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时装设计师:因循守旧是绝路,顺势而为前程好

2019-11-29 11:32周涵秋
中国纤检 2019年2期
关键词:时装时尚设计师

文/周涵秋

经久耐用、电脑程控化和全球化时尚设计业是当今主要的潮流,它将继续沿其轨迹的变化而变化,而时装设计师处于颠覆性改变的最前沿。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汇聚了全国450余位女装、男装、珠宝和配饰设计师精英,他们与法国力克公司合作,联合调查了当今瞬息万变的国际时尚和服装设计市场,并从顶尖专业人士那里获得真知,即时尚行业在未来10年内发生的变化将超越过去100年。

创新手法,奇招迭出

该调查探究了时装设计师在未来的角色并将发生转变的原因和方式,它指明给当今时尚设计师带来何种最重要的挑战、颠覆和变化,即未来几年纺织服装行业将深受技术的影响。未来的时装设计师如何在现代时尚环境中继续创造愿景呢?

预测专家汤姆·福特认为,作为时装设计师,需要一直提醒自己不是艺术家,因为他们设计的服装用于销售、营销、使用且最终被丢弃;但又可以说,设计师就是艺术家。如今,艺术家和技术师间的分歧成为围绕设计师新角色的核心展开讨论。事实上,时装设计师占据着创意、技术和买手的空间,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他们的设计技艺与市场的粘合度将越来越高。根据法国力克公司的说法,设计师面临的最大压力与市场变换的速度有关:为不断更新店内产品,他们会越来越快地推陈出新。快时尚和当代品牌的消费者已被灌输“稍纵即逝”的心态。这种每隔几周就更换一次款式以促进即时销售的零售策略,是一种保持竞争力和抗衡在线销售的方式。因此,消费者的期望和购物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一变化带来的循环趋势就意味着消费更多,更频繁。

除缩短上市时间和推出更多系列外,设计师还不得不应对更多的挑战。品牌需要鹤立鸡群,同时也要吸引见多识广、实力雄厚、品牌忠诚度较低、接受中等价格、热衷于网购的消费者。然而,面对这样的新环境,新设计师并非完全束手无策,因为数字工具允许他们更快更有效地工作,根据需要通过存储数据和完全删除耗时任务,比如手动评分,甚至减少实物样品,用3D虚拟软件设计样品以取代实物样品的解决方案已成大势所趋。

由于数字风格可被不同国家和时区的合作者操纵,保存,更改,调整和重新编辑,全世界的设计师都可在无形中进行有效的合作,并使这类合作天衣无缝。这样又将催生一种新型集体创造力。根据调查结果,设计师熟练掌握新的设计工具是必要的:技术创新是指生产技术和用于设计和开发的工具越来越先进。设计师需要掌握最新的设计软件动态。此外,设计的协作领域已扩展到企业之外。设计师和开发团队需要与外部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实时共享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即使是消费者,他们也有与设计师沟通的平台,并方便地表达他们对顶级品牌的选择和喜好。时尚的生态系统因此正在重构。

决定设计师如何运作的商业模式已发生转变。比如,中国服装制造商现正在设计和销售自己的品牌,而不仅仅为别人加工,这是可行的且吸引人的选择。他们不在专门设计室里工作,而是与买家、商人、营销人员甚至制造商一起合作,奇招迭出,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

尽管通过数字工具获得新的设计与创作的自由,那为什么这么多时尚款式看起来大同小异呢?为什么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依赖时尚领袖来激励消费者呢?在这种技术驱动型经济中,设计师的期望又是什么?

设计新领域,消费新趋势

对新兴设计师而言,消费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因是消费者也积极地参与数字媒体款式:互动已成为消费者品牌的一部分,因此也是消费者与设计师保持关系的一部分。设计师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保持这种对话与确保品牌的水平间找到恰当的平衡。从调查可看出,设计师实际上已将消费者视为设计的主导。正如受访者直言不讳地指出:那种可在真空中设计、把产品强塞给消费者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相反,谁最接近最终消费者,谁就是赢家。

设计师必须用同样的社交媒体平台来与消费者互动,甚至向他们提供设计过程。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的消费者已从基于有限的被动接受现成设计的角色,变成了对品牌、设计师和最终产品产生影响的角色。消费者通过在社交媒体上“点赞”来发挥其影响力,通过在社交媒体论坛上发表意见、鼓励或劝阻其他消费者购买,或多或少对某个品牌的盈利进行权衡。在最极端的情况下,这种新的双向消费者设计师关系创造了一个封闭圈,消费者在其中喂养品牌,例如通过创建虚拟社区和群组,将原内容集中起来进行营销,设计和品牌推广。其结果是:一个全新的设计师创意景观,不仅需要导航,还可提供灵感,把设计提升到新的水平。

