[2]。

3.2 矫正器械

先天性畸形或后天疾病、安全事故带来的肢体功能障碍,要想可以正常生活,必须要引用矫形器进行辅助治疗,这样有助于强化他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引用3D打印技术,优化设计器具,并快速做成病人所需的矫正产品,不但能降低提货期,而且有助于提升产品引用质量和病人应用舒适性。以畸形足病人为例,通过引用CT扫描,明确存在缺陷病人的足部数据,而后结合FDM(快速成型加工)工艺设计相应数据模型,促使医生在控制时间损耗的情况下,有效研究病人畸形足的发育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科学设计和优化矫形器,这样有助于充分预防最终应用矫正器产品与病人发育产生矛盾[3]。

3.3 骨科植入物

了解当前骨科辅助产品设计情况可知,大部分受损或病变严重的骨组织,必须要通过植入材料实施修复。由于生产的植入物型号类别存在差异,且会受应用病人成长情况的影响,难以展现出一致的应用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病人很容易出现植入物与自身匹配度不符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增加手术失败的风险。例如,在进行骨缺损个体化修复工作时,通过引用3D打印技术设计如下方案:其一,在CT扫描中,明确病人膝关节骨缺损所在位置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其二,引用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构建三维数字模型;其三,在模型的引导下,设计病人所需的修复骨缺损垫块;其四,需要引用3D打印技术获取垫块的实体。从本质上讲,从3D打印技术中获取的垫块与实际临床学需求具备相同性,不仅可以完全匹配,还能加强临床疗效的稳定性[4]。

又如,在3D打印技术中针对新型复合材料,制作个体所需的颈椎见融合器,最终打印精确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且最终应用的匹配性能非常高。通过将3D打印技术和医学扫描工作整合到一起,不但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病人提出的要求,而且可以提升植入物的修复水平。同时,作为现代化发展和推广的优质制造技术,3D打印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技术、三维表面成像等内容的整合推广,对解决小耳症病人具有积极作用,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定制的耳框架,且可以得到病人的认可[5]。

3.4 组织工程支架

从本质上讲,组织工程作为一门融合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内容,在实践应用中主要用来解决人体组织功能障碍,因此在现如今社会环境中属于一个新兴学科。3D打印技术的引用,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技术保障。以创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易殃及重要神经功能为例,其作为影响病人正常生活的主要临床问题,当前最常引用的解决方法就是移植自体神经。若是神经结构存在差异,其最终展现出的有限性、再生效果等都将会出现改变,因此这也是现如今人工神经支架探索的主要方向。以3D打印技术为核心,制作出多孔结构纳米仿生支架,不仅能优化初级皮层神经元的均衡神经突长度,还能在过大孔隙度的引导下,提升神经细胞的粘附性。由此可知,3D技术在我国医疗人工神经支架中的研究,及神经功能修复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6]。

3.5 制药业

通过3D打印成形技术制备药物缓释装置,与传统压片方法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3D打印可以实现多种材料精确成形和局部微细控制,得到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装置;释药特征与所设想的复杂释药行为一致。通过3D打印成形技术,将粉末材料粘结成形,可以方便的实现医学应用中常需要的具有复杂型腔的多孔结构,对于药物释放有着重要意义。并通过调整打印液流速、喷头移动速度、打印液液滴直径、粉末铺层厚度、喷涂次数、喷涂角度、喷涂位置等工艺参数,可以改变药剂中含量、辅料成分和组成,从而改变药物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使得具体的生产过程灵活而简单,通过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单个患者设计制造理想化的治疗方式成为可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3D打印技术的发展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现阶段提出和引用的3D打印技术远远达不到预期医疗行业提出的高端需求,这就要求医疗辅助产品研究人员在整合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技术的应用分析,促使其在实践应用中得到更多关注,并为医疗行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病人医疗设计
谁是病人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