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纪录片的创作与探索

2019-11-29 15:10陈改平
科技传播 2019年13期
关键词:悬念纪录片

陈改平

在口述史纪录片这一领域,通过《见证·影像志》等的一系列试验,用口述方式制作文献纪录片这一方式得到业界认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口述史纪录片已是硕果累累,其应用范围也得到大大拓展。在纪录片方面中央电视台有人物传记片《百年小平》等,在栏目方面,则有中央电视台的《大家》、凤凰卫视的《口述历史》等。

这些年来,口述史纪录片的选题越来越宽泛,人们开始用平民化的视角去审视过去。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在有意无意中做了一些探索。要做好口述史纪录片,笔者认为要从5个方面下手。

1 要用历史的眼光统揽全局

所谓用历史的眼光统揽全局,就是要把人物、事件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审视,把它们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中来分析问题。每个人物,每个事件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是一定时代背景和具体环境的产物。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不同,事件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不仅要看到它的偶然性,还要看到它的必然性。

2008年,笔者做了一部口述史纪录片《果香飘飘》。这是一部新农村带头人口述史。口述人紫陵村党总支书记任保才,讲了他带领全村群众把荒山坡变成花果山,把一个穷村、乱村,变成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农村的艰苦历程。我们对改革开放30年国家的对农政策进行了梳理,把紫陵村的变化放在农村改革开放30年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不仅体现了该村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也让观众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党的持续的、长期的惠农政策的支持,就不可能有紫陵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窥一叶而知春秋。从紫陵村的变化,人们看到了整个农村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 尊重事实,保留本色

真实是口述史纪录片的生命,本色是口述史纪录片的灵魂。口述史纪录片其本质是纪录,而非虚构。“纪录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拍出一部戏剧来,从一个问题中写出一首诗来。”约翰·格里尔逊的这句话反映了纪录片写实主义的美学价值。与此同时约翰·格里尔逊又将纪录片定义为“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这个定义明确表达出纪录片不可避免主观色彩的存在。长期以来,就纪录片虚与实的问题在国内外都进行过反复的讨论与研究。纪录片怎样才能得到最真实、最客观的表达,一直是创作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每一个口述人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容貌不同、声音不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这所有的不同,造就了个性鲜明,绝不雷同的人。口述史纪录片把镜头聚焦不同的人,他们的颜色在镜头前真实呈现。他们或喜悦、或痛苦、或沉默、或无奈,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他作为见证者和亲历者对过去经历的人事的情感态度,由此呈现出其最本真的色彩。

由于口述人的文化积淀深浅不一,表述能力有强有弱,要保证事件的真实性和口述人的讲述特色,就需要编导多下点工夫。对于表述能力强、逻辑思维缜密的人,编导不要过多干涉,给他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时间,他的特色就会自然展现,真实生动。在做《村官董小柱》的时候,我们就遵循了这个原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官,但是董小柱非常爱学习。并且爱看党报党刊,从党报党刊中掌握国家对农政策、能够利用政策,抓住机遇,发展本村经济。他很有思想,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强,你只要认真倾听就能收获许多你需要的东西。这时候不能随意打断,不然得不偿失。

对于表述能力弱、缺乏逻辑的口述人,编导就要多下点功夫。事实掌握在他的手里,你不可能找一个会说的代替他。你只有事先对事件有足够的了解,再根据讲述人的特点,针对性地列好问题,采访中间,能够及时调整,才能保证口述人的风格,同时让观众看到他记忆深处的动人故事,《果香飘飘》就是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同样是村官,可《果香飘飘》的讲述人任保才比较木讷。他非常实干,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把万亩荒坡变成果园。可他会干不会说,你问个问题,他两句话就回答了,没有故事,没有情节。没办法,我们只好先从外围下功夫,采访他身边的村干部、村民、他的家里人、亲戚朋友等,多了解他的故事,然后精心设计问题,想方设法,让他打开话匣子。

3 巧用影像,画龙点睛

人们不仅希望听到历史,更希望看到历史,而这也是电视区别于报纸、电台等媒介、能够大有作为的地方。

口述人讲述的历史也许已经久远,人们已经不太能想象当时的样子;为了交代一些背景,需要一些影像才能表述清楚;观众总对着讲述人的大人头,也会产生视觉疲劳,这时候,运用一些影像,也许会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2005年“八一”前夕,我们制作了几部“抗战”系列口述史纪录片。在情绪过渡和交代历史背景时,就运用了一些影像。在老红军讲述期间,为了再现当时的场景,我们还调用了一些影视资料。老红军回忆过去时的神情,他们动情时的眼泪,他们说到绝望时的停顿;还有他们被岁月和往事折磨的沧桑皱纹,他们浑浊的眼神和纷飞的战火交替出现,历史的生动性和真实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

影像的运用必须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影像是为了丰富、生动讲述,是辅助的作用。因此影像运用的多少必须进行限制,在于精,不在于多,在于巧,不能随意滥用。影像的选择也必须慎之又慎,必须符合历史,符合情境。

4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没有悬念的故事,没人爱听;没有悬念的纪录片,没人爱看。在纪录片中设置悬念,主要是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与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从而引起观众关注,并急切期待后续结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观赏兴趣,诱导观众迅速进入纪录片的情境中,随着片子跌宕起伏,以达到饱和状态的观赏效果。

设置悬念对口述史纪录片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一个一个的大人头免不了会让人觉得视觉疲劳,而适当的悬念就是一枚枚迷人的青橄榄,能把人的胃口充分地调动起来。

在我们摄制的反映下岗女工再就业的纪录片《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部片子里,我们在主人公命运发生转折的关口、在事件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候,巧妙地设置了几个悬念。不仅充分调动了大家探究后续故事的欲望,还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深深触动了下岗职工的心,征服了观众。

在口述史纪录片的创作中,在处理故事情节、设置冲突、展示人物命运时,利用观众对讲述内容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和期待心理,在节目中设置一个一个悬而未决的“炸弹”,并在合适的时机引爆,能很好地提高观众兴趣,集中观众注意。

5 妙音传情,锦上添花

在口述史纪录片拍摄和制作的过程中,不可忽视音乐和现场同期声的重要性。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合理使用可以使纪录片产生节奏。音乐本身就有节奏感,容易被观众感知,每部口述史纪录片也有自己的节奏。音乐的选择不能随随便便,如果选择不当,就会破坏整个片子的节奏,给人混乱的感觉。或者和片子两张皮,各走各的。如果音乐和片子节奏一致,就会让人觉得非常流畅,非常舒服。音乐是有情感、有温度的,而口述人也是带着真情实感在回忆,合适的音乐会与纪录片同频共振,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起到突出主题,渲染主题的作用。

现场音的运用,不仅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还能烘托气氛,引发高潮。所以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现场音的拾取。一个真实的现场音会立刻把观众带入情境,会省去许多口舌,而且效果非常好。

在《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部片子里,女主人公说她奔波一天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者遭遇挫折心情不好的时候,总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来鼓励自己。我们就把这首歌作为这个片子的背景音乐巧妙运用,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猜你喜欢
悬念纪录片
中学语文课堂“悬念教学法”初探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智英赛:曹岩磊爆冷破断王林娜加冕无悬念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