工具应有尽有,技能你追我赶

这样一来,设计师的技术水平与10年前相比将人人技高一筹。品牌通过要求设计师更加多种价格应对缩短上市时间的挑战。设计师需要展示多功能性,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价格。通常由设计人员处理技术方面的问题,但随着团队和流程的简化,这些任务将被集成为设计人员的角色工作。设计大师不仅与消费者更直接,而且与制造商间的关系变得更直接:公司不再有室内制版机。图案和样品是由设计师提供,而制造商利用软件顷刻间制成样装。

通过使用省时的数字工具,从存储数字形式重复使用旧数据块,到使用3D模式制作技术、数字色彩方法和协同解决方案(如:时尚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可在紧迫的期限内完成。接受调查的设计师一致认为,与10年前相比,如今的时尚设计过程更具合作性。新崛起的设计师必须是优秀的合作者。

在这个人人都能买到东西的环境中,设计师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意识进行操作,他们必须意识到,其决定对以下因素的影响:投放市场的时间、成本、价格、畅销度,以及最终产品将如何向谁及何时销售。品牌要想成功,就必须依靠设计师,而设计师不仅要考虑终端消费者,还要考虑到零售环境,无论是在线还是实体店都一样。

商人的角色影响力也会日益强大,他们的重要性将超越质量和创新。品牌需要寻求超越竞争对手的技能。而设计师的审美是通过整体的外观和购物展示来体现的,这就意味着商人和设计师是共生关系,他们必须携手合作。对于较小的品牌,设计师也必须承担跟单的角色。另一位受访者描述新设计师的需求,即必须“知道如何做决定,其设计必须影响服装从成本结构到客户体验的整个生命周期”。

趋势如流水 时尚无界限

业界著名评论家约翰·费尔柴尔德在社论文章“伯爵夫人的款式”中谈及趋势时,提出一项新发现,即消费者对自己的购物选择更有信心,对品牌的忠诚度更低,他们把不同品牌和不同价格类别的商品混在一起,生成了自己的原创外观。“为什么设计师在没有潮流的情况下还在拼命寻找潮流呢?”一位受访者这样描述道:未来的时尚依据消费者的喜好而存在。特别是美国人和许多欧洲人,他们并不希望别人告诉他们穿什么。不仅如此,一种“高低搭配”的潮流正成常态,这种潮流是将来快时尚或超市品牌的基本元素,而奢侈品牌的标志性服装将形成“高低搭配”的趋势。这与10多年前消费者追求纯名牌的习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过去,高端消费者习惯于从自己忠诚的品牌或设计师那里购买整套服装,而将来商家还这样销售将“极其困难”。

露露柠檬等休闲运动服装品牌的崛起、优衣库以创新为基础品牌的趋势都证明了新的消费习惯正在形成。从消费者看来,对产品的评价是基于自身的价值而非标签。这是消费者对价值关注的新体现。然而,不利的是,消费者仍然要看重价格,价廉物美是他们永恒的主题。

新设计师的角色融合了行业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由此产生的问题。若能抓住消费者的想象力,设计师就能从这一点获得更多的微妙机遇和巧妙的发展,这是因为设计工具和思维变得更加复杂。世界著名时尚设计师约翰·斯奎尔在2014年对业内说,“请记住,全方位渠道的革命时机已成熟,正如许多行业在19世纪初受益于蒸汽机动力工厂一样,利用联网数据的时尚品牌将有机会获得巨大收益。关键是他们能否开发一种全渠道战略,使基于这些数据的设计更为明智更为灵活,”而现在这种全新的渠道业已形成。

设计的个性化是消费者和设计师对融合性与创新性的反映。设计师若确实能解释消费者的需求,那么在合作的过程中其业务可能就是设计师继续发挥其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方式。知道什么能畅销,什么会滞销,这不仅有利于销售,还能激发创新力。

奢侈新常态:开放型、透明度和即时性

尽管方式有所不同,近年来设计师在奢侈品行业的角色上也发生着变化。除了通常的“多快好省”之外,奢侈时装设计师还受各种商品和许可证相关要求的制约。奢侈品设计师的营运方式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在执掌时装公司的同时,他们还推动自己的标志性品牌,由此,其创造力可更自由地迸发。他们甚至可把获得的相关许可证转借给可信的搭档公司。爱马仕公司最近就任命了著名的设计师纳德吉·范内-塞布斯基为女装设计总监。该设计师以开放性、透明度和即时性的特征著称。这表明另一种趋势正在形成。

由此,奢侈品在另一领域必须走在前列,即鼓励和资助年轻人才。开云集团与纽约帕森设计学院联合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增强想象力”设计大赛。路易威登推出了青年时装设计师奖,向40岁以下的设计师开放。这些比赛为年轻人才提供了支持和急需的媒体关注,也为年轻设计师和消费者建立了品牌声誉和尊重。美国时尚设计师协会也坚定支持新兴时尚设计师脱颖而出。

奢侈品公司不仅需要开放型面对所有设计师,而且还要直面和控制设计师,因此设计透明度不可或缺。随着奢侈品公司的时装秀在互联网上进行现场直播,设计师不得不依赖于独有的参数。奢侈品牌对模仿者的恐惧由来已久,但他们只要善于创新共享,那么这种恐惧的威胁便不复存在。事实证明,建立和控制品牌比限制更好。

近年来,互联网上的独家时装秀直播越来越频繁,时装系列一亮相,消费者立即就能买到相同款式,这正成为一种常态。这说明奢侈品时装公司如何用颠覆性的数字技术引领时尚行业,即时性和透明度正被推至极限。从这一趋势中可得到普遍的共识:需要培育颠覆性趋势,而不是规避它。

可追溯和可持续,任重而道远

时尚公司创始人兼设计师布鲁诺·皮特斯认为,“神秘不再神秘,神秘将成为荒谬的概念,设计谜语中没有奢侈这一概念。”雨果波斯公司的可追溯性倡导者和前艺术总监主张在整个供应链中提高透明度。然而,对美国设计师来说,可追溯性并非迫在眉睫。大多数人表示,可追溯性在他们日常选择中不是问题或决定因素。正如设计师提醒的那样:“短期是服装行业的一个长期问题。”

然而,根据调查反馈,可追溯性和可持续性在许多人看来,仍是次要问题,而媒体对该问题的关注度在不断提高。品牌包括快时尚和奢侈品牌仍在引领潮流。英国乐购快时尚品牌F&F以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用3D技术减少浪费为荣。而H&M这样的巨头在快速时尚可持续实践方面也走在前列。

业界著名大佬凯特·弗莱彻和琳达·格罗斯在2012年就说,“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促使时装界做出改变:向比过去更少污染更高效更尊重自然的方向转变;改变基础结构的规模和速度,并赋予一种互联感。”

设计师可将其视为品牌的一方面来整合:采用一种提升消费者视角的方式,一种获得尊重设计实践的方式使品牌在白热化市场中脱颖而出。人们热衷于与其选择的品牌建立情感联系。道德品牌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有更丰富、更感人的故事可讲,即一个可拥抱数字时代的透明度。新设计师的角色必须要协调化,因为他们是产品的根源,而消费者也对传统营销感到厌倦。设计师的角色若要成为品牌故事讲述者,那么可持续的、透明的、环保的可能是未来的设计之路。但这并非一蹴而就,可追溯可持续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毫无疑问,透明度是越来越重要的话题,这不仅在产品的可追溯性方面,而且在期望了解设计师的一切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其互动也是如此。通过社交媒体与客户接触已是大势所趋。虽然大品牌可能有专人致力于此,但对设计师或小众品牌来说,品牌代言人更可能成为设计师角色的一部分。正如受访者所指出那样,社交媒体,尤其是用于直接关联服装的社交媒体,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社交媒体让业内实时联系到大量客户。这让工作更直接,更有见地,因为他们得以在前进的道路上尝试,而不是像在过去那样仅仅是希望。就像另一位设计师在被问及新近崛起的设计师应具备哪些特质时所说:他们“需要共同的发声,而不仅是争当设计师。他们还要定期在推特、照片墙和博客上发帖”。

设计师的发声、公众形象和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性也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名人出身的设计师身上,他们利用自己名字的吸引力提升其时尚品牌的受欢迎程度。全世界众多的时装设计师都在众所纷纭的数字化环境中寻找立足点。调查清楚表明,设计师意识到他们正处于转型期。把设计师推向公平的竞技场的因素是:快速创新;改变的消费者期望和购物习惯;降低的趋势和品牌忠诚度;排他性和透明度间相互作用,而与这些相关的价值概念也在重新定义。

未来的设计师是相互依赖的中心环节,其数字数据在供应链上流动。制造商、营销者、跟单者甚至消费者已成为时装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再加上人人都能进入市场,这使一度被动的消费者变得强大起来。因此,设计更像是对消费者欲望的诠释,而非暗示。

设计师的局限正在被打破,协作化的新框架正在形成。

猜你喜欢
时装时尚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环保很时尚